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国际习惯是各国以类似行为的重复而产生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果,一般认为,国际习惯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物质因素,即各国类似行为的重复与实践,二是心理因素,即各国认为有法律约束力的表示。“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中确立的“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使用或允许使用其领土而在或对他国领土、财产或个人由于烟雾造成损害的原则”在《斯德哥尔摩宣言》和《里约宣言》都得到了反复的确认。这一原则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反复确认,具备了国际习惯的两个要素,而且并没有上升到条约的高度,因此它是国际习惯法的一项原则。正确答案为B。 2.甲国为沿海国,但从未制定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也未发表过任何关于大陆架的声明,现乙国在甲国不知晓的情况下,在甲国的大陆架上进行科研钻探活动和建造人工岛屿。对此,下列判断哪项是正确的?( ) A.乙国的行动非法,应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责任 B.根据海洋科研自由原则,乙国的科研钻探行为合法,但是修建人工岛屿非法 C.乙国建造人工岛屿行为合法,科研钻探非法,因为甲国从来没有提出大陆架的主张 D.乙国行为合法,因为甲国从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或有效占领 答案:A
解析:沿海国对于大陆架的权利不取决于有效或象征性的占领和公告,是自然享有的,勘探和建造人工岛屿都是其专属性的权利。乙国的科研钻探和建造人工岛屿都是非法的行为,甲国对于其大陆架的权利是自然享有的,不需要声明或占领使用。 3.甲乙两国是邻国。甲国近年来不断进口进攻性武器,强化其武装力量。乙国认为甲国的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从其境内向甲国境内发射导弹,将甲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联大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国的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B.乙国的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C.两国的行为都是合法的 D.乙国的行为属于国际法上的自卫 答案:B
解析:《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明确规定,一个国家违反《宪章》的规定而首先使用武力,就构成了非法使用武力的侵略行为。任何国家,不管什么借口,只要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其性质即属于侵略行为。 4.《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议定书》中关于国际人权保护的个人申诉制度涉及的申诉或控诉是下列何者?() A.个人由国家代表到国际法院对另一国提出申诉 B.个人直接到国际法院对国家提出申诉 C.个人由国家代表在国际人权机构对另一国提出书面控诉 D.个人直接向国际人权机构对国家提出书面控诉 答案:D
解析:《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议定书》规定,凡议定书的当事国,人权事务委员会都有权接受其国民对该国侵害公约权利的指控,并进行审查。因此,D项应入选。 5.关于联合国的表决制度和职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程序事项的表决,采取大国一致原则 B.对于非程序性事项的表决,采取双重否决原则 C.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安理会没有优先权 D.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唯一有权采取执行行动的机关 答案:D
解析:依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安理会每一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对于程序性事项的表决,由任何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对于非程序性事项的表决,由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这被称为安理会表决制度上的“大国一致原则”。对于某个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的问题也要由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据决定,所以常任理事国就享有了两次否决的权利。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表决中的上述权利被称为“双重否决原权”。据此AB两项表述错误。安理会是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的机关,也是唯一有权采取执行行动的机关。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上,安理会有优先权,大会主要是协助安理会进行工作,对于采取维和行动已列入安理会议程的问题,非经安理会请求,大会不得提出任何建议。据此C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D。 6.葛兰德原是法国人,后取得德国国籍,在比利时有住所,他在我国境内死亡并在我国遗留了一笔动产,葛兰德没有继承人,也没有留下遗嘱,该动产归如何处理?( ) A.归我国国家所有 B.归德国国家所有 C.归法国国家所有 D.归比利时国家所有 答案:A
解析:《民通意见》第191条规定: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财产,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处理,两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
的除外。这就是说,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绝产依中国法即遗产所在地法处理。 7.一位在法国有住所的瑞士人,在法国去世前曾立有遗嘱,将包括在英国的财产在内的全部财产留给其养子。但依瑞士法规定:死者的亲生子享有合法继承的90%的应继份。为此,死者亲生子向英国法院起诉,根据瑞士法对遗产主张权利。而依英国法规定:关于动产继承依被继承人住所地法;依法国法规定:关于动产继承依被继承人本国法。英国法院最终适用瑞士继承法的行为属于?( ) A.反致 B.转致 C.间接反致 D.双重反致 答案:B
