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速动车组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参数研究

来源:哗拓教育
第4铁道机车车辆0卷第3期Vol.40 No.3

                          年月20206RAILWAYLOCOMOTIVE&CARJun.020  2

文章编号:)1008-7842(202003-0011-06

高速动车组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参数研究

222

章 阳1,,吕宝佳1,,金 哲1,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

)2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94

摘 要 我国现有动车组技术条件规定了速度3/对于更高运行速度50kmh及以下速度等级动车组的制动距离,国内外均还未有制动减速度参数和制动距离标准。由于动车组的制动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车的动车组,

组在更高运用速度时,施加空气制动会产生更大的热负荷,现有的制动盘的耐热裂性能和抗热衰退性能无法满足。在分析速度3/控制减速度等参数基础上,讨论了初速度4/50kmh中标准动车组的制动距离、00kmh的制动距离参数,对于初速度4/分别提出两种制动控制减速度方案,并进行了热负荷计00kmh的纯空气紧急制动EB和UB,对比之后,给出了合理的方案建议。算和制动距离校核,

关键词 动车组;制动系统;减速度;制动距离

中图分类号:U:/26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issn.1008-7842.2020.03.03j

  我国各型高速动车组均采用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

空制动系统,制动过程中优先使用电制动,电制动力不足时补充空气制动。空气制动是由闸片和制动盘之间的摩擦作用来实现,所以制动盘承担了动车组施加空气制动时产生的热负荷。

目前我国各型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能够满足250//但是,由h和350kmh运营速度的制动能力需求,km

于动车组的制动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动车组在更施加空气制动会产生更大的热负荷,在高运用速度时,

现有的制动盘的耐热裂性能和抗热衰退性能前提下,需要研究合理的制动距离和减速度曲线。

我们根据速度3/50kmh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特性和基础制动配置方式(动车每轴配置2套铸钢轮盘,拖车每轴配置3套铸钢轴盘)进行了相关计算和可行性分析,提出4/00kmh动车组制动距离和减速度曲线的建议方案。同时,我们建议增加拖车制动盘数量,对制动闸片的新材料和新结构等基础制动装置能力提升技盘、

术进行研究和试验验证;另外,为防止制动系统承担的制动热负荷过大和超黏着制动等因素影响动车组运用安全,建议开展涡流制动等其他制动方式的研究。/1 速度350犽犿犺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距离和减速度

曲线分析/1.1 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距离要求

根据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技术条件要

求,在平直轨道上的紧急制动距离如下所示:

制动初速度3/50kmh时  ≤6500m

制动初速度3/00kmh时  ≤3800m制动初速度2/50kmh时  ≤3200m制动初速度2/00kmh时  ≤2000m制动初速度1/60kmh时  ≤1400m制动初速度1/20kmh时  ≤800m

/1.2 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减速度曲线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系统基于黏着限制、制动距离要求、风阻,设计控制减速度速度曲线,常用制动(、电制特性、紧急制动E纯空气紧1~7级)B、急制动U并与TB减速度如图1所示,SI湿轨曲线进行对比。

/1.3 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距离计算以C含转动质量的车重参数为:空R400BF为模型,车AW0为4,重车AW2为5。81t30t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不同初速度和不同车重条件下,速度3/紧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纯空气紧急制动EB、急制动U表2所示。B的制动距离如表1、

/1.4 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盘热负荷计

基础制动热负荷按照静态最大设计轴重1,并考7t虑动态旋转质量进行计算,计算工况为平直道进行连续两次紧急制动。

);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科研项目()1851ZH22031850ZH150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章阳(男,副研究员(修回日期:)1979—)2019-04-26

0卷                        铁道机车车辆                     第412

动态):;17.45t  动车轴重(

拖车轴重(动态):;17.31t

制动方式:盘形制动,动车为每轴配置2套轮装铸钢制动盘(外径7;拖车每轴配置3套轴装铸钢50mm)外径6;制动盘(40mm)

闸片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制动盘初始温度:40℃;制动盘瞬时温度极限:700℃;

