浅议防止校园暴力 学校管理 浅议防止校园暴力 孙孝林 (西南科技大学新区 四川绵阳【摘621000) 要】本文阐述了校园暴力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防止校园暴力的对策。要加强家庭教育;切 实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社会方面要多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完善相关法律,有效遏制校园暴力的产生。 【关键词】校园暴力;新特点;原因;危害;防止对策 一、校园暴力的定义 2、学校方面:择校升学压力与德育滞后 世界健康组织(WHO)于1999年将暴力定义为:“故意使用 虽然转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升学带来的 武力,对自己、他人或者对一个团体、社区进行威胁或者采取实际行 重压仍是不争的事实。从小升初的择校到中高考,魔鬼式的题海训练 动,造成或有较高的可能造成身体的、精神的伤害、死亡,发展为破 坏或抢夺的行为。,,l”校园暴力作为暴力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样符合 上面概括性的描述。同时,主要参与者为学生的校园暴力与社会上 的一般性暴力行为不同,牵涉到更多的社会因素,从狭义上讲主要 是指“发生在校园或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 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If 二、校园暴力的新特点 l、低龄化 并不新鲜。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群体,在如此重压下,更易产生焦 躁和逆反情绪,而校园暴力便是排解这一负面情绪的方法之一。与此 同时,对于这一情况,学校的应对方法并不乐观。米歇尔・福柯在其书 中指出,“学校类似于监狱和军队,作为一种‘规训I社会’而存在,在 学校中,用等级来规定人在教育制度中的地1立分配形式,纪律创造了既 是建筑学上的,又具有使用功能的等级空间体系。”Ⅲ这种处理方法强 制性色彩过浓,缺乏 1生化,更没有形成德育体系。往往是校园暴力问 题出现以后才进行道德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太过滞后,效果不佳。 从2015年上半年的互联网报道来看,校园暴力频频发生,甚至 3、社会方面:网络媒体的不良影响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尚未踏入社会的在校学生, 在小学生中也已经成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初中生更是超越高 特别是年级较低的学生辨别能力有限。含有凶杀暴力的网络小说、 中生和大学生新晋成为校园暴力的主力。 2、因恋爱引起的暴力事件增多 视频、游戏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 在这些不良内容的刺激和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由恋爱已经不是新鲜词汇,并且已经 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寻找“存在感”与“成就感”,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谈恋爱也已经不是新闻。 下,可以说,早恋虽然不是非常普遍但也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而引发校园暴力。 四、校园暴力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处于青春期的懵懂青少年完全无法树立正确的爱情 1、给学生造成身心伤害 观,无法正确处理异性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能达到目的、稍有 不如意、或是交往失败就会选择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近年来由恋爱 校园暴力无疑会造成或轻或重的身体伤害,但由此造成的心理 上的伤害要甚于身体上的伤害。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都是校园 引起的校园暴力事件有不断上升趋势。 3、女生参与的暴力事件增多 暴力的受害者经常面临的问题。人们同情受害者,指责施暴者。但 最新报道显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中女生的数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施暴者同样也是受害者,在施暴过程中,心理的扭 正在不断增加。以往,相较于男生,女生在校园中是比较安稳的群 曲,甚至人性的短暂消失都是施暴者的人格滑向黑暗深 l的前兆, 体,但独生子女的普遍存在,使女孩被寄予更高的期望,因此教育方 同样是一种伤害。 2、造成学业上与生活上的双重恶性循环 式也发生了~定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动期内,必然引起~些期望外 的波动,这一现象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值得进一步探讨。 校园暴力往往上演着报复与被报复的循环,如此一来,不论是 4、暴力形式的多样化 暴力的哪一方都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从而造成学业的下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校园暴力出现了新 降,生活的混乱。同时,校园暴力也干涉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波及并 的形式,施暴者拍摄受害者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上传,给受害者 未参与校园暴力的学生。 3、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造成更严重的精神伤害。 5、由隐蔽趋于公开化 学校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方净土,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迫使公众 早些时候,校园暴力的影响力和危害性是有限的。施暴者更倾 质疑学校教育,产生对某些学校甚至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信任危机。 原本是被寄予厚望的,而校园暴力使 向于避免事态的扩大化而选择不去过于张扬自己的暴行。现在,有 特别是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些施暴者倾向于将暴力事件公开化,如借助网络的视频上传等。 学生群体的形象极度受损,引发人们对未来甚至是“中国梦”的担 三、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 忧。从而不利于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防止校园暴力的对策 1、家庭方面:家庭暴力温情缺失与过度溺爱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环境的状况会直接影 解决校园暴力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目前的家庭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有关 首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替代。所以夫妻双方要努 这是一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有效教 数据显示,破碎家庭通常伴随着前期的家庭暴力包括家庭冷暴力。 力为孩子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大多极度缺乏安全感、信任感,较易形成 育方法。同时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独生子女较多,更不能对孩子 孤僻自卑敏感的性格,潜藏暴力倾向的危险。与之相似的情况是留 过于溺爱,要注重孩子的道德培养。 守儿童。虽然不像破碎家庭一样情况严重,但长期与父母分离所造 其次,学生一天中通常在学校的时间最长,要远远多于在家和 成家庭教育功能不足,使留守孩子处于缺爱、缺管的状态。造成这 其他场所的时间,所以学校的德育教育更是需要重视。德育也要跟 要具有灵活性 些孩子不易形成健全人格。其次,独生子女的普遍化使得一部分孩 随社会的发展在教育的形式方法上注意创新和丰富,子在娇生惯养的溺爱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离开家庭后 不能过于机械,空洞的说教式教育要尽量避免。 