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2期(下) 2015年2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1.31 No.2 Feb.2015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云峰 (赤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赤峰024000) 摘要:人格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涵盖了性格、情感、认知、品德、修养 等诸多方面.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多元化、环境的多样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 生,给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带来巨大的挑战.由此也可得知,要想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对心理健 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再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原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 人格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22—02 弓I育 这样的情况下,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播基地,同样 也肩负着培养和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和人格的重任.学生在校 期间所形成的人格将对其在未来社会中的行为产生直接影 心理学上认为人格是由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理想、情 感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总和.而所谓健全 的人格就是在个体身上能够同时集中表现出各种良好的人 格特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改革事业的全面 响.在现实中,受我国升学制度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 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不少的家长和学校将学生的学 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性质的主要标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 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人格塑造和自理 能力上相对薄弱.这也就造成本应该在中学阶段完成的心理 推进,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继承者,大学生健全 人格的培养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 要点事项.在现实中受家庭、社会、学校以及教育本身的影 响,高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被延至高等教育阶段,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显得更为重要,对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着非比寻 常的意义. 2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辅导,从而促进大学生健 全人格的形成. 1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关系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作 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使大 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作为大 学生人格构建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基 础,是大学生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正确立身处事的前提和导 向.只有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事物时, 其才能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 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促使 学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要想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人格健全与 否对于其心理健康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一个人待 人处事的态度和观念会折射出这个人的人格特点.健全一个 人的人格,不仅是使他能够以正确的观念和态度接人待物, 更好的完成各项事务,同时也能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与舒适,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满足与充实.一个人格不健全的 人,其心理更容易被压抑或扭曲,在待人处事方面易产生危 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人格随着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渐成熟而 发展_因此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既是为了健 全大学生的人格,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的目标. 形成高尚的人格,学生必须学会自尊自爱,为理想不懈奋 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内心消极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 其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超越意 识,借助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 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从 而缓解或化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同时通过不断开 拓和良性的竞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提高学生 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中能够 更快的适应. 其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人格中的缺陷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取决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程度,同 时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健康心理的支持.影响个体人格形 成的因素可以大致划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影响这两大 类.通常情况下,后者对个体人格形成的影响更大,主要涉及 个体的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童年生活和学校教育等多个方 面.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个体的受教育年限被拉长,在人生 的头二十几年中,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 和不足,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活动的开展.在现实生活中,受 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人格中必然存在“短板”,而积 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强化学生 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并发展和挖掘自身的闪光 点,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高 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大学生 3.3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预防障碍性人格的形成 经济比较贫困、学业落后、Et常生活散漫、生理存在缺 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积极、轻松的人际交往氛围,能帮助大学 生净化心中的消极心理情绪,促使大学生学会体谅他人,从 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陷的大学生即为本文中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这个特 殊的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严重时甚至会导 致其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因而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中一定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和重视.学 校和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 3.1完善大学的心育组织机构,积极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求高校从学校、院系、 班级三个层次建立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不 断对该网络加以完善.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针对贫困 生,要注重对他们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培养,鼓励他 们勇往直前;而针对存在违纪现象的学生,学校则需要对其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体,高校应以此为 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 询服务,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特点,有效的增强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 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丰富大学 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有效的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 咨询师以及其他专业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及 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 干预,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就院系和班 级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主动深入学生,与 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大 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予以高度的 关注,以尽早的消除学生人格中的缺陷,使学生的行为更加 规范.其次,利用班会和团会的机会,向大学生普及一些有关 如何增进心理健康或者消除心理困扰,舒缓压力的有效办 法和途径.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 交流,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消除了大学生的 不良人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 和维护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健全 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 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加强对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自身有更加透彻 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 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颇为重 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 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其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 环节,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 的结合起来.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 得当代的大学生更加渴望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信任、理解、 支持与尊重.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 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在增强和激发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 进行积极的引导,加强对其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 的危害性,从而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向着更加健康阳光的 方向发展. 3.4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上文我们曾提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在 一定程度上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校园作为学生日常生 活的主要环境,笔者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辅 助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大助力.因此学校应积极创建 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通过环境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心理 和行为,进而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以及人格观念.所以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校应健全 心理健康教育的物质载体,通过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师、心 理小报等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同时通过举办心语沙 龙、校园心理剧和心理社团的方式来强化大学生内心的良 性情感,从而推进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成效的关键依据.高校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重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宗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 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科学有效、形式 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 形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自由、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铭.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田.佳 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2). [2]赵剑平.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们.教育与职业, 2013(01). [3]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 视角U].华jb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03). [4]王健.试论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及教育对策Ⅱ1.学理论, 2009(08).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