制动盘和闸片长时间运营温度极限:550℃。

图1 速度3/50犽犿犺中国标准动车组减速度曲线

表1 不同初速度下纯空气紧急制动E含阻力)B的制动距离(

变量名称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_AW0

制动距离_AW2

变量

-1)/(狏km·h0

/_犛mZAW_0

计算值

120619620

16010721074

20016411645

25025062516

30036603682

35053735427

/_犛mZAW_2

表2 不同初速度下紧急制动U含阻力)B的制动距离(

变量名称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_AW0

制动距离_AW2

变量

-1)/(狏km·h0

/_犛mZAW_0

计算值

120591591

16010271028

20015771579

25024132420

30036663686

35059746036

/_犛mZAW_2

满足运营要求。钢制动盘许用范围之内,

/2 速度400犽犿犺动车组制动距离和减速度参数研究

/2.1 速度400kmh动车组制动距离研究

按照制动盘热负荷极限值计算,初速度4/00kmh紧急制动距离约为91目前3/00m,50kmh动车组制动距离要求为65实际值基本在57制动距00m,00m,离安全余量约12%。由于闸片本身的摩擦系数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同一型号闸片不同批次的摩擦系数也不可

图2 初速度3/50犽犿犺连续两次犝犅轮盘温度曲线

能完全相同,摩擦系数的波动必然带来制动距离的变化,因此,初速度4/00kmh制动距离应考虑足够的安按照1为1故建议定全余量,5%的余量计算,0465m,为10500m。

为保证速度4/00kmh动车组在既有线路上能够正常运用,在初速度3/建议与速50kmh及以下时候,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保持一致:

制动初速度4/00kmh时  ≤10500m

制动初速度3/50kmh时  ≤6500m制动初速度3/00kmh时  ≤3800m

图3 初速度3/50犽犿犺连续两次犝犅轴盘温度曲线

制动初速度2/50kmh时  ≤3200m制动初速度2/00kmh时  ≤2000m制动初速度1/60kmh时  ≤1400m制动初速度1/20kmh时  ≤800m

/2.2 速度400kmh动车组制动减速度参数设计

/2.2.1 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减速度趋

制动初速度3/连续两次50kmh,  由计算结果可知,

纯空气紧急制动U轮装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6B,86℃,见图2;轴装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5见图3;在铸93℃,

 第3期                高速动车组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参数研究                  13

势延长分析

将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系统的控制减速度按曲线趋势延长到最高制动初速度400km/h,见图4。这样,理论上可以保证制动初速度350km

/h、300km/h、250km/h、200km/h时,制动距离仍能满足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而当制动初速度400km/h时,理论计算得到紧急制动EB制动距离犛=8201m,紧急制动UB制动距离犛=8576m。

图4 按趋势延长的减速度曲线

  按照前述C

R400BF轴重参数、制动初速度为400km/h时进行仿真计算:纯空气紧急制动UB,轮盘盘面最高温度为707℃,轴盘盘面最高温度为676℃;纯空气紧急制动EB,轮盘盘面最高温度为714℃,轴盘盘面最高温度为680℃。这两种工况下,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均超过其能承受的温度极限,若要连续施加两次以上的紧急制动,则会对制动盘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坏,故需要调整紧急制动减速度控制参数。

2.2.2 紧急制动EB减速度调整方案(1

)方案1动拖车采用相同的减速度控制参数依据目前列车采用等黏着的制动控制方式,TBM按照整车的减速度控制曲线在全列内进行制动力分配。动拖车采用相同的减速度控制参数,保证制动初速度350km/h及以下的制动距离。为保证制动初速度300km/h的制动距离不超过3800m,在速度300km/h以下,仍然采用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减速度曲线;在300km/h至350km/h区间,降低减速度,但仍保证初速度350km

/h的制动距离不超过6500m;在初速度400km/h时的制动距离,期望在10500m以内,并且保证整个制动过程的制动盘热负荷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

