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作文命题
【篇一: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写作佳苑
2014-08-09 2221
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试题点评及优秀作文赏析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点评】
高考作文命题有一些遵循的原则,就内容而言,就是要“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显然,这个作文题紧扣了这个原则,是一个关于“人生问题”的命题。相同的景点,对于不同游者,各有看法,各有取舍。由此推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阅历、兴趣爱好、文化素养、立场观点的不同,对事物会有绝然不同的取舍与看法。
就试题与考生的贴近度而言,该试题做到了易而不俗,新而不涩。易,就是要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与认知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活可说,有事可写,不能逼着学生在空中楼阁里面闭门造车;不俗,就是要不落俗套,不老生常谈。新而不涩,就是试题新颖又不至于艰涩,考生浏览过后,顿时产生新鲜感与润滑感。
此外,该试题意境优雅,文字优美,阅读了试题文字,会让考生产生审美兴趣,美感由此而生。我一直认为,考试——尤其是语文考试,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一种审美体验。
当然,严格地讲,文题亦有些许瑕疵。比如,1.根据语言习惯“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不如“有人说没有,有人说有”顺畅。2.第二段“问下山的人”前面应该加上主语“游客”。因为,前一句的主语是“这里”(山腰),不能承前省略主语。须知,高考试卷的文字表述,是要极其规范严谨的。
【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早就打破了“旧材料”作文,立意上单一的束缚,在立意与角度方面解读为“没有最佳立意,只有最佳角度。”要想在选取角度上得较高 的发展等级分,就要做到“角度新颖”。此外,材料作文审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材料中的“要素”与“关系”。这则材料包含的要素有“下山的人”、上山游客、 风景、路途(山下、山腰、山顶)。而风景这个要素有一个
由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渐进关系;路途这个要素有一个远与近,难与易的关系。弄清了材料的要素与关 系,角度也就来了
1.从“下山的人”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不同的人对事物不同的观点与态度”;
2.从上山游客的要素,可以选取的角度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不断攀登,才能到达峰顶”等;
3.从风景的要素,还可以写“无限风光在‘顶’峰”;
?
上面这些,属于一般角度,因为大多数考生都会选取这些角度来立意为文。
我们能不能放开思路,从分析要素的关系与要素的比喻义、象征义入手,另辟蹊径,探微入幽,从下面这些角度立意呢
1.人生的境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是小景,——人生的最初境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是中景——人生的第二境界;“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是大景——人生的至高境界。
2. 我们还可以和王国维“治学的三种境界”相对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3.学习亦如登山“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的壮丽景色,只有不断攀登,直达“山顶”才能
领略得到。
4.“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还可写“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话题,化用毛泽东同志的名句“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吃一吃梨子”,你要领略“云海茫茫,群山隐约”的壮丽景色,就要亲自登上山顶看一看。
?
【优秀作文】
1.心 旅
人生如旅程,而心为旅者。
在这并不一帆风顺的旅程中,逆境、失意常常阻挡着旅者的步伐。除开要克服这重重困难的考验,旅者还必须在每处绮丽风景旁作出抉择,在每个分岔路口前作出抉择。是流连驻足还是大步向前,是轻舟孤帆还是崎岖山径?如此看来,旅者莫约是很难抵达终点。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有泪可落,却不觉得悲凉。”
的确,我们的心因对目的地不够执着。但若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坚定了自己的内 心,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 四季更替。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
你便能企盼新春。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不够诚恳的心,不能打动别人,更无法抵达旅程的终点。
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我们现在还只是初生的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终会拥抱蓝天。
在这心之旅程上,我们会遇见迷惑,担忧未来。但同样重要的是坦然面对脚下的路,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条坚强的轨迹。
蝴蝶破蛹而出时的悸动,充斥着对世界的无尽的期待;嫩芽破英而出时的颤动,满怀着对尘世的无限思念;种子萌发时的疤痕,寄寓着无限的生之希望。
人生艰辛无尽,越千山万水之后,总会留下伤口。伤口孕育着生机,充斥着希望。当我们破蛹而出化茧成蝶时,回首来时的路,那伤口处会开出一朵朵绝美的花,深解进心脏,成为心室壁上美好的花纹。
人生如旅程,而心为旅者。
我在路上——
由“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到“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再到“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渐涉苦途,渐达高处,渐入佳境。
【点评】将游者的旅途比着“人生的旅途”,角度新颖,立意不凡。“心为旅者”,作何解读?在“绮丽风景旁”,在“分岔路口前”你要“做出抉择”,心,不能被别人的价值判断所左右;且要“精诚之至”,“不精不诚”就“无法抵达旅程的终点。”文章紧扣材料,议论精辟。文章文采斐然,用词精当,多种修辞技巧的运用,语言闪现亮点。结尾处,点化材料,深化主题,余音袅袅,意味无穷。
2.做你所想,爱你所爱
若你喜欢溪流,就该登上山顶看汩汩的泉水从脚边流淌出生命的宇宙;若你喜欢大海,就该借着浪板踏在浪尖上飞翔吟唱;若你喜欢冰原,就该踏上棱镜样的湖面看天陆一色白雪茫茫。人生应当清澈明朗,做你愿意做的事,爱你愿意爱的人。
安妮宝贝评价写作,她说写作是一门心灵的艺术,无需奢求更多的理解。所以她只写她喜欢的故事。她的文字桀骜不驯满是争议,她也还是写。早期写点愤世嫉俗,后 期写点安然静默。有读者说这篇很好,下次也写这样的文章吧;有读者说你的想法太极端了,必须停止。这与她何干?她想上山顶看云海茫茫,为什么要流连于流水 潺潺?她想站上塔尖看群山隐约,为什么要随着你去看古木参天?
