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资料 2011年9月东北玉米大豆考察 2011年9月下旬东北大豆玉米考察总结
2011年9月19日-2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黑龙江秋季大豆玉米东线考察团队,完成了相关地区的大豆和玉米考察项目。本次东线考察囊括了哈尔滨、佳木斯、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以及牡丹江等城市的周边地域和农场,在上述地区大豆仅在局部区域有少量的密集种植,其他地区则踪影难寻,普遍种植玉米和水稻。受这三种作物价格和单产影响,大豆的经济效益仅为种植玉米和水稻所产生效益的20%-40%,这严重损害了豆农的种植积极性。从今年大豆和玉米的实际考察情况来看,作物生长的状况良好,倒伏现象少,大豆颗粒较为饱满,玉米的长度以及颗粒饱满度都较为理想。
图1 黑龙江东线考察路线图
1.考察区域大豆和玉米作物的基本情况
本次考察走访的几个大豆主要种植区域的田间测量数据显示,村民自种的大豆田地由于疏于管理及生长时节略微干旱等因素,导致单产略低,但下降幅度有限。各农场的大豆田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进行种植,以及良好的田间管理,继续保持着较好的单产。通过对大豆种植户的走访,当前农民基本没有种植大豆的心理预期,部分耕种的农户,都是由于春季湿润无法适时播种玉米被迫改种大豆,或者在山地等较差的种植区域种植,以及其他一些因素。例如,我们途经的第一站宾西镇吴家村肆河大队,大豆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所见少量大豆种植也是为了保护当地林地,而且该地大豆已经完成收割。综合来看,所考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有可能减少
第 1 页 共 6 页 机密资料
2011年9月东北玉米大豆考察 30-40%,但单产仍保持的略好。 表1 大豆考察数据汇总表
图2 大豆颗粒饱满且结荚数较多
在本次东线考察过程中,玉米种植基本是随处可见,大部分前几年一直种植大豆的农田已基本改种为玉米,部分地区玉米和大豆种植面积比由之间的8:2,上升为9:1。号称“天下第一场”的友谊农场是前苏联援建中国开荒建厂的项目之一,现有土地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50万多亩。据我们考察,友谊农场从翻地、播种到施肥都是通过大型农业机具操作,已经实现了精准农业化,在农业种植中优势十分明显。友谊农场今年种植情况详见表2,其中大豆播种面积较去年减少了 第 2 页 共 6 页 机密资料
2011年9月东北玉米大豆考察 60%,仅占农场作物面积的8.2%。 表2 友谊农产播种面积
今年改种玉米的土地由于之前一直种植大豆,故土地中含氮量较高,这位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所以在我们考察的这部分田地,玉米的生长数据要好于其他农田。例如共青农场和军川农场,这两大农场一改往年大豆种植为主的局面,今年均以玉米种植为主,从考察数据来看,这两个农场的玉米数据在所有测量区域范围内处于较高的单产水平。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由于今年降雨较少,部分地区的田地受干旱影响较大。在七台河地区,当地农民反映今年的玉米存在瞎尖状况;播种较往年推迟,且遭遇持续干旱,减产约在三成左右。依据我们观察,该片玉米株高普遍高出之前的测量的数据60—70cm,玉米籽粒相对饱满,存在少量病虫害状况,虽略有减产,但没有农民所反映的那样糟糕。 表3玉米考察数据汇总表 第 3 页 共 6 页
机密资料 2011年9月东北玉米大豆考察 图3 玉米种植情况与单根玉米生长状况 2.大豆与玉米种植效益对比
通过表1和表3对于大豆和玉米考察单产数据的对比,单位面积玉米的产量大幅高于大豆产量。再结合二者的成本投入,以及当前的市场价格,玉米的种植效益大幅高于大豆种植效益。农户对今年大豆价格预期为2元/斤;新玉米(含水分30%)在0.7元/斤左右。从成本方面看,玉米种植成本高于大豆(详见下表),但较大豆而言,玉米产量高,玉米毛收入为16000-17000元/公顷,而大豆毛收入仅为3000-4000元/公顷,由此可见,玉米收益远高于大豆是改种的根本原因。
表4大豆和玉米种植成本与收入对比
在黑龙江东线考察期间,通过对粮食贸易商的采访,因为大豆更易储存,且基本没有初加工成本,故贸易商更愿意做大豆贸易。但是由于近两年大豆产量较少,且种植非常分散,贸易商也难以采购大豆,故当前大量贸易商已基本转向为单一玉
第 4 页 共 6 页
机密资料 2011年9月东北玉米大豆考察 米的贸易。销售渠道的减少,进而间接降低了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
图3 贸易商收购的陈玉米以及玉米烘干塔
三、结语
今年黑龙江中东北部大豆种植面积相较去年下降达到30%-40%,显著低于业内此前的预期。各地区大豆长势存在一定差异,单产有所分化,农场及其试验田大豆质量明显好于普通农户为主体的种植区。整体单产水平略低于去年。截至考察结束,大部分大豆尚未归园,如果近期出现早霜天气,那么将对大豆单产存在较大的影响。玉米进入基本进入收割期,早霜对其的影响较小,收割后的玉米含水量多数在30%,收购价格集中在0.7元/斤,预计干玉米价格将由可能达到0.95-1.1元/斤,农户及贸易商对玉米收购价格上调的预期比较普遍。相比而言,农户对于大豆收购价格预期介于1.8-2.0元/斤。
本次考察期间国内外农产品期货价格迅速回落,部分农户对今年的开秤价出现 第 5 页 共 6 页
机密资料 2011年9月东北玉米大豆考察 了一定的悲观预期,但更多的农民仍在表达,希望收购保护价能够更进一步的上涨,尤其是豆农。今年的豆农相较往年减少的更多,大量豆田改为其他作物,部分是由于轮作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出于经济效益和政策导向。我们要警醒的是,旱田改为水田需要三年以上才能获利,那么可以预期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的时间内,黑龙江东部产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将难以增加甚至还将继续下降,虽然这只是部分地区的情况,但窥一叶而知秋,国
内大豆在未来几年将由可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产量,我国的粮油安全将进一步接受考验。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