见图5。在此方案下,初速度400km/h时的纯空气紧急制动EB制动距离为10260m,但是连续两次制动之后,轮盘最高温度分别为673℃和724℃;轴盘最高温度分别为601℃和661℃,见图6和图7。空车AW0工况可满足1次初速度400km/h紧急EB制动。相较于调整之前的减速度参数,热负荷虽有一定的改善,但轮盘

和轴盘承担的热负荷不均衡,且仍然无法满足连续两次紧急制动的要求。

图5 动拖车采用相同的减速度控制参数

图6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纯空气犈犅,

动车轮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图7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纯空气犈犅,

拖车轴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

2)方案2动拖车采用不同的减速度控制参数进一步分析,由于拖车制动盘比动车制动盘数量多,紧急制动时的制动力分配方式可以倾向于在拖车不超黏着的前提下,让拖车承担更大的制动力,以降低动车摩擦副承受较大热负荷而出现摩擦性能衰减的程度,而拖车摩擦副的热负荷也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样,可以考虑动车和拖车采用不同的控制减速度曲线,各车独立进行制动力分配的方案,见图8。

  在此方案下,初速度400km/h时的纯空气紧急制动EB制动距离为9276m,见表3。同时,在平直轨道上进行连续两次纯空气紧急制动EB,动车轮装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为651℃和699℃,见图9;拖车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为679℃和691℃,见图10。摩擦副热容量能够满足该工况要求,但已经接近基础制动热容量许用极限。

0卷                        铁道机车车辆                     第414

图9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纯空气犈犅,

图8 动拖车采用不同的减速度控制参数

动车轮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含阻力)表3 犈犅减速度控制参数下不同初速度的制动距离(

变量名称

-1)制动初速度/(km·h

计算值

120655

1601130

2001726

2502632

3003732

3506179

4009276

制动距离/m

然符合速度3/50kmh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技术条件要求,而在初速度4/期望在00kmh时的制动距离,

并且保证整个制动过程的制动盘热负荷10500m以内,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高低阶压力切换仍然设置在//不调整中继阀变比,300kmh和250kmh的速度点,

见图11。

图1/0 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纯空气犈犅,

拖车轴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2.2.3 紧急制动UB减速度调整方案

()方案1动拖车采用不同高低压切换点的U1B控制减速度

/为保证制动初速度350kmh以下的制动距离仍

图11 动拖车采用不同高低压切换点的犝犅减速度

含阻力)表4 方案1犝犅减速度控制参数下不同初速度的制动距离(

变量名称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_AW0

制动距离_AW2

变量/(狏km·h0

/_犛mZAW_0

/_犛mZAW_2

-1)

计算值

120630629

16010921089

20016721668

25025552549

30039333927

35065136482

40092929232

图1/2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犝犅动车轮

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图1/3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犝犅

拖车轴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第3期                高速动车组制动距离及制动减速度参数研究                  15

初速度4/00kmh时的紧急制动UB  在此方案下,制动距离为92见表4。同时,在平直轨道上进行32m,动车轮装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连续两次紧急制动UB,分别为6见图1拖车轴装制动盘盘面48℃和677℃,2;见图1最高温度分别为687℃和694℃,3。制动盘热容量能力满足该工况下连续两次紧急制动的要求。但由于两次制动过程的基础制动温度都过高,可能导致摩擦系数衰减并影响制动盘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更优的紧急制动UB控制参数。

()方案2动拖车采用相同高低压切换点的U2B控制减速度

且保证各速度点均满足制动为进一步降低热负荷,

距离要求,调整动拖车中继阀变比,令动拖车的高低阶

切换速度点相同,以期望在整个制动过程中动车和拖车的制动盘热负荷基本相当,最高温度在其可承受范围之见图1内,4。

图14 动拖车采用相同高低压切换点的犝犅减速度

表5 方案2犝含阻力)犅减速度控制参数下不同初速度的制动距离(

变量名称制动初速度制动距离_AW0

制动距离_AW2

变量

-1)/(狏km·h0

/_犛mZAW_0

计算值

120643643

16011141114

20017051707

25026052608

30036723676

35062606249

40090509028

/_犛mZAW_2

/2.2.4 初速度400kmh制动减速度控制参数调整方

案小结分别将以上两个EB和UB减速度控制参数方案的热负荷仿真计算结果和制动距离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见表6~表9。从对比结果来看,对于紧急制动E按B,照2个调整后的E进行B减速度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制动距离均能满足技术条400kmh紧急EB制动时,

