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

来源:哗拓教育
2011年高考文综(全国卷)地理试题分析

邯郸市第四中学 张玉刚

2011年河北省的高考试卷,作为最后一年的大纲卷考试,今年的地理高考延续了以往考试的命题思路,试卷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和分值保持稳定,试题仍然遵循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总原则,题目设置常规而又不缺乏新意,总体难度有所下降。

一、试卷结构分析

1、客观题:计11题44分,1—2题为自然地理地壳及物质循环的内容,3—5题为人文地理中工业及其区位,6—8题人文地理中交通及其区位,9—11为自然地理中大气知识内容

2、主观题:56分,36题计36分,独立的地理科内综合题,内容为世界地理(南亚);39题为3科综合题,(2)(3)为地理题,计20分,全部为中国地理内容。

3、选择题11道题有7道是自然地理题,占28分;36题4道小题中有3道小题是自然地理题,占22分;39题20分中自然地理占12分。总计:自然地理62分,人文地理38分

二、试题的难易度评价

总体上看,地理试题难度和2010年相比,难度略微有所下降,看视简单题目,但得分不容易:其中 9、10、11难度较大,另外8题对学生的迷惑性较大。综合题目来看,主要考察地理的主干知识,如地理特征、气候特征、地形特征等,中规中矩。

三、主要特点

1.更加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大多数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和表达能力,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地壳物质循环—岩石、城市和工业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选择、大气运动、区域地形和气候特征、工农业生产等活动的区位条件等。都是考纲中最基础最主干的内容,不偏不怪。

2.依然具有突出的“地理”特色——区域性和综合性

选择题中的3——8题,综合题 的36、39. 都是以地图和材料为载体,联系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和材料、析图和材料并运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图作为信息的载体,突出了地理的特色,考核了学生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的能力。对于“理”即“因”的考查更好的区分了不同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拓性思路的建设,符合时代创新的趋势。

3.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

39题形式上依然是政史地“拼盘”,但考查内容与答题思路融合的更多。如第5小题(政治),其答题思路和表述语言都与地理极其相似。这使有的考生很不适应。但只要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这类题目还是很容易应对的。

4.不刻意追逐热点但也不回避热点

今年的6----8题反映的就是中国高铁的建设,这是今年的热点问题;第36题考的是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中印关系应是去年我国外交上的一件大事,据报道,现在是中印关系史上最好的时候;第39题考得是西北地区的发展,今年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所以,这也是一大热点问题。尤其是农业问题,近几年都格外重视,出题频率很高。如2009年全国2的36题、2010年全国1的36题以及今年全国卷的36题。有的设问不一定直击热点,但也会围绕热点。

总体来看,今年的地理试题知识点难度不大,但对学生的学科能力要求没有降低。地理事实的识记,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原理的应用,地理图象的判读,

区域特征的掌握,地理信息的提取,地理规律的总结,地理事物的概括,地理资料的分析,地理现象的描述等十大能力要求仍将是地理学习和考核的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