有位摄影爱好者总能拍出绮丽的风景,他的朋友非常羡慕他,想随他一起去旅行。他答应了,两人一起上庐山。才在山脚,他提议走小路,所谓小路不过就是脚踏出来 的细条裸露地面,他朋友犹豫了,推推拖拖觉得危险。导游也附和说小路太危险,不如随我去见景区的大瀑布。他朋友最终没有听他的,她
只身一人进入山林,后来 他照出了凛冽的断崖和飞泻的瀑布。这是他朋友一辈子也见不到的美景。
做你所想,爱你所爱。人生应当有这样的自由。你想表达的文字难道要因为有人不喜欢所以放弃吗?你想看见的美景难道要因为有更轻松的去处而满足于当下吗?你想 成为的人难道要因为有人告诉你这样的人并不稀奇而去改变信念吗?想看繁星满空的时候看一轮明月就可以了吗?想看波涛汹涌的时候看清流婉就可以了吗?想 看“大漠孤烟直”的时候看“日出江花红胜火”就可以了吗?想站上金色大厅拉小提琴的时候听听音乐会就可以了吗?
留在原地是一种方案,继续前行也是一种方案。兴许留在原地也同样美丽得令人安心,但是人应当有这种追求,不去管他人的喜好,去山顶上看看开阔的山野和云彩。喜欢什么就去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就努力去追求什么。 若你喜欢传统就学诗词歌赋道德伦理,若你想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就去思考进取探索追求。做你所想,爱你所爱。
【点评】“她想上山顶看云海茫茫,为什么要流连于流水潺潺?她想站上塔尖看群山隐约,为什么要随着你去看古木参天?”“留在原地是一种方案,继续前行也是一种 方案。”在立意上,反弹琵琶,却合情合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旅途的“山顶”的,在山下欣赏你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何尝不是一种自由,一种洒 脱?登山赏景的道理悟出了人生的道理,给人以启迪。(55′)
【篇二: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
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本报讯(记者黄琪 宋兰兰 刘睿彻 通讯员艾建红 关虹)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山顶上的风景”到底难不难?昨晚,一项有1.3万余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认为难的比例占43.1%。调查显示,这也是最近5年,湖北高考作文最容易下笔的一年。中学名师昨晚分析,题目虽容易上手,但想要有较高的立意起点也不那么容易。
截至昨晚10时许,新浪网针对今年湖北高考作文的调查,吸引了1.3万余名网友的参与。其中,给湖北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点赞的比例达到了56.9%。根据新浪网的调查显示,这也是最近5年来,湖北高考作文题目获得好评比例最高的一年。调查同时显示,在今年全国及地方命题的18个高考作文题目中,湖北卷作文的难度排名全国第十。
昨日马房山中学考点,记者随机询问了8名考生,均表示作文题不算难。男生小李说,材料比去年的题目“上善若水任方圆“好理解。艺术生小张同学说,平时训练的给材料作文有类似话题。在武汉市第三中学考点,记者随机采访了4名考生,他们均觉得,看到作文材料有话可说,感到比较轻松。
武昌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任良分析,2014年的作文题比较好上手,想要有较高的立意起点不容易。写作可以不限于某一个角度,可以从登山者的角度来写,也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提升,如《心随境转,相由心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在于内心的淡定和从容》;还可
以写出哲学意味,如《你欣赏不欣赏,风景都在那里》,《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
武汉六中语文教研组长黄德灿认为,今年的作文题是一道寓意型材料作文题,欣赏风景只是表面的内容,其中的寓意才是深层次的含义,否则还不算是真正的理解。写这篇作文,可以从欣赏风景本身去讨论;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写审美标准、审美情趣的差别;还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思考。这道作文题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但要写得有深度,有审美的高度和思辨的趣味,还要靠考生自身的能力。
链接
近年湖北高考作文
2007年:根据材料“母语”的理解和体会作文
2008年:根据材料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作文
2009年: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作文