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均低于7且第2个件要求,00℃,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轮盘和轴盘的制动能力,实现连续两次紧急E为较优方案。对于紧急制动U按照B制动,B,两个调整后的U进行初速B减速度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度4/制动距离均能满足技术00kmh紧急UB制动时,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均低于7且第2条件要求,00℃,个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轮盘和轴盘的制动能力,实现连续为较优方案。两次紧急UB制动,

3 建 议

根据理论计算,结合既有基础制动的热负荷能力,建议初速度4/00kmh的紧急制动距离定为10500m,制动控制减速度可按照EB控制减速度参数调整方案2和UB控制减速度参数调整方案2设置。但在连续两次初速度4/既有基础制动能00kmh紧急制动工况下,力已经接近极限值,需要增加拖车制动盘数量或开展基础制动能力提升技术研究和相关试验验证。为防止制动系统承担热负荷过大和超黏着制动等因素影响动车

图1/6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犝犅

拖车轴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图1/5 初速度400犽犿犺连续两次犝犅

动车轮装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

在平直轨道上初速度4/00kmh时的  在此方案下,

紧急制动U见表5。同时,进行B制动距离为9028m,动车轮装制动盘盘面最高温度连续两次紧急制动UB,分别为6见图1拖车轴装制动盘盘面56℃和695℃,5;见图1最高温度分别为654℃和662℃,6。制动盘热容量能力满足该工况下连续两次紧急制动的要求。

建议开展涡流制动等其他制动方式的研组运用安全,究。

0卷                        铁道机车车辆                     第416

表6 2个犈犅减速度调整方案的热负荷计算结果对比

仿真工况

减速度方案方案1

初速度4/00kmh纯空气制动

方案2

轮盘最高温度/℃

第1次673

第2次724第1次651第2次699

轴盘最高温度/℃

第1次601

第2次661第1次679第2次691

紧急EB次数

12

表7 2个犈犅减速度调整方案的理论制动距离

-1)(EB制动初速度/km·h

理论制动距离/m

减速度方案11026060453719256717121093634

减速度方案2

927661793732263217261130655

400350300250200160120

表8 2个犝犅减速度调整方案的热负荷计算结果对比

仿真工况

减速度方案方案1

/制动初速度400kmh

方案2

轮盘最高温度/℃

第1次648

第2次677第1次656第2次695

轴盘最高温度/℃

第1次687

第2次694第1次654第2次662

紧急制动UB次数

22

表9 2个犝犅减速度调整方案的理论制动距离对比

-1)(EB制动初速度/km·h

目标制动距离/m

0500≤100≤6500≤3800≤3200≤2000≤1400≤8

理论制动距离/m

减速度方案1

923264823927254916681089629

减速度方案2

902862493676260817071114643

400350300250200160120

参考文献

[]《/1TJCL342-2014时速350公里中国 中国铁路总公司.

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铁总科技〔[2014〕50号)S].2014.

[]《/2TJCL533-2017时速250公里中国 中国铁路总公司.

标准动车组暂行技术条件》(铁总科技〔〕[2017234号)S].2017.

[]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关3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报告《

,键技术研究》TY字第5182号[R].2018.

