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作者:冯玉舜 谢雪山
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17期
【摘 要】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由畜牧兽医部门单一包揽向政府负总责转变、必须由村防疫员单打独斗向“统一组织、分片包干、整村推进”转变。 【关键词】基层;动物防疫;转变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山区、贫困的农业县,同时也是滇西大牲畜集散地和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畜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牲畜存栏49.18万头(只),县内有17个交易市场,畜禽流通十分频繁。近年来,巍山县按照省州关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迎难而上、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加快了防疫方式转变,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县免疫畜禽达365.9万头(只),应免密度均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检疫活畜禽4.8万头(只次)、检疫肉类3.0万头,推行“整村推进”免疫模式的行政村达100%,实施生猪“321” 技术免疫的达26.9万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动物产品安全事件,实现畜牧业产值40 980万元,同比增14.70%,畜牧业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攀升”的良好局面。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1 抓组织领导,落实防疫责任
政府重视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保证,动物防疫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一是年初县人民政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明確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各乡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防疫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二是在春季集中免疫启动前,县乡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动物免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指挥;三是实行双轨目标管理,县、乡、村三级从行政和业务两条线层层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的方式,将防控工作情况和效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考核范围;四是县畜牧兽医局领导班子按照分工挂钩联系到乡镇,把发展生产和动物防疫责任捆绑,一抓到底,责任连贯;五是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科技人员包干到乡镇,负责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和统筹协调工作,工作情况与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分配相挂钩。 2 抓方式转变,提高防疫质量
一是上层推动,统一实施。部门拟定政策意见和措施,报请县人民政府印发,成立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组和部门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实施组,全县“一盘棋”组织实施;二是典型示范,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先在部分乡镇进行“整村推进”和生猪“321”免疫技术试点,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验,总结完善,再在全县10个乡镇推广,今年春防实现83个行政村全覆盖,实现了免疫组织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三是因地制宜,整村推进与分片注射相结合,对条件具备的地区集中各方力量整村整片同时推进,对村落分散的地区则分片包干限时完成;四是统一防疫装备,对全县123名动物防疫员统一配置装备(疫苗冷藏箱、出诊箱),进村入户开展免疫,树立了防疫队伍的良好形象;五是实行牛冻精改良与强制免疫相结合、项目扶持与免疫相结合和“补免旬”的工作制度,凡到改良点配种的牛和项目实施户均实施强制免疫,每月20~30日为“补免旬”,定期到养殖户家进行补免,对散养禽采取约时定点集中的方式进行,保证畜禽常年处于免疫保护期;六是规范免疫档案,全县统一档案模式,对规模户派驻技术员指导建立养殖档案,对散养户发放“免疫户口袋”,并悬挂在厩舍上,随免随登记。 3 抓检疫监管,做到以检促防
动物检疫监管是防控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重要环节。一是严把动物及其产品市场检疫、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3个关口,定期巡查,严格监管;二是突出养殖大户和贩运户管理,年初与养殖场(户、小区)、贩运户签订养殖场(小区)活畜养殖安全承诺书、收购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承诺书、动物出栏保证书和养殖企业安全使用兽药饲料承诺书;三是建立生猪定点屠宰监管长效机制,与工商联合设立工作组,每天定时不定时地巡查鲜肉市场,严防未经检疫病害肉进入市场。
4 抓投入保障,推动防疫开展
加大投入是做好防疫工作的根本保障,村级防疫队伍的稳定是保证防疫工作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一是单列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工作经费,专项用于疫病的应急处置,并根据各乡镇防控工作情况及效果考核兑现;二是提高免疫补助标准,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中央下达的免疫补助的基础上安排10万元作为畜禽免疫补助,用于强制免疫工作;三是设立免疫反应补助和治疗资金,反映死亡按实际数补助,每年安排5万元用于免疫反应治疗,按每人每季200元核发;四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资金,每年安排5万元用于紧急物资储备,年初下拨,滚动使用;五是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待遇提高到每月每村250元(坝区村委会)和300元(山区村委会),并统一组织办理人身意外保险,消除工作担忧。 5 抓督促检查,确保措施到位
督促检查是推动防控措施落实的关键环节,是提高防疫成效的有效手段。一是春秋两防期间,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深入各乡镇进行专项督查,并形成材料在全县通报;二是县级挂片技术人员驻站督导,掌握真实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三是实行免疫进度周报制,乡镇分管领导签字后上报县防疫部门,专人收集整理并掌握进度;四是春秋两防结束后,由各乡镇自行组织自检自查,再由县畜牧兽医局深入各乡镇进行随机抽查。 6 抓量化考核,严格防疫奖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公平公正的考核是工作的推进器。一是对各乡镇实行量化考核。结合实际制定出完善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考核办法,年终逐项打分,进行考核兑现;二是将防疫工作成绩作为县级挂片科技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三是综合州县春秋两防的抽查考核结果,以其作为发放村防疫员各项补助资金的主要依据,对考评不合格的要扣发补助资金,直至解聘。
7 抓宣传培训,营造防疫氛围
防疫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因此必须把全社会各方面都动员起来,这样才能取得防控工作实实在在的效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地对防疫知识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将《动物防疫法》张贴到村、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场所;二是制定规模场动物防疫、消毒、畜禽饲养管理制度,发放到全县每个畜禽规模养殖场;三是开展科普培训与赶集宣传活动。县畜牧兽医局安排专人于春秋两防期间对规模养殖和村防疫员与养殖户进行培训,并派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乡镇,开设咨询台,宣讲动物防疫知识,散发宣传材料等;四是将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防疫员的联系电话制成便民服务卡或公示牌,发放到养殖户手中或上墙公示;五是编印工作简报,报送县四班子领导、各乡镇政府,让领导和有关单位了解掌握情况;六是请宣传部门深入各乡镇进行采访,树典型、造声势,让社会关注动物防疫、群众监督动物防疫、有关部门配合协助动物防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