再次,社会应该多向青少年传递正能量。不得(下转第104页) 旦稍有不顺,便可能产生暴力行为。 一・--——114---—— 《新西部》2015.24期 《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及其读者接受状况分析 文史纵横 心。因为西方读者习惯用东南西北来表达,用“右岸”表达河流的 非常吻合的。正是因为如此,它获得了世界的关注。作为一个美国 方位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外文版权是外国出版社拥有的,书名一般 汉学家,徐穆实的个人兴趣点在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文化、文学 由出版方来定,英格兰的出版人更喜欢之前出版的意大利译文的书 与人生观以及中国主流民族汉族如何通过虚构文学作品反映所谓 语言流畅自然,在异乡读者中间产生了 名Ultimo quarto di luna,就把它译成英文的The Last Quarter of the 的“他者”。他的译作忠实,Moon。 共鸣,与作品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悲与欢,一起体会与大自然贴近 直到2015年2月8日,《额尔古纳河右岸》已被翻译为英语、 的原生态生活,一起感悟一个民族在现代化面前的衰落。但是由于 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日语。土耳其语和法语版本也将出版。 其中西班牙语和日语版的书名沿用了原来的书名,而英语、意大利 语、荷兰语的版本更名为《一弦残月》。 月亮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一个常用的意象。《额尔古纳河 文化差异问题,由于对于萨满教和作者背景、写作风格的了解不够 充分,造成有些读者对作品的不理解,这些在跨文化交际中都是难 免存在的。尽管如此,徐穆实先生对传播这部优秀的中国当代d\说, 促进英语国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和少数民族的了解做了不可磨灭 右岸》中最后一章的题目是“半个月亮”,隐喻鄂温克族古老生活 的贡献。 方式的衰落,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作者也暗示它有可能 再次复活。因此使用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作为书名,虽然 【参考文献】 不是完全忠实于原小说书名,但是能够使读者领略原作的意境。这 [1] 刘佳佳.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所体现的萨满文化. 是一种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强调的就是通过转变原语文化的内 文学评论,61. 容使书名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徐穆实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异化翻译 [2] 徐洪娓,范娉婷.死亡、迷狂、月亮意向的意义.文艺评 有两个优点,一个是忠实于原书名,二是促进文化交流。但异化有 论,20l1.1.116. 时也会给异质文化的读者造成困惑。两种方法都无可厚非,各有各 [3] 纪佳音.《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修辞研究,2013.6. 的优点和缺点。例如,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的Gone with the Wind在 [4] 彭璇,隋长红.书名翻译的文化策略.科技信息, 中国有两个译名,一个是《飘》,另一个是《随风而逝》,前者归化, 2O10.23. 后者异化,两种翻译方法效果都严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结语 【作者简介】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优秀的反映了中国鄂温克少数民族 毋婀幸(1983一)女,山西省翼城县,汉族,硕士,西北大学现 对现代化抗争和抵抗的长篇小说。这与当今世界文学的主题也是 代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海外汉学. (上接第1O5页) [3]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 户隐私保护研究[J_.图书馆,2015(1) 长点.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5)32—35. [4] 罗红彬,刘光哲.农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 【作者简介】 问题及对策刍议[J].中国农学通报,2005(11)381—384. 黄群,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 [5] 袁静,贾聪聪,李思艺.高校图书馆情景敏感服务中的用 (上接第114页) 不承认,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是浮躁的,而信息{EBg代的今天,网络 【参考文献】 这把双刃剑将很多信息和情绪变得透明,而青少年很容易被滋扰, [1]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从而产生更多的校园暴力。因此,需要更多的弘扬正义和美好,使 1996.23. 全社会都能做好青少年的楷模。 [2] 汪琪.中学生校园暴力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 最后,从法制上讲,相关法律的调整也会有利于遏制校园暴力 版社,20l0.22. 的产生。但是,根据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目前对于犯罪的未成 [3]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 年人,情节轻微的不予起诉或者暂缓起诉。此举一方面保护了未成 罚[M].上海:三联书店,2003.34. 年人的权益,另一方面却又使得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难以得到有效 惩戒。因此,触犯法律却没有被起诉的未成年人只能由学校和家长 【作者简介】 进行约束和规范,这对不良行为的惩戒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所以, 孙孝林,男,安徽安庆枞阳人,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 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也是势在必行 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接第118页) 大学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清 2010(12). 醒的认识,通过素质拓展等方式全面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理论知 [2] 杨旭.初探素质拓展训练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作用[刀.科 识、提升自身理论结合实践的工作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充分 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12). 发挥其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只有真 [3] 张国兴.素质拓展训练在学生工作创新中的应用研究 正把辅导员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业务水 [c].吉林大学辅导员工作创新论文集.2011(7). 平和工作能力,才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保证,才能为社会培养 全面、合格的有用人才。 【作者简介】 任伊扬(1986一)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工作于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助教. [1] 张庆瑞.怎样做好辅导员工作[J].济宁医学院报 -—-——104・-—— 《新西部》2O15.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