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共9题;共51分)
1. (6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 pào chá ________
yóu qí ________
hánɡ zhōu ________
wán zhěnɡ ________
2. (8分) 选择正确的读音。
潋滟________liàn liǎn 淡妆________zuānɡ zhuānɡ 相宜yí yì________ ________空蒙ménɡ mónɡ 3. (6分) 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权________ 衰________ 幕________ 诲________ 访________ 枚________ 哀________ 慕________ 悔________ 妨________ 4. (5分) 读拼音,写词语。 diàn pù ________ pǔ tōng ________
tōng xiāo ________ yán suān ________
zhí xíng ________ lǐng yù ________
zhàn jù ________ xī shuài ________
5.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第 1 页 共 9 页
D .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6. (4分)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篇,它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一位远征战士________的心情。
7. (4分) (2014·深圳模拟) 《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道: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________ , 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将古人的诗句改动而来的,原诗是“________”。虽然只是动了一下词序,却折射出冰心奶奶对儿童无限的爱。冰心原名________。
8. (9分) 比一比,再组词。
响________ 阵________ 湿________ 触________ 臂________ 晌________ 陈________ 温________ 解________ 璧________ 9. (7分) 读课文,填空。
有一天,他看见孩子们用________把水围住,然后又从旁边________了个洞,________就流出来了。禹心想:________在大河旁多开________,________的水不就流到________了吗?
二、 语段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19六下·龙华期末) 时间·时文。 【材料-】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赞词:
有一种选择叫隐姓理名,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海下,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了铸国之重器,三十载春夏秋冬,青丝变白发.
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在加入地下党的峰噪岁月中,他说:“如果祖国需要,我的血可以一滴滴地流,直至流光。”
有一种追求叫科学家精神,面对国外严密封锁、国内科研条件一穷二白,他不因客观环境而放松科研要求,用最“土”的办法解决尖端技术难题,在极限深潜的生死考验面前,他一如战争年代的坦然:“入党琴言就是我的奋斗初心。”
【材料二】黄旭华:人生为祖国深潜
核潜艇下潜的深度,决定了其战斗力的发挥程度。
第 2 页 共 9 页
1988年初,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一个关键日子: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
世界上曾有10多艘核潜艇在进行试验或航行时沉没了。“一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重,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黄旭华这样形容深潜试验。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王牌核潜艇“长尾鲨”号做深潜试验,还不到200米时,潜艇沉没,129人全部葬身海底。由里到外全部由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艇,能闯过首次深潜试验大关吗?眼看着深港日期一天天临近,参试人员的思想包袱越来越重.有一天,艇长和政委忧心忡忡地向黄旭华表示,同志们的情绪很低,恐怕对试验非常不利。黄旭华陷入沉思。
第二天,他召集战士们开会,会上他说:“这次执行试验任务,我很有信心!我要和大家一起参加极限深潜,我们要唱着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去把试验数据成功拿回来!顿时,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战士们悲观情绪一扫而空。有人劝说黄旭华,你作为总设计师没有必要冒险。世界上还没有过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黄旭华回答:“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要跟大家一起去牺牲,而是对大家的生命安全负责,确保人、艇安全,万一深潜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我可以及时帮助采取措施。”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50米、100米每下港若干米,就得报告有关参数。当到达设计深度时,巨大的水压使核潜艇艇身多处发出“咔嗒”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
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腾了!
黄旭华笑了,当即挥毫:“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这一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茫茫海疆成为阻隔外敌的海上长城!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对于黄旭华来说,他的信仰是祖国需要。
(以上两则材料均来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 青丝变白发:________ 亘古不变:________
(3) 短文中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深潜试验的危险性。
第 3 页 共 9 页
(4) 结合两则材料,可以知道黄旭华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科学精神。古今中外,具有同样科学精神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科学家。
(5) “人生为祖国深潜”、“他的信仰是祖国需要. 两则材料中有很多隽永(指意味深长)深刻的语句选择一个最打动你的句子,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第 4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与运用 (共9题;共51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第 5 页 共 9 页
答案:3-1、
考点:解析:
答案:4-1、
考点:解析:
答案:5-1、
第 6 页 共 9 页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第 7 页 共 9 页
答案:8-1、
考点:解析:
答案:9-1、
考点:
二、 语段阅读 (共1题;共12分)
第 8 页 共 9 页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答案:10-5、
考点:解析: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