解析:转致是指对某一个案件,甲国或甲地区法院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乙国或乙地区的法律,而乙国或乙地区的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丙国或丙地区的法律,结果甲国或甲地区的法院适用了丙国或丙地区的法律。因此B项当选。 8.中国某民用航空公司一架从中国飞往的客机在飞越公海时,因掉下某物体对正在公海上捕鱼的S国公民A某(在中国有住所)的渔船造成伤害,A某在中国对该航空公司提起损害赔偿之诉,中国法院应当适用哪国法律?( ) A.中国法 B.美国法 C.S国法 D.法院可以从中选择适用中国法或S国法 答案:A
解析:对于飞机在公海上空对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依《民用航空法》第189条的规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中国作为受理案件的法院,所以案件应适用中国的法律。 9.张某在某个阿拉伯国家工作期间,以该国允许的宗教仪式与当地一女子结婚。回国后张某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婚姻登记,但因其不够法定年龄而未予以批准。不久因婚后感情不和,张某向中国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则下列说法种正确的是?( ) A.依中国法律认定婚姻无效,并适用中国法律审理离婚诉讼 B.依该阿拉伯国家法律认定婚姻为有效婚姻,并适用中国法律审理离婚诉讼 C.依该阿拉伯国家法律认定婚姻为有效婚姻,并适用该阿拉伯国家冲突法所指引的准据法审理离婚诉讼 D.依该阿拉伯国家冲突法认定婚姻的效力,并适用中国冲突法所指引的准据法审理离婚诉讼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1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8条:“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
结地法律。”依次本题B是正确答案。 10.关于票据追索权行使期限的法律适用,我国《票据法》规定适用的准据法是()? A.行为地法 B.出票地法 C.拒绝付款地法 D.法院地法 答案:B
解析:追索权是指票据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时,持票人对其前手请求偿还的权利。由于各国对行使追索权的期限规定不同,日内瓦公约规定适用出票地法。我国票据法第100条规定: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限,适用出票地法。 11.侨居甲国的中国公民田某在乙国旅行时遇车祸身亡。其生前在丙国某银行寄存有价值10万美元的股票、珠宝一批,在中国遗留有价值200万人民币的房产一处。田某在中国的父母要求继承这批股票和珠宝。我国与甲乙丙三国均无有关遗产继承的特别协议。依我国法律,前述股票和珠宝的继承应适用哪一国的法律?( ) A.中国法 B.甲国法 C.乙国法 D.丙国法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由此可知,我国对遗产采取区别制,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分别确定继承的准据法。股票和珠宝属于动产,应当适用田某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依据国际私法理论,住所是指以永久居住的意思和状态而为居住的居所,因此田某虽然是在乙国旅行时遇车祸身亡,但乙国并不是其死亡时的住所地国,其住所仍在甲国,所以,本题中,股票和珠宝的继承应当适用甲国法,B项正确。 12.美国丹尼尔公司与中国东明公司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东明公司向丹尼尔公司出售一级丝绸十万匹,价格条款是CFR(波士顿)。货物由大洋公司承运,在该贸易中,货物的保险费用由谁来支付?( ) A.丹尼尔公司 B.东明公司 C.两公司共同承担 D.大洋公司承担 答案:A
解析:CFR的含义是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是指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后即完成交货,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货毁损的风险,以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CFR术语要求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但在CFR下,卖方不承担保险费,这是与CIF的一个重大的不同。因为风险在买方,卖方又没有义务为货物投保,习惯上都由买方投保。 13.依据《海牙规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承运人应在整个航程中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B.承运人应在开航前与开航时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 C.承运人应适当地配备船员、设备和船舶供应品 D.承运人应使货舱、冷藏舱和该船其他运载货物的部位适宜并能安全地收受、运送和保管货物 答案:A
解析:《海牙规则》第三条规定承运人的适航行义务:承运人在开航前与开航时必须谨慎处理,以便:(一)使船舶具有适航性;(二)适当地配备船员、设备和船舶供应品使船舱、冷藏舱和该船其他运载货物的部分适宜并能安全的授受、运送和保管货物。可见,《海牙规则》并不要求船舶在任何时候处于适航状态,仅要求在开航前和开航时处于适航状态。因此,BCD都正确,A错误。 14.关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没有涉及的法律问题不包括() A.关于销售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问题 B.关于销售合同对所售货物的风险转移问题 C.关于卖方对所售货物所引起的人身伤亡和产品责任问题 D.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为四年 答案:B
解析:公约对部分法律问题没有涉及,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四年,是我国《合同法》对涉外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但不是公约的规定。货物风险转移,在80年公约第66、67条有所涉及,故选B。 15.营业地位于中国的甲公司与位于加拿大的乙公司订立了一个新闻纸的买卖合同,双方就该合同的法律适用进行的协商,正确的是()? A.由于中加两国都是缔约国,当事人不可以协议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依据中国法律规定,该合同必须适用中国法 C.如果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不再适用 D.如果当事人没有排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则公约自动适用于该合同 答案:D