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狅狀犅狉犪犽犻狀犻狊狋犪狀犮犲犪狀犱犇犲犮犲犾犲狉犪狋犻狅狀犵犇

犘犪狉犪犿犲狋犲狉狊狅犳犎犻犺狊犲犲犱犈犕犝犵狆

1212犣犎犃犖犌犢犪狀犔犢犝犅犪狅犻犪12,犑犐犖犣犺犲犵,犼,

(,,;1 Locomotive&CarResearchInstituteChinaAcademfRailwaciencesCororationLimitedBeiin00081,ChinayoySpjg1

,,)2 BeiinonhenletroMechanicalTechnoloo.Ltd.Beiin00094,ChinajgZggEgyCjg1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existinechnicalconditionsofEMUsinourcountrtiulatethebrakinistanceofEMUswithseedsof350kilomegtyspgdp,tersperhourandlowerseed.ForhiherseedEMUstherearenobrakinecelerationparametersandbrakinistancestandardsinpgpgdgd,,kineticenerfEMUisproortionaltothesuareoftheseedthealicationofdomesticandabroad.Durinhebrakinrocessgyopqpppgtgp,neumaticbrakewillproducegreaterthermalloadathiheroeratineedandtheexistinrakediscthermalcrackresistanceandpgpgspgb

(下转第42页)

0卷                        铁道机车车辆                     第442

3 直驱技术应用展望

3.1 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直驱轮对驱动系统没有齿轮箱装配,省掉了齿轮箱组件部分,提高了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

直驱联轴器结构简单,装配及拆卸方便;联轴器整其免维护周期可达2体免维护,00万km;

对环境友好3.2 节能、

直驱轮对驱动系统没有齿轮传动噪声、功率损耗和润滑油污染。

3.3 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较小的转向架固定轴距和转向架转动惯量,有利于减轻轮缘磨耗。减轻轮轨冲击和提升曲线通过能力、参考文献

[]钟文生,刘高坤.转向架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技1 张 江,

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J.铁道机车车辆,2014,34(3)7983.[]周 勇.直接驱动转向架结构特点及对动力学性2 黄志辉,

]():能的影响[J.铁道机车车辆,2013,3363133.[]许俊峰.直接驱动转向架结构特点与应用展望3 黄志辉,

[]():J.机车电传动,201346769.[]封全保.机车驱动装置悬挂方式探讨[]4J.铁道机 张志和,车车辆,():2008,28S12426.[]]5ntera[J.机车 王渤洪.创新的直接传动动力转向架Syg

():电传动,200724451.

图6 车体前后端平稳性指标

[]6 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永磁直驱机车动力学计算

研究[R].2018.

犜犺犲犔狅犮狅犿狅狋犻狏犲犅狅犻犲狑犻狋犺犘犲狉犿犪狀犲狀狋犿犪狀犲狋犵犵

犕狅狋狅狉犪狀犱犇犻狉犲犮狋犇狉犻狏犻狀犪狋狋犲狉狀犵犘

犣犎犃犖犌犣犺犻犺犲,犔犐犎狌犪狓犻犪狀犔犐犙犻犪狀,犣犎犃犗犙犻狀犺犪犻犵,犵(,,,)R&D,CRRCDatonlectricLocomotiveCo.Ltd.Daton37038ShanxiChinagEg0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isarticlemainlresent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and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heavhaulfreihtlocomotiveboieypygg,analwithpermanentmanetmotoranddirectdrivepattern.Focusinn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andresearchonkeomonentsggoycpysisresultsshowthattheboiehascleartechnicaladvantaesandtheexectedeffectisattained.Thispermanentmanetdirectdriveboggpgieshouldbepromotedandextended.g

:;;ermanentmanetmotor犓犲狅狉犱狊boiedirectdrivinpggg狔狑

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上接第16页)

thermalderadationresistancecannotbesatisfied.BasedontheanalsisofbrakinistanceandcontroldecelerationofstandardEMUgygd

//at350kmh,thispaerdiscussesthebrakinistanceparametersof400kmhinitialseed.ForpneumaticbrakinBandUBwithpgdpgE/,,400kmhinitialseedtwobrakinontroldecelerationschemesareproosedresectivelandthethermalloadcalculationandbrapgcppy

,kinistancecheckinrecarriedout.Aftercomarisonthereasonableschemeandthebrakinistancecheckinregiveninthispagdgapgdgaer.p

:;犓犲狅狉犱狊EMU;brakesstem;brakinistancebrakinecelerationygdgd狔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