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2-1、异戊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酮溶液作用,生成B
A. 绿色络合物 C. 白色胶状沉淀 E. 红色溶液
2-2、异戊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些性质c
A. 弱酸性 C. 水解后仍有活性
E.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可生成银盐沉淀 2-3、盐酸吗啡加热的重排产物主要是 D
A. 双吗啡 C. 苯吗喃 E. N-氧化吗啡
2-4、结构中没有含氮杂环的镇痛药是D
A. 盐酸吗啡 C. 二氢埃托啡 E. 喷他佐辛
2-5、咖啡因的结构如下图,其结构中 R1、R3、R7分别为B
OR1ONNR3R7NNb. 紫色络合物 d. 氨气
b. 溶于乙醚、乙醇 d. 钠盐溶液易水解
b. 可待因 d. 阿扑吗啡
b. 枸橼酸芬太尼 d. 盐酸美沙酮
B. CH3、CH3、CH3 D. H、H、H
A. H、CH3、CH3 C. CH3、CH3、H E. CH2OH、CH3、CH3
2-6、盐酸氟西汀属于哪一类抗抑郁药D
A. 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C. 阿片受体抑制剂
b.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d.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E. 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 2-7、盐酸氯丙嗪不具备的性质是D
A. 溶于水、乙醇或氯仿 C. 与硝酸共热后显红色
E. 在强烈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毒反应
2-8、盐酸氯丙嗪在体内代谢中一般不进行的反应类型为D
A. N-氧化 C. 苯环羟基化 E. 侧链去n-甲基
2-9、造成氯氮平毒性反应的原因是 B
A. 在代谢中产生毒性的氮氧化合物 C. 在代谢中产生毒性的酚类化合物 E. 氯氮平产生的光化毒反应 2-10、不属于苯并二氮卓的药物是 C
A. 地西泮 C. 唑吡坦 E. 美沙唑仑 二、配比选择题 [2-11~2-15]
A. 苯巴比妥 C. 咖啡因 E. 氟哌啶醇
2-11、N,N-二甲基-10,11-二氢-5H-二苯并[b, f ]氮杂卓-5丙胺D 2-12、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A 2-13、1-(4-氟苯基)-4-[4-(4-氯苯基)-4-羟基-1哌啶基]-1-丁酮E 2-14、2-氯-N,N-二甲基-10H -吩噻嗪-10-丙胺B
2-15、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一水合物C
[2-16~2-20]
A. 作用于阿片受体
b. 含有易氧化的吩嗪嗪母环 d. 与三氧化铁试液作用,显兰紫色
b. 硫原子氧化 d. 脱氯原子
B. 在代谢中产生毒性的硫醚代谢物 D. 抑制β受体
B. 氯氮卓 D. 三唑仑
B. 氯丙嗪 D. 丙咪嗪
B. 作用多巴胺体
C. 作用于苯二氮卓ω1受体 E. 作用于GABA受体 2-16、美沙酮A 2-18、卤加比E 2-20、唑吡坦C 三、比较选择题 [2-21~2-25 ]
A. 异戊巴比妥 C. A和B 都是 2-21、镇静催眠药 C 2-23、可作成钠盐 A 2-25、可用于抗焦虑b
[2-26~2-30 ]
A. 吗啡 C. A和 B都是
D. 作用于磷酸二酯酶
2-17、氯丙嗪B 2-19、咖啡因D
B. 地西泮 D. A 和B都不是
2-22、具有苯并氮杂卓结构B 2-24、易水解C
B. 哌替啶 D. A和B都不是
2-26、麻醉药 D 2-27、镇痛药C
2-28、主要作用于μ受体C 2-29、选择性作用于κ受体D 甲基 c 2-30、肝代谢途径之一为去N ¬[2-31~2-35 ]
A. 氟西汀 B. 氯氮平
C. A 和B都是 D. A和B都不是 2-31、为三环类药物 b 2-33、临床用外消旋体 A 2-35、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B 四、多项选择题
2-36、影响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起效快慢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因素是:A.B.de
A. pKa
C . 5位取代基的氧化性质 E. 酰胺氮上是否含烃基取代