解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不适用本公约,或在第十二条的条件下,减损本公约的任何规定或改变其效力。”由此我们注意到该公约的适用并非强制性的,但当事人没有排除《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则公约自动适用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协议选择适用《国际贸易术语通则》,并不妨碍《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因为合同中涉及的很多问题贸易术语并不涉及,对这些问题公约仍要适用,如要约承诺规则。B项更是没有法律依据。 16.假设有下列情形:中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丙烯酸酯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丙烯酸酯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在此情形下,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丙烯酸酯的出口人 B.丙烯酸酯的进口经营者 C.丙烯酸酯的中国消费者 D.丙烯酸酯在A、B、C三国的生产者 答案:B
解析:反倾销税是由进口国海关征收的,其征税对象只能是进口人,根据我国的《反倾销条例》第40条的规定:“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法院可以向银行颁发禁付令,裁定中止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关于该这项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权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的主体是开证申请人和开证行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 B.如果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即使开证行已经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的作出承兑,法院也可以作出中止支付裁定 C.依新规定,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起诉前申请中止信用证项下款项 D.人民法院接受中止支付信用证下款项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 答案:B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开证申请人、开证行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发现有本规定第八条的情形,并认为将会给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据此A项表述正确。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行了付款;(二)开证行或者其指定人、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三)保兑行善意地履行了付款义务;(四)议付行善意地进行了议付。”据此B项表述错误。第11条规定:“当事人在起诉前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对该信用证纠纷案件享有管辖权;(二)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材料证明存在本规定第八条的情形;(三)如不采取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的措施,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四)申请人提供了可靠、充分的担保;(五)不存在本规定第十条的情形。”据此C项表述正确。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受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中止支付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据此D项表述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18.中国甲公司向美国乙公司出口一批食品,价格条件为CIF纽约,货物投保一切险,由中远公司“远望”号班轮承运,货到目的港收货人提货时发现货物发生部分损失。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和国际惯例,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本案中应由中国甲公司负责投保、安排运输 B.如果货损是由于船在运输途中遭遇恶劣天气所致,则承运人中远公司和保险公司均不承担责任 C.如果货损是由于船长船员在管理船舶上存在过失导致货物受热变质所致,则承运人和保险公司均不承担责任 D.如果货损是由于甲公司再将货物交给承运人之前未对货物进行合理包装所致,在承运人可以免责,但保险公司不能免责 答案:A
解析:在CIF贸易条件下,卖方有投保义务和安排运输的义务,因此A项正确。恶劣天气导致货物部分损失,承运人根据我国《海商法》第51条可以免责,但保险公司不能免责,因为投保了一切险,恶劣天气属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导致货物部分损失水渍险即赔偿,一切险自然也要赔偿。 C项错,因为承运人享有航行过失免责,但保险公司不能免责,因为货物受热变质属于一切承保范围。D项错,因为对货方故意或过失导致货损,承运人与保险公司均不承担责任。 19.德国宝马公司拟向中国某公司出口BMW7系轿车100辆,2005年1月2日宝马公司通过传真向中国公司发出要约,传真中表明要约有效期至1月12日。中国某公司于1月10日电复:“如能把价格降低2000欧元,可以接受。”宝马公司没有答复。后因BMW7系轿车在国内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中国某公司随即于1月20日又去电表示同意对方1月2日要约所提的各项条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宝马公司没有回复,表示默示同意 B.合同已经成立,但以中国公司第二个发盘为准 C.合同没有成立 D.中国公司的第二个去电是承诺 答案:C
解析:承诺是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无条件接受的意思表示,实质上变更要约要件构成反要约。中国公司的第一次答复由于对合同作了实质性变更,因此是反要约。对方未答复,因此,合同不成立。中国公司的第二次答复是在要约人规定的承诺期限以外做出,因而也不是有效承诺。对方没有反应,并不表示默示同意。我国某公司的第一次答复是反要约,对方可以不接受。所谓实质性变更是指要约条件中有关货物价格、付款、货物质量和数量、交货地点和时间、赔偿责任范围或争议解决等的变更。 20.我国某民营航空公司从位于法国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购买了两架A-380客机,这两架飞机在交货前已在德国民航部门进行了国籍登记,后因飞机价款问题引发我国公司与欧洲空客公司对这两架飞机的所有权争议,空客公司在我国某法院起诉我国该航空公司,试问我国法院应适用何国法解决该争议?( ) A.法国法 B.德国法 C.中国法 D.飞机所在地法 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民用航空法》第185条规定,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消灭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