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2.1

来源:哗拓教育
观音寺中学 九年级 化学学科导学案 第1课时 主备:雍兵 审核:钟习平 课 题 第二章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 1、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目标 2、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并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3、能正确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4、了解空气污染源、污染物、危害、防治措施。 学习重难点 课 前 预 习 探 究 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能正确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预习 先通过自己回忆解决预习导航,有困难时可查阅资料 指导 预 习 导 航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大约占____ 含量第二位的气体是____,大约占___,稀有气体占___,二氧化碳占_____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___,实验方法很多,但对可燃物的选择要注意:a、可燃物必须能消耗( ),且反应后不能生成( )成分,b、可燃物还不能与( )反应。(一般选择磷、铜等固体)思考:能选择碳、硫吗? 3、通过测量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现象:a、点燃红磷后,打开止水夹前,观察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 b、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白烟_____,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___________ c、等反应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发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有_____,剩余气体基本都是______. (2)、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测定体积不到1/5,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混合物与纯净物:纯净物是只由( )物质组成的,如:_______________混合物是由( )物质组成的,如:__________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混合物是由( )的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 )分子构成的。c、纯净物具有固定的____和_____,混合物没有固定的____和____,各成分的含量可以____。d、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______来表示,如:O2;而混合物则不能。 5、(1)、氮气的物理性质:________(2)、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 (3)、用途:_________________(4)、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5)、稀有气体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6)、稀有气体的用途: 6、(1)、空气的污染源及污染物: (2)、空气污染的危害: (3)、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质疑 问难 第1页 观音寺中学 九年级 化学学科导学案 第1课时 主备:雍兵 审核:钟习平 活动一:分小组分别展示预习内容。 课 活动 活动二:学生质疑并讨论解决,老师点拨 堂 活动三:完成达标反馈 导 活动四:纠错 学 问题 方法二:通过刻度的变化,测量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 1 2 3 4 达 标 反 馈 课堂 收获 教学随笔

1、哪些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下列成分? (1) 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 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3) 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2、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3、下列物质:空气、自来水、二氧化碳、稀有气体、饮料、冰水、稀硫酸、食盐、牛奶中是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氮气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 请写出其中两点: 、 。 如果进入积气瓶的水不到1/5可能是什么原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方案如何改进才能保证成功?______________ 第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