2-32、含丙胺结构A
2-34、属于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A
B. 脂溶性
D. 5取代基碳的数目
2-37、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有:A.Bd e
A. 具有内酰亚胺醇-内酰胺的互变异构体 C. 具有抗过敏作用
B. 与吡啶和硫酸酮试液作用显紫蓝色 D. 作用持续时间与代谢速率有关
E. pKa值大,在生理pH时,未解离百分率高
2-38、在进行吗啡的结构改造研究工作中,得到新的镇痛药的工作有A B D
A. 羟基的酰化 C. 1位的脱氢 E. 除去D环
2-39、下列哪些药物的作用于阿片受体 aB.D
A. 哌替啶 C. 氯氮平 E. 丙咪嗪
2-40、中枢兴奋剂可用于A.B C E
A. 解救呼吸、循环衰竭 C. 对抗抑郁症 E.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2-41、属于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有 A B C d E
A. 帕罗西汀 C. 氟西汀 E. 舍曲林
2-42、氟哌啶醇的主要结构片段有 A.B.C D
A. 对氯苯基 C. 对羟基哌嗪 E. 哌嗪环
2-43、具三环结构的抗精神失常药有 A cde
A. 氯丙嗪 C. 洛沙平 E. 地昔帕明
2-44、镇静催眠药的结构类型有 A.CDe
A. 巴比妥类
B. 氮上的烷基化 D. 羟基的烷基化
B. 喷他佐辛 D. 芬太尼
B. 儿童遗尿症 D. 抗解救农药中毒
B. 氟伏沙明 D. 文拉法辛
B. 对氟苯甲酰基 D. 丁酰苯
B. 利培酮 D. 舒必利
B. 三环类
C. 苯并氮卓类 E. 西坦类
2-45、属于黄吟类的中枢兴奋剂量有:B D c
A. 尼可刹米 C. 安钠咖 E. 茴拉西坦 五、问答题
D. 咪唑并吡啶类
B. 柯柯豆碱 D. 二羟丙茶碱
2-46、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一般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
当引入的两个烃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烃基到次甲
基上。经分馏纯化后,再引入小基团。这是因为,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因空间位阻较大,不易再接连上第二个基团,成为反应副产物。同时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原料、一取代产物和二取代副产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也便于分离纯化。
2-47、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答:①呈弱酸性,巴比妥类药物因能形成内酰亚氨醇一内酰胺互变异构,故呈弱酸性。②水解性,巴比妥类药物因含环酰脲结构,其钠盐水溶液,不够稳定,甚至在吸湿情况下,也能水解。③与银盐的反应,这类药物的碳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先生成可溶性的一银盐,继而则生成不溶性的二银盐白色沉淀。④与铜吡啶试液的反应,这类药物分子中含有-CONHCONHCO-的结构,能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的络合物,可供鉴别。
2-48、为什么巴比妥C5位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镇静催眠作用? 答: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的PKa值较小,酸性较强,在生理pH时,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
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在生理pH时,未解离的药物分子比例较大,这些分子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2-49、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吗啡和可待因?
答:利用两者还原性的差的差别可区别。区别方法是将样品分别溶于稀硫酸,加入碘化钾溶液,由于吗啡的还原性,析出游离碘呈棕色,再加氨水,则颜色转深,几乎呈黑色。可待因无此反应。
2-50、合成类镇痛药的按结构可以分成几类?这些药物的化学结构类型不同,但为什么都具有类似吗啡的作用?
