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原则

来源:哗拓教育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沉降缝、抗震缝、伸缩缝设置原则之答禄夫天创作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基本概念及相关规定:

1.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将建、构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或水平缝。建筑物伸缩缝在地面以下的结构可不竭开。伸缩缝的宽度应满足结构可能的最大伸缩变形的要求,以及其他的要求。伸缩缝最大间距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9.1.1条、《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6.3.1条、《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8.1.5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第4.3.1条等。

2. 防震缝:设置在建筑中层数、质量、刚度差别过大等、而可能在地震时引起应力或变形集中造成破坏的部位的竖向缝。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设置。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设防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对多层房屋可采取50~100mm,对高层房屋可采取100~150mm。钢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该小于相应混凝土房屋缝宽的1.5倍。

3. 沉降缝:设置在同一建筑中因基础沉降发生显著差别沉降和可能引起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的部位的竖直缝。沉降缝不单应贯通上部结构,而且也应贯通基础自己。沉降缝的宽度不宜小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于120mm,并应考虑缝两侧结构非均匀沉降倾斜和地面高差的影响。

4. 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5. 另外,还有墙体控制缝及屋盖分割缝,均需用弹性密封资料填嵌或防护。

6. 施工中留设后浇带或采纳专门的预加应力措施可适当增加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7. 某些尺度图集和《2003结构技术措施》第5.3.13条规定: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的伸缩缝间距不该大于15m(与规范规定的12m纷歧致)。伸缩缝宽不小于20mm,缝隙内宜用油膏或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

8. 水池、地沟、涵洞、地下室等地下结构的变形缝尚应设置止水带及用其他防渗漏措施处理。具体详见《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第5节。 设置抗震缝

根据《抗规》第3.4.2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安插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更,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资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防止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一般设计时均要求安插规则,如实际情况确不允许时,才需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要设置防震缝。防震缝一般用于安插不规则的高层建筑或结构体系发生改变处。罕见于利用伸缩,沉降缝兼作防震缝。

再看《抗规》3.4.5 体型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由此看出防震缝没有具体要求多少米来设置,其设置的要求是“按实际需要,目的是将原本不规则的体系,分成几部分规则的体系”,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多少米设防震缝都是可以的。当然,结构设计的原则,第一是平安,第二是经济,第三是环境。国外第二第三位置互换,我们天朝目前只是XX初级阶段100年不变的嘛,环境就只有往后放放了。

再具体到钢结构,根据《抗规》8.1.4 钢结构房屋宜防止采取本规范第3.4节规定的不规则建筑结构方案,即可不设防震缝;需要设置防震缝时,缝宽应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不管是对砼结构,还是钢结构,只有缝宽要求。对于长度和间距并没有特殊要求,只需要满足《抗规》3.4.5条所说的,划分为规则体系即可。

但是,如果是利用伸缩缝,沉降缝来做防震缝的话,需要满足各自的间距和长度要求。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创作时间:贰零贰壹年柒月贰叁拾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