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政及人文选修课的实践与创新

来源:哗拓教育
学园I XUEYUAN 2015年第19期 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政及人文选修课的实践与创新 赵学晶 王妮 兰州理工大学 【摘要】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的要求对其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才能将思政理论课和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形 成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教育主阵地的教育合力?在这两者的结合中,高校辅导员发挥着纽带的作用,而 辅导员承担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教学将成为连接以上两者之间最好的桥梁,同时也有实践的可行性和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9—0046—02 育有效结合,形成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教育主阵地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更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 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人才培 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高校大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外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也 教育合力呢?作者认为在这两者结合中,辅导员发挥着 纽带的作用,而辅导员承担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教学将成 为连接两者之间最好的桥梁。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 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 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 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 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见,从事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思政理论课 的新要求 一思政理论教学的专业教师与辅导员虽然存在教育内容、 形式和途径的不同,但在职业角色上却是一致的,都属 于高校德育教师系列,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的重要责任。 首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让思政理论课在大 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_二方面,要 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把 问题从心理层面提升到思想层面;另一方面,要推进思 政理论课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 其次,党的十八大从国家愿景、社会时代精神、公 民道德风貌三方面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科学内涵,并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历史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 二辅导员承担选修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主要力量,与 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课堂,可以更直观全面地 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所需信息和学习资源。 政治素养和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大学生践行和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 1.辅导员所学专业的多样性和推行全面素质 教育的诉求一致,成为其承担教学任务的前提 辅导员主修专业大多为人文素质类专业,与公共选 修课的设置基本一致,如汉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 法律、教育学等等,而且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学历水平都 达到硕士学历及以上,因此从专业和学识两方面均有能 力承担相应的素质类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优化 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成为推行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质教育最得力的手段之一,既统 筹、整合了辅导员的专业,促进了辅导员专业结构的合 程教师、更需要辅导员的共同努力,要通过言传身教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学生的 认同并内化为其头脑中的思想意识。 思政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主渠道,后者是主阵地, 二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优势互补。思政理论课是 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而日常的思想政 治教育从内容上涵盖了学生事务管理、成长指导、成才 服务、素质拓展等方面,是对第一课堂的延续和有益补 充。怎样才能将思政理论课和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 ..理化,也有利于构建一支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工作 的优秀团队,同时使选修课的设置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46.. 学园I XUEYUAN 2015年第19期 求势必更高,必须严格规范选修课教师的准入机制。作 2.辅导员较强的感召力,为其承担选修课教 者认为实践中,可以在辅导员自愿申请授课的基础上,进 学奠定了良好的学生基础 行相关由教学部、督导专家组评审的试讲,试讲通过后方 相对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年龄大多与学生接近, 可承担教学任务,授课期间接受学院领导干部听课和专家 易于沟通,加之辅导员与学生的朝夕相处,能较为准确 督导,对未达要求的辅导员和课程进行取缔;杜绝随意开 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如果再借 课,相关教学部、教学主管部门要对选修课的课程内容、 助课堂,就能有效地利用以上的优势因材施教,将学生 授课计划、任课教师进行规范和管理,要根据课程开设情 的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与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 况和学生的需要做分析和评价,促进课程的不断优化。 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等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 中完成育人任务,解决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管理教育 3.有利于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 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职业幸福观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构建 3.职业导向使辅导员承担选修课教学成为必然 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体系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 高校辅导员学历水平系硕士毕业生及其以上,这为 必然选择。而辅导员通过承担教学任务,从教师专业化的 其承担教学任务提供了可能性。作为对职业充满深厚感 角度体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在以 情的辅导员而言,承担教学任务无疑满足了其“教师情 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长期稳定;二是健全的 结”,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高校如果将辅导员 职业准人,推出有关辅导员培养、管理、考核的系列制度; 能否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作为辅导员考评体 三是拥有社会认可的地位和从业环境;四是有相应的职业 系的重要指标,从薪酬体系、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很好 培养机制,推行辅导员聘任、考核、职称评定、晋升等职 的机制保障和支持,可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认同和 业通道。承担教学任务的辅导员,与教师一样,可通过所 归属感。 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确定其学术水平,评定助 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称,享受教师同等待遇;五 是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 三辅导员承担选修课程的实践意义 有从事相关科研、学术的能力和水平。 将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服 这种实践与创新为辅导员提供了职业的发展路径, 务和对素质类选修课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对高校全面推 鼓励了辅导员从事这一职业的长期性和终身性。辅导员 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可 有了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愿景,可以更加有效地、富有建 提供参考的依据和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培养广泛韵兴趣爱好,积 极地参加学生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专注于工作和学习 1.有利于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课程化” 的坚强意志,并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从而增强其职业的 的整体推进,形成日常教育管理主阵地和课堂教学 归属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职业幸福观。 主渠道两者的教育合力 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还 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指辅导员日常工作要像专 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建设还有待 业教师上课一样,工作内容进教材,工作方式进课堂, 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更是一项长期 工作安排进课表,工作时间算课时,工作节奏要坚持, 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措施实施得 教材的稳定性与学生工作实际的变化性相结合,达到对 力,并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 全体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目的。“课程”的 完善,就一定能开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生思想政 内容就是学生的日常事务,内容庞杂,而辅导员承担素 治教育及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质类选修课正好与日常工作“课程化”相补充,将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课堂,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参考文献 增强平时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转变由专职教师 [1]董刚.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 负责课堂教育、学生工作者负责第二课堂教育的传统教 培育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33):50—52 育模式,这样既激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延 [2]冯森.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伸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载体。 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9) [3]余朝虎.论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创新体系[J]. 2.有利于高校素质类选修课的课程建设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58~159 由于选修课学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教师的要 [责任编辑:庞远燕] 一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