答:合成类镇痛药按结构可分为:哌啶类、氨基酮类和苯吗喃类。它们虽然无吗啡的五环的结构,但都具吗啡镇痛药的基本结构,即:(1)分子中具有一平坦的芳环结构。(2)有一个碱性中心,能在生理pH条件下大部分电离为阳离子,碱性中心和平坦结构在同一平面。(3)含有哌啶或类似哌啶的空间结构,而烃基部分在立体构型中,应突出在平面的前方。故合成类镇痛药能具有类似吗啡的作用。
2-51、根据吗啡与可待因的结构,解释吗啡可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而可待因不反应,以及可待因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又可以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原因?
答:从结构可以看出:吗啡分子中存在酚羟基,而可待因分子中的酚羟基已转化为醚键。因为酚可与中性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而醚在同样条件下却不反应。但醚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醚键可断裂重新生成酚羟基,生成的酚羟基可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蓝紫色。
2-52、试说明异戊巴比妥的化学命名。
答:异戊巴比妥的化学命名采用芳杂环嘧啶作母体。按照命名规则,应把最能表明结构性质的官能团酮基放在母体上。为了表示酮基(=O)的结构,在环上碳2,4,6均应有连接两个键的位置,故采用添加氢(Added Hydrogen)的表示方法。 所谓添加氢,实际上是在原母核上增加一对氢(即减少一个双键),表示方法是在结构特征位置的邻位用带括号的H表示。本例的结构特征为酮基,因有三个,即表示为2,4,6-(1H,3H,5H)嘧啶三酮。2,4,6是三个酮基的位置,1,3,5是酮基的邻位。该环的编号依杂环的编号,使杂原子最小,则第五位为两个取代基的位置,取代基从小排到大,故命名为5-乙基-5(3-甲基丁基)-2,4,6 (1H,3H,5H) 嘧啶三酮。
2-53、试说明地西泮的化学命名。
答:含稠环的化合物,在命名时应选具有最多累计双键的环系作母体,再把最能表明结构性质的官能团放在母体上。地西泮的母体为苯并二氮杂卓,计有5个双键,环上还有一个饱和位置。应用额外氢(IndicatedHydrogen指示氢)表示饱和位置,以避免出现歧义。表示的方法为位置上加H,这样来区别可能的异构体。此外地西泮的母环上只有4个双键,除用额外氢表示的一个外,还有两个饱和位置采用加氢碳原子来表示。根据命名原则,优先用额外氢表示结构特征的位置,在本例中为2位酮基的位置,其余两个饱和位置1、3位用氢(化)表示。
2-54、试分析酒石酸唑吡坦上市后使用人群迅速增大的原因。
答:镇静催眠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主要使用巴比妥类药物,因其有成瘾性、耐受性和蓄积中毒,在60年代苯并氮卓类药物问世后,使用开始减少。苯并氮革类药物比巴比妥类的选择性高、安全范围大,对呼吸抑制小,在60年代后逐渐占主导。唑吡坦的作用类似苯并氮卓,但可选择性的与苯并氮卓ω1型受体结合,具有强镇静作用,没有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不会引起反跳和戒断综合症,被滥用的可能性比苯并氮卓小,故问世后使用人群迅速增大。
2-55、请叙述说卤加比(pragabide)作为前药的意义。
答:卤加比在体内转化成γ一氨基丁酰胺,成GABA(γ一氨基丁酸)受体的激动剂,对癫痫、痉挛状态和运动失调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γ一氨基丁酰胺的极性太大,直接作为药物使用,因不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即不能达到作用部位,起到药物的作用。为此作成希夫碱前药,使极性减小,可以进入血脑屏。
2-56、试分析选择性的5-HT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并无相似结构的原因。
答:一般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或与酶结合的药物,因需与受体和酶在空间上适应,在典型效应上互补,同类药物大都有一些共同的结构。但重摄取抑制剂不需与受体或酶结合,有多个作用环节的可能:如阻碍吸收的路径,或与5-羟色胺复合,影响吸收„„„„这在药物结构上无特异性要求。故该类药无相似性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