2010年:根据材料畅谈幻想
2011年:以《旧书》为题作文
2012年:根据材料谈科技的利与弊
2013年:根据“上善若水任方圆”的材料作文
2014年:根据“山顶上风景”的材料作文
(记者黄琪)
本报记者街头采访36位市民
湖北作文有点赞有吐槽
【点赞派】【吐槽派】【哲理派】【职业派】
如何看待2014年湖北高考“山顶上的风景”作文题目?昨日,本报记者街头采访了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的36位市民,他们各自有不同的看法。
【点赞派】
抱定高远目标的人
才能欣赏到奇景
●徐祖应(光纤工程师):这个题目很巧妙,写好不简单,但又不会让考生无从下笔。我认为题目的意思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与非,好与坏,在各人眼,在每人心。
●陈果(银行职员):上山过程中的三处风景,也可指人生的三个阶段、三种态度,但每个阶段、每种态度都可以过得好,也可能过得不好,关键是生活态度。
●孙小红(洪山中学教师):如果我来写题目会是“勇攀高峰,永不言弃”。大多数人都能看到的风景算不上美景,只有付出了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色。
●邹勤(武汉市楚才中学语文老师):人生如登山,谁不想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呢?可是,就在攀登的过程中,选择顾好眼前利益的人停留了下来,只有抱定高远目标的人,才能欣赏到众人欣赏不了的奇景!
●左青云(军官):这个作文题目思想很直观,个人感觉不是很难。
●王萍(井冈山小学教师):这个话题没有主观的道德指向。正所谓有人奋斗不止,有人崇尚慢生活;有人愤世嫉俗,有人自得其乐。题目角度广,意蕴丰富。
●甘露(华中农业大学大一学生):今年的题目难度有所降低,立意较清晰,延续了湖北高考作文一贯风格。即把哲学理论、人生探悟作为主题。
●石志刚(北大附中武汉学校教师):只要抓住立意,想必可获得一个可观的分数。●姜小兵(收藏家):这篇作文好写。就是我们对人生的态度,也即是个人对人生的追求。你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同,其结果就不同。
【吐槽派】
95后高中生
驾驭得了吗?
●洪旭东(电视购物节目制片人):今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是《一千个游客就有一千个木兰天
池》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综合,考生们拟定的题目应该是《哈姆雷特和马克思》。
●易佳新(武汉数字地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职员):看过题目的第一印象是,两句话可以说清的观点,硬要憋出800字。
●李维(光谷鲁巷广场咖啡店服务员):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不上山顶,永远不知道山上的风景。可这个道理如果让不到20岁的高考生来议论就太残忍了。
●游钟洋(公务员):今天的题目高中生驾驭得好吗?反过来想,能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的还是高中生吗?
●吴丹(武汉都市环保公司工程师):作文题十几年都没太大新意。是不是出题的老师一直偏爱看任何事物,都要分开来看?
●王涛(武汉东风汽车公司管理人员):让马上要毕业的“95后”高中生去谈人生的三个阶段,出题老师们也太看得起现在的非主流人群了。
●顾赵璠(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这个题目有些老套,与去年文艺风格相差很大。●彭娟娟(公务员):题目比较中规中矩,难写出新意。
●胡娟(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今年湖北的高考作文有些宽泛,不好确认哪个主题是最佳立意。
●王俊(武汉某公司职员):一群人参加2014年语文高考,拿到作文题后,有的人感觉好写,有的人感觉不好写。最后他们从考场出来了,有的人觉得今年作文题好写,有的觉得不好写。
【哲理派】
山顶路长
且行且珍惜
●潘彭刚(天气预报员):想知道山顶的风景如何,只有自己亲上山顶才能有最真切的体会。来吧,山上路长,且行且珍惜。
●陈晨(办公室文员):旁人说得再天花乱坠或者平淡无奇,那也不是自己的。人活一辈子,自己亲身感受了,才有意义。
●张志(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一个人行走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种不自信。一路上到处问别人我该不该继续该不该走,生怕走错了路错过了最美的风景。
●张文(同济医院医生):既然选择了爬山,就应该好好享受沿途风景。人生马拉松,也如爬山,听从内心热爱,追寻完整过程吧。
●梅志罡(大学社会学教授):风景好不好,取决于个性化的欣赏心态,取决于个性化选择。社会与人生也是如此!
