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据印花机械设备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印花方法:
(1)筛网印花:将纸板(浸过油的型纸)、金属板或化学板上雕刻出镂空的花纹,覆于织物上,用刷帚或刮刀蘸取色浆在型版上涂刷,即可在织物上获得花纹。 特点:适用于小批量生产;花纹大小、套色不受限制;得色浓艳。但清晰度及精细度不够,难以印制直线条套版花型和镂空的圆环形花纹,对花困难,生产效率低。
(2)平网印花:
①框动式平网印花:将被印的织物粘贴在温度约为45℃的热台板上,依次将绷紧在框架上并刻制有花纹的绢网上的色浆,用橡胶刮刀刮印到织物上去。 特点:单元花样回头大小所受限制小,套色不受限制,得色浓艳,利于印制容易变形的织物,适用于小批量生产。但是设备占地面积大,接版印较难解决,花型精细度不及滚筒印花,生产效率低。
②布动式平网印花:被印的织物平整地粘贴于导带上,并随导带行进一个花回的距离后,随即停下,筛网框升降架自动下降至筛网紧贴织物后,刮刀根据电磁控制的刮印次数往复刮浆,色浆被刮印到织物上后.筛网框立即向上抬起,导带再按规定的距离前行,如此一版接一版地自动完成印花程序,印花结束后,织物即进人烘房烘干。
特点:单元花样回头大小所受限制小;套色虽受限制,但一般可印制十余套色的花样;有利于印制易变形的织物,得色浓艳。接版印较难解决;花型精细度不及滚筒印花;浓艳度及光洁度不及框动式平网印花。
(3)圆网印花:圆网安装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固定位置上,刮刀(或磁棒)安装在空心镍网中,色浆用给浆泵通过刮刀的轴芯注入网内;印花时,织物随橡胶导带在平台上运行,刮刀使色浆受压透过网孔,在织物上印制出花纹。
特点:套色可达12 - 16套,适宜于印制容易变形的织物,也适宜于印制阔幅(2800 -3200mm)织物;能克服接头印;浓艳度适巾,劳动强度,生产效率较高。花型层次不及滚筒印花。
(4)滚筒印花:滚筒印花机上的每一个花筒均配置有浆盘、给浆辊、刮浆刀和除纱铲色小刀。印花时,浆盘中的色浆由给浆辊传递给花筒,用刮浆刀刮除花筒表
面的色浆,花筒刻纹中所贮的色浆经过花筒与承压辊的相对挤压,色浆便被转移到织物上,从而完成印花工艺。
特点:花纹清晰,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套色受制约,花回大小和织物幅宽受制约,鲜艳度较差。
(5)转移印花:先将染料印到纸上,而后在一定条件下使转印纸上的染料转移到织物上去的印花方法。
特点: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热转移法转移印花,不用后处理;花样的表现能力强;工艺和生产设备简单,操作工人培训方便。成本较高;热转移法所使用的分散染料升华牢度较低,活性染料湿转移法还存在着生产周期长和仍有污水排放的不足之处。
2、涂料印花的色浆组成及其印花工艺是什么?
答:(1)涂料印花色浆由颜料、黏合剂、交联剂、糊料以及催化剂、柔软剂、吸湿剂、消泡剂等组成。
(2)印花工艺:织物印花后进行烘干、焙烘或汽蒸。烘干时随着水分和火油的蒸发,黏合剂逐渐在织物上结膜,并黏着在纤维表面。经烘焙(一般在140~150℃焙烘3~5min)后,水分和火油充分去除,黏合剂本身的结膜以及对纤维的黏着变得更为坚牢。涂料则通过黏合剂黏着在纤维表面上。具有羟甲基酰胺基的反应性黏合剂或加有交联剂、树脂初缩本的色浆,只有经过烘焙加工后才能充分发生交联反应。焙烘或汽蒸后,有的需要水洗、皂化,有的不必进行就可完成印花过程。工艺流程:印花——烘干——固着——(A):气蒸(102-104度,5min),(B):烘焙(140-150度,3min)——后处理。
3、全棉还原染料直接印花的色浆组成(功能分析)及相关印花工艺是什么? 答:还原染料直接印花工艺有全料法和轧碱短蒸法。
(1)全料法:(A)色浆组成:染料,使纤维染色。碱剂(碳酸钾),它的溶解度较大,吸湿性较好,有利于印花后还原染料的蒸化。还原剂(雕白粉),遇酸分解在常温下较稳定,蒸化时发生分解,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助剂(甘油、尿素等),可增加印花在蒸化时的吸湿性能,有助于隐色体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染料的固着性;原糊(印染胶),可减少还原剂的消耗,保证汽蒸时还原染料能充分还原。(B)工艺流程:白布--印花--烘干--还原蒸化(102~103℃,6~9分钟,
蒸化车底盛放热水)--氧化水洗(透风20~30秒,水洗充分)--皂煮(肥皂3~5克/升,温度90℃以上)--出热水--冷水--烘干。
(2)轧碱短蒸法:(A)色浆组成:染料、原糊(选用遇强碱、浓电解质会程凝固状态的原糊,如海藻酸钠糊、甲基纤维素糊,与遇碱不致凝固的原糊拼混使用,如小麦淀粉糊、龙胶糊等。(B)印花工艺:印花烘干后,浸轧还原剂与烧碱组成的溶液,立即进入蒸化机中进行快速蒸化,染料被还原上染纤维,然后进行氧化、皂煮、水洗。浸轧还原液常采用面轧方式,织物正面向下,与轧辊接触,或用一浸一轧方式。浸轧后立即进入短蒸蒸化机,于115~120℃过热蒸汽中汽蒸20s,然后水洗,氧化,皂煮,水洗和烘干。 4、活性染料地色防染印花工艺原理是什么?
答:活性染料地色防染印花方法有:酸性防染法、亚硫酸钠防染法及机械性半防法。(1)酸性防染法,原理: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不能与纤维素发生共价键结合,在印花色浆中加有机酸,或酸性盐或稀酸剂,用以中和活性染料地色轧染液中的碱剂,可抑制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的反应。,从而达到防染的目的。(2)亚硫酸钠法,原理:亚硫酸钠能与乙烯砜型染料作用,生成亚硫酸钠乙基砜,使染料失去活性,而K型染料对亚硫酸钠较稳定,可以进行K型防KN型染料印花。(3)半防印花法,包括机械型防染,即在色浆中加入机械型防染剂,再轧染中罩印地色,因其防染不完全而使部分染料固着。醇类防染,即活性染料可与醇羟基反应而失去与纤维反应的能力,在色浆中加入甘油,硫代双乙醇等,都能降低花纹处活性染料的着色量,达到防染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