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孙继清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镇中心小学 如何让中小学生端正对互联网的认 环境的清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作 重要方面,不会协作就不能适应当前社 识,认识到互联网给自己带来有利与弊, 并学会辨别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假善恶, 出榜样,以身示范,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 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让学生在使用电脑 会发展。教学中,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 组,两人或j人一组;然后在教学时,把 养成正确的网络意识,对信息技术教学 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小学生因为 迷恋网络,而影响学业,做出违法的事件 并不少见,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 网络意识。很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只讲 基本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对学生的思 想德育教育并不够,特别是一些经济落 后的农村学校,因为电脑设备落后,没法 上好信息技术,而对于好奇心强,对电脑 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对遇到的网络问题, 不能很好的去处理,也不能约束自己,过 度使用网络,时间长了,患上了网瘾症, 甚至做了违法的事,归根到底是学校对 学生的网络思想教育的不到位,未能引导 学生去真正地认识网络的使用价值。 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不断 思考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的渗透问题,如 何让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教育的同 时,在思想素质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 度,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我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尝试把信息技 术教学与思想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 的行为习惯 首先,教育学生要正确、规范使用 电脑设备。电脑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 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机房各 项制度的灌输,教育学生爱护电脑,把电 脑当作与自己一起学习的朋友,养成正确 开机、关机的习惯,以保护电脑设备;其 次,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 学生在上课前、下课后要及时洗手,禁 止在微机室内吃零食,因为键盘上有很 多的细菌、尘土,并且与当前的流行性感 冒等传染性疾病教育相联系,保持学习 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培养 良好的网络道德 信息技术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信息 技术知识的载体,也是思想教育的载体, 信息技术教材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更 容易让学习接受,所以要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思考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内容,作为 其中重要的学习目标,尽量结合现实生 活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到信息知识的学 习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在学 习计算机发展时,用投影机 示计算机 各方面应用的视频资料及我国最新的计 算机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 爱信息科技,热爱国家的热情。在学习网 络信息交流的内容时,结合具体的学习 内容,首先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教 育,了解网络文明公约,约束自己的网络 行为,争做一个有教养的网络文明好学 生。另外,借用网络上真实案例,让学生 从心里去感知网络不良的一面,结合网 络上的病毒,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计 算机病毒给电脑使用带来的危害,以及 计算JOL ̄E罪现象,如网络诈骗、盗取别 人的网络信息等,都是违法行为,过度进 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都是不良的行为, 因为这会使学生消耗在电脑上的时间逐 渐增加。引导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 网络交流、收发邮件、网络论坛、智力游 戏,教育学生遵守网络公约,讲文明,讲 礼貌,尊重别人,遇到无聊、不健康的信 息马上离开,学会自我保护,谨防受骗, 养成文明的网络道德,彻底端正学生对 网络应用的正确认识,消除学生的好奇 心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团 结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是目前衡量人才标准一个 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的有趣和难度大小 适宜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学习交流、讨论,互帮互学,共同完成 学习任务,教师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 进行评价记录,考核小组,促进小组成 员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建立一种和谐亲 密的伙伴关系,让学生从进步中体会团 结协作的快乐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竞 争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结合本地的人文资料,培养学 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挖掘本地 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料。临淄是齐国故 都、世界足球起源地,学生知道齐国时期 的天文、军事等方面的成就吗?让学生围 绕“齐闰历史知多少”为主题,利用搜索 引擎,搜集相关的资料,利用PowerPoint 或Word软件,做成电子报刊的形式进行 展示,领略齐国历史博物馆、古车博物 馆、姜太祠等家乡历史的人文资源,同时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 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引导参加信息技术各种比赛活 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 学电脑作品比赛、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 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 术知识,进行电脑绘画、电子报刊、网 页、动画作品的制作。学生在操作中,渗 透了创新意识教育,体会到只有创新,才 能在大赛中获奖,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像力、创新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 了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明显提高,适 应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总之,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充 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 方面的有效渗透,必将有效促进学生进 行自我教育,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010/02中国信息技术教育J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