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昭通昭翼高考补习学校2015届作文训练十

来源:哗拓教育
云南昭通昭翼高考补习学校2015届作文训练十

【上期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材料中所说的刘宁是县理科状元,又考入名牌大学,但毕业后因对工作不满意,多次辞职;刘宁也认为像大多数人那样生活很无聊,没意思,最后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不理解他怎么会这样。由此我们可以从下列角度进行分析。在找工作时,他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不好,所以可以立意为:面对现实,脚踏实地。刘宁认为,一般的工作无聊,平凡的生活没有意义,他忘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为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人应该有高远的追求等。所以可以立意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奉献自己的青春。刘宁的悲剧折射的是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不能再以出人头地为荣,学校教育也不能唯分数论,所以可以立意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教育功能。

【佳作展台】 风光无限好,只是在绝顶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仅是杜甫的才情与抱负的体现,更是所有志向高远的人的共同追求。正如材料中,刘宁本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但是他找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同时他又觉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很无聊,没意思。于是他沉溺网络,四处流浪。刘宁忘记了,人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才能懂得生命的意义,获得人生的幸福。人除了吃饭之外,还要活着,还要高雅地活着。

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五花八门的物质诱惑,让人们逐渐淡化了高雅,远离了纯真。不是吗?那些本来应该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的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站起身来,以最便捷、最省事的方式将文化和知识放在了通俗的拼盘里,大剌剌地向社会张开了空虚的胸膛。构思荒诞离奇的网络文学、旋律捉摸不定的流行音乐、内容大相径庭的历史讲述,搞得整个文化空间庸俗不堪。或许他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传承着民族的文化,但他们在无形中破坏了美好的传统。

然而,在这喧嚣与浮躁的氛围之中,也有一些默默无闻的追梦者,用他们最执着的行动演绎着丰富的人生。如“80后”女孩孙影,她放弃了城市繁华与舒适的生活,毅然走进了大山深处,多年来一直从事着艰苦的支教工作。没有人理解她为什么这样做,但是,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恶劣的环境没有将她征服,却教会了她积极面对人生。在这里,她找到了最大的快乐,她领略了最美的风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志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这时,我想到了荀子笔下的那只蚯蚓,想象着它执着地蠕动在坚硬的泥土里的情形,那么执着,那么专一,那么生动。而看着大街上一张张神情麻木的面孔,又仿佛感受到了那只螃蟹寻找寄所时的无所适从。人是需要不断求索 的,这样,才能到达绝顶,欣赏美景。或许,有人会担心这样做会像宋玉一样曲高和寡,然而,当你真正达到了他的境界时,你便再也不会为这种狭隘的思想而计较了。站在绝顶的人,会拥有像苍穹一样宽广的心胸,会在不断拓宽人类生活空间的过程中体验震撼的感觉。

世俗而浮躁的心,需要用一份高雅的气质和冷静的情绪来平息,希望对生活缺少感情的人们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摒除内心的杂念,一心一意地做些事情,不断地探索最丰富的人生。

【点评】文章在充分把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之上构思立意,拟定“风光无限好,只是在绝顶”这一标题,并围绕这一写作中心展开论述。具体运用素材时,先在开头引述材料,然后以当今社会的喧嚣与浮躁引出孙影支教这一素材,通过正反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而“宋玉曲高和寡”这一素材,则是在对荀子《劝学》内容的想象与思考中自然引出,巧妙自然,没有雕琢痕迹。

二、【文题】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笼子里的老虎经常羡慕外面的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经常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十分快乐,它再也不用为食物而发愁了。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立意探索】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写作范围较广。根据论述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几种立意:

(1)从野地虎的角度。这只老虎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渴了饮山泉,饥了捕食其它动物,还要防备天敌的攻击。一旦关进笼子,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斗志,也失去了宝贵的自由,最终死去。由此可以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由与约束等。

(2)从笼中虎的角度。笼中虎本有安逸的生活,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而一旦进入旷野,就暴露了其致命的弱点------缺少捕食的本领,于是只能被饿死。据此可以立意为:要防患于未然;做事要学会未雨绸缪;成功只青睐有准备的人等。

(3)从两只老虎的角度。这两只老虎之所以最后都悲惨死去,在于它们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缺乏生活智慧,

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据此可以立意为:变通带来新生;提升在于适应;要学会转弯等。

【佳作展台】 变通带来新生

无论是野地虎愿意进笼内还是笼内虎愿意到笼外,想法都没有任何错误,错误的是它们改变环境之后的做法:已经生活在笼外的笼内虎还想着饭来张口,已经生活 在笼内 野地虎还想着自由,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双双毙命。究其原因,是它们没有学会变通。

既然生活在了笼内,野地虎就要改变心态,去充分享受安逸的生活;既然生活在了笼外,笼内虎就要改变心态,去充分感受自由的生活。

古诗云:变则通,通则达。登基后的汉武帝,政治上一直沿袭前人之术而毫无建树,造成“文景之治”后的低谷。董仲舒认为:“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董仲舒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变通”的重要性。于是,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实行新政,从而维持了汉朝近半个世纪的繁荣。

俗话说:当变不变,必留后患。三国时期,蜀魏对抗。其中在街亭之战中,因为自幼熟读兵书的马谡刚愎自用,不加分析地将“居高临下,以一当十”当作致胜的法宝从而被魏军围困在山上,结果因为水源问题二不战自败。如果马谡能够形势,懂得变通,那么,街亭之战谁胜谁败,还不是定数。

由此可见,唯有变通,才能新生。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成为音乐家,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演奏家。她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十六岁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但在大二、大三期间,她参加了阿斯本音乐节,发现她认为难度极高的曲子被几个十来岁的孩子自然流畅地演奏出来,自己的水平目前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比。于是,她明白自己永远无法成为世界顶尖音乐家,不如放弃,另寻他径。后来,她改学政治,26岁时,她获得博士学位,后来进入白宫。2004年,她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如果当初没有改学政治,她现在只能是乐团的一个普通乐手,正因为她及时的变通,才成就了她灿烂的人生。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看似执着,实则愚昧。试想:明知渡不过河去、越不过墙去,倒不如早回头,另寻出路。

因为,变通会带来新生。

【点评】文章比较注重论证的结构。开篇从野地虎、笼内虎改变环境但没有改变心态的角度提炼出材料的立意-----“变通带来新生”,然后列举了汉武帝的改革带来汉朝半个世纪的繁荣、马谡不知变通造成不战而败的结局以及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改变学业方向成就辉煌人生等来证明文章观点。文章结尾再次点明中心论点,总结全文,并照应了题目。

三、【文题】有人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有人说:“人生如果走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 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探索】作文材料选用了两句话,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既然选定了目标就要勇敢前往,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选择的目标有问题,就应该停止。两句话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选择目标”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三种观点:一是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竭尽全力去奋斗;二是人生要有正确的方向,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三是人要成功,

1确定目标,既要有正确的方向,也要奋斗不止,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以确定材料的立意:○

2学会随时修正自己的方向;○3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行;等等。 勇敢奋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