●涂威(工程师):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高度不同注定我们看到的视野也不同。●郭峰(农产品电商“老福农”负责人):敢于冒险的人和性格保守的人,会有不同选择。只有付出更多努力才会收获更多。
●魏明月(网络安全区域销售经理):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都出于自己的审美、价值观和立
场。自己去尝试才能有最深刻体会。
●彭晓辉(大学性学教授):人生轨迹就是不断完善过程。同时,人生的攀登不是独角戏,个人成长要有分享境界。
●汤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事物总是有正反两面,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给了考生说话空间,并不需要千人一面。
●叶中健(武昌户部巷经营户,水上救援队志愿者):俗话说,龙识珠、凤识宝,牛眼识稻草。在一个层面,认识有限。达到人生更高境界,如同登山不同层次,才能认识更高价值。
【职业派】
经历才有体会
付出才懂价值
●王争艳(社区医生、全国道德模范):这个作文题让我想起小学学过的《小马过河》课文,无论别人怎么说,只有自己过了河,才明白河水的深浅。人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真知,不能人云亦云。行医者遵循普遍的医学教科书,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又千差万别,因此对每名患者,都要全心面对。
●刘红(水果摊主):作文题目说的应该就是要坚持到底吧。比如我卖水果,只要坚持天天卖好的水果,大家就都会来买了。
●袁宝(亚龙纸制品有限公司会计师):作为会计,拿考各种证书来说吧,证书如那山顶的
风景,有些考过的人,说没什么用,也有人说有用,但是否真的有用,要自己考过才知道。
●董江(武汉皇朝宏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其实,不一样的选择有不一样的人生,与其四处征询别人的意见,不如安静下来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最渴望的是什么。
【篇三:2014高考满分作文——湖北卷】
2014高考满分作文——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解析
一、命题传承
2009年湖北卷是半命题作文,“站在;2010年是材料作文,以“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为材料;2011年是命题作文,以“旧书”为题;2012年是材料作文,以“科技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引起的讨论”为材料;2013年是材料作文,以“人生方圆”为材料。今年是新材料作文,作文题具有哲理性,强调考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题目贴近生活,考生在立意、择体、选材、构架等方面都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或困难,而且今年的材料没有引言,没有结语,限制相对减少,不易跑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体现了人文情怀。从命题内容上看,2014年的湖北高考作文突出了关注生活体验、突出人文素养的特色。从命题方式上看,以生活情境引入写作的话题,特色鲜明,浅入深出,言近旨远。
二、试题特点
关注考生可知可感的生活,突出了主体意识。今年作文题关注生活,旅游登山,以“风景”切人,不同的游客有不同的看法,考生感到熟悉亲切,勾起考生的生活体验,拉近了考生和题目之间的距离,入题亲切。
思维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尊重主体意识。材料中下山的游客的不同回答和登山游客的不同选择引领出了不同的“风景”观和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就形成了这道作文题多元立意和开放的写作空间。写这篇作文,可以从欣赏风景本身去讨论,也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写审美标准、审美情趣的差别去探究,还可以从社会的角度思考。这道作文题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但要写得有深度,有审美的高度和思辨的趣味,还要靠考生自身的能力。
蕴含了寓意,具有思辨的特色。材料三次提到山顶风景好与不好的问题。欣赏风景只是表面的内容,其中的寓意才是深层次的含义。风景可以是追求的目标、理想,可以是收获的满足感,可以是人牛路上邂遁、相伴的计人感动的人或者事。登山即为人生之路,山脚、山腰、山顶可以理解为人生的不同阶段,也可以理解为人处在社会的不同阶层。山脚的人、下山的人、
登上峰顶的人,不同的审美观、经历、思想、期待都会带来不同的认知,而风景是客观存在的,好与不好全在你心中。相对于去年的为人处世的思辨,今年更倾向了对考生审美认知的考量与引导。
三、写作构思
1.人们在对待同一事物时会有不同的认知。比如可以从“不同的人牛之路所见的‘风景’不尽相同”,“山顶山脚皆成风景”,“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这些角度去写。
2.“好”与“不好”取决于个人审美感受。主要渗透“谈美”思想,引导我们学会审美。对事物的感受与人的心态、修养等有关。
3.人要善于发现。并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可以这样去写“借你一双慧眼,发现美丽的风景”。
4.外人意见常常相左,重在个人真实体验。针对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询问他人风景的好与不好,可以这样去写“与其问别人好不好,不如自己去体验”,“人生重在体验过程,不要过于在意结果”。
5.坚持自我。不盲从和迷信他人。利用因果关系分析,从听信他人观点放弃登山的角度可以抽象地提炼出“人要追求人格自主和思想独立”。
6.绝羹风光在顶峰,人要勇于攀登向上。虽然风景无处不在,但不要因山顶的险峻就放弃了攀登。人生亦如此,只有不停地向上攀登,你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你才能有更广阔的眼界!
