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哗拓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哗拓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者:吕小珍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7期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育在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审美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仅仅是靠音乐欣赏教育来提高的,所以,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从多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引导,才能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欣赏教育;审美能力;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7-0083-01 1.音乐欣赏教育原则

1.1音乐欣赏教育艺术性与思想性并重

一提起音乐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艺术性,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音乐也具有思想性,它具有教化人、感染人作用。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战争年代就鼓舞了一批批的国人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战。所以,在音乐欣赏教育中要注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结合,只有在艺术性中融合思想性才不会把音乐欣赏教育当做是一种娱乐,才能更好的体会创作者的情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2 因材施教

一直以来不论学习什么专业什么课程都要求老师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每个学生的有点。而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因材施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审美能力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美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时候注重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个人情况来实施不同的教育,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提高课堂教育质量。 2.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也要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发挥音乐教育的内在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本身就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这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氛围的影响下,小学生的性格更加的活泼开朗,对生活也会充满希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然,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也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智力,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欲望。有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刺激人们右脑的发育,而右脑是形象思维的发源地,同时对人类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平时人们逻辑思维用到的都是左脑,所以音乐欣赏教育可以促使左右脑共同发展,不断的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在迈向世界、自我完善的大门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要想更好的迎接未来、面对挑战就要不断在音乐欣赏教育中丰富小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3.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 3.1 音乐与生活相结合

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每个音乐都还有特定的社会背景,脱离了社会背景而存在的音乐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所以能流传下来的音乐必定是特定时期人们生活的一种体现。小学音乐欣赏教育也一样,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不断的提高自我,丰富自我。

上学歌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就源于它结合了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鼓励小学生早起去学校,参与学校的劳动,让小学生树立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状态,通过对生活的联系不断来陶冶学生,让小学生认识美,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持久战,所以不要刻意的追求结果,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当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促成质的飞跃。 3.2 提高教师素养、树立正确审美观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想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扎实的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我修養,不断的成长,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而小学老师是小学生生活学习上的指南针,一个老师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可以说一辈子都会有影响,所以,老师的道德素养、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老师自身的素养都不高,如何做为模范让学生去学习?如果一个老师的审美素养低下,自己都分不清楚什么是美,如何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做为一名音乐教育者,音乐欣赏教育的专业知识被须具备,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增强道德建设,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在音乐欣赏教育中才能将真正美的东西分享给学生,才能不断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

3.3 转变教育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导致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也累。所以,新课改要求老师在音乐欣赏教育中也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只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氛围才会活跃,学生学习的激情才会被激发出来,课堂效率才会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机械的记忆和模仿,没有创新,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学生的学习就显得特别的被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去提高音乐欣赏教育的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转变多样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音乐欣赏教育在新课改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也要更加的严格,不断的丰富自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接着就要因材施教,从多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进行调整,最后就是要转变教育模式,在成就自我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静.对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理念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16(3). [2]贾丽娜.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教师2015,(12).

[3]邓灵芬.音乐欣赏,叩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学习(上),2013,(7).

[4]蒲蓓.释放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欣赏》课之潜能——《音乐欣赏》公共课的三个定位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