7.“风景”背后的思考。经历一番奋斗与追求后,获得的结果与最初的期待之间存在落差,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结果?如何确定追求的价值与意义?此外,从知足常乐、量力而行、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鹜远)等方面立意也不失为对材料的合理解读。
今年的作文题相对去年理解难度降低,材料贴近生活,下笔容易,但是要写出有真情有深度的作文比较难,难在跳出风景看风景,思维上有一个由实入虚的过程,有一个由自然风景向人生风景转化的过程。转化得好,则文章处处皆风景,否则会流于空洞。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
1.丢弃风景不谈。尽管今年作文题立意宽泛,但都还足在围绕“看风景”展开。不少作文只把风景作为一个引子,然后就“顾左右而言他”,比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学会选择,坚持梦想,等等。这 都是看风景的方法与途径,最终还要落脚到看风景上,这样才更切合题意。
2.套板效应影响创新。在长期的考场范式作文训练之下,不少考生习惯于熟记“感动中国”的颁奖词,熟记万金油类型的名人素材,不融入自已的生活体验,没有独到的理性思辩,给俗滥素材穿靴戴帽,拼凑成文,难以脱颖而出。
3.空泛无深度。不少考生作文结构清晰,看似分论点鲜明,实际上分论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还有交叉重合的现象。说理缺少针对性,泛化风景的寓意,风景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文章泛泛而谈,缺少深度和新意。
01样卷
流连于平凡的幸福
◎湖北一考生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的精彩之处便在于它的无限可能,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路便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的心中缓缓展开,这些路或平凡或不凡,或平淡或激荡,但都独一无二。
有些人痴心于一次次超越,从失败者的枯骨上踏上巅峰,可也许是高处不胜寒,在最初的自豪与骄傲过后,便有如刺骨冷风的孤寂袭来,痛入骨髓。有些人流连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幸福,人生对他来说便如一次读书的过程,从白纸黑宇中咀嚼,感悟平淡如水的美好。
有人说,高三是当时痛苦,过后幸福的人生阶段。但是若有可能,我却希望永远将时间静止在高三,因为在这时,有我最爱的家人陪在我身边,逗我开心,让我从紧张中暂得喘息,有我最爱的挚友与我相互扶持,共同培养一棵名叫梦想的树,有了这些,结果已不重要,这其中的爱与感动早已超越了一切。
在杭州有一个免费茶摊,每年盛夏便会为来往的汗流浃背的
路人捧上一碗沁透心脾的茶水,至今已有五十年。现在的摊主的名字和她的茶摊一样朴素,叫盛阿香。一碗清茶,一句
问候,为游客带来清凉的慰藉。我想这时,无论是头上炙热骄阳,还是外界风云变幻,都已被这淡淡的茶香与清爽的凉气驱散得无影无踪。好想在今夏去杭州,品茗一下这不同于西湖龙井的平凡的幸福。
当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今存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停留也许会被淘汰,
在内心深处,大多数人还是向往如乔布斯、曼德拉那样掌世界于手心中,可不要忘了,他们毕竟是凤毛麟角,而大多数的人却往往会因一心向前而忽略了身边的鸟语花香。
其实,山脚、山腰、山顶的人生各有千秋,但在我们准备动身前往之时,为何不好好叩问自己的心扉,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站在山顶也许看得高,望得远,但必将一人承受这风起云浦的孤寒,因为你与这个世界产生了距离。
其实幸福很简单,其真谛便在于:当我们平凡时,流连于平凡的幸福。
此生,我愿与身边的人,于万波汹涌中沉淀,于平和中捧读手中的人生。
◇专组句评:本文试评从52分变为满分,让满分作文也可以有缺陷。文章立意上从“流连于平凡的幸福”这个立意角度切入,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杭州的免费茶摊的详细事例以及生活中的其他概括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主题思想。
仿写点:立意新颖 思路清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