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互感器检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检修应遵守的工艺、方法、质量标准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我电厂交流额定电压0∙4KV~1.IOKV电力系统中的互感器。国外引进互感器应以订贷合同的技术条款和制造厂规定为基础,参照本规程要求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D1./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1./T727—2000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 3检修分类及周期 3.1
检修分类
小修:互感器不解体进行的检查修理,一般在现场进行。
大修:互感器解体暴露器身,对内外部件进行的检查与修理,一般检修车间进行。
临时性检修:发现有影响互感器安全运行的异常现象后,针对有关项目进行的检查与修理。
3.2 检修周期
3. 2.1小修1~3年一次,一般结合预防性试验进行。运行在污秽场所的互感器应适当缩短小修周期。 4. 2.2大修根据互感器预防性试验结果及运行中在线监测结果(如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认为确有
必要时进行。
5. 2.3临时性检修针对运行中发现的严重缺陷及时进行。 4检修项目 6. 1小修项目 7. 1.1固体绝缘互感器
1)外部检查及清扫;
2)检查紧固一次及二次引线连接件; 3)检查铁芯及夹件; 4)必要时补漆。 8. 1.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外部检查及清扫;
2)检查坚固一次与二次引线及电容器连接件; 3)电磁单元渗漏处理,必要时补油; 4)必要时补漆。 9. 2大修项目
10. 2.1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外部检查及修前试验;
2)检查电容器套管,测量电容值及介质损耗因数; 3)检查电磁单元; 4)电磁单元绝缘干燥; 5)电磁单元绝缘油处理; 6)更换密封胶垫; 7)电磁单元装配; 8)电磁单元注油或充氮; 9)电气试验; 10)喷漆。 5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5.1
收集分析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异常情况,预防性试验结果,结合在线监测数据变化,确定需编制大修项目、质量标准、进度计划。编制大修技术措施、主要施工工具、设备明细表,绘
要在大修中重点检查处理的项目。
5.2
制必要的施工图。
5.3 5.4
编制大修安全组织措施。
准备好检验合格的材料与备件,如密封件、绝缘油、SR气体、氮气、绝缘纸板、皱纹纸、环准备好主要施工机具,如SFs气体回收装置、起吊设备等。
氧树脂配料以及其他常用材料和零件。
5.5
6小修工艺及质量要求 6.1
固体绝缘互感器
固体绝缘互感器小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见表U
表1固体绝缘互感器小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序 号 项目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清扫绝缘表面积尘和污垢,必要时可使用清洗剂,然后用洁净水清洁表面并擦拭干净; 2)绝缘表面如有放电痕迹,可用细砂纸打磨掉碳化层,露出正常的树脂绝缘表面后用丙酮溶液清洗干净,重新填涂同型号的树脂材料; 检查固体绝缘表面 3)绝缘表面如有裂纹,应检查是否贯穿到一次绕组方向,如只是局部缺陷,可磨去裂纹部位,清洗后填涂同型号树脂材料,发现贯穿性裂纹时,应更换新的互感器; 4)树脂浇注体的硅粉填料外露时,可在清洗后补涂同型号的树脂胶料: 5)树脂绝缘表面的半导体涂层剥落时,,可在清洗后补涂同型号的半导体漆。 检查一次引线连接 1)检查接线端子有无过热,如发现有过热后产生的辆化层,应分解一次引线,清除氧化物,涂导 1)固体绝缘表面清洁,无积尘和污垢: 2)瓷件绝缘表面无放电痕迹及裂纹,铁罩无锈蚀。树脂绝缘表面无碳化: 3)树脂绝缘表面无裂纹: 1 4)树脂表面绝缘涂层完好; 5)树脂表面半导体涂层完好。 1)一次接线端子接触面无氧化层,坚固件齐 2
电膏后重新组装坚固; 2)检查一次引线坚固件是否已按要求坚固,缺少的螺栓垫圈应补全。 全,连接连接可靠; 2)一次引线应可靠连接。 等电位线的末端接线耳3 检查母线型电流互感器等位线是否连接可靠 检查器身上的铭牌标志 清除接触面氧化层,拧紧坚固接线耳板的螺丝 板与一次电流母线用螺丝坚固无松动,接触可靠。 1)各接线端子的标志应齐全清晰,有缺损应重新做出标志; 2)铭牌完好,有缺损应与厂家联系及时补全。 1)夹件应坚固可靠,发现缺少坚固件应补全, 1)接线端子标志齐全清晰; 2)铭牌完好。 1)铁芯平整,夹件部件齐全,坚固可毒; 2)铁芯及夹件漆膜完好,无锈漆。 4 5 检查铁芯及夹件 松动时应把铁芯片平整后坚固牢靠: 2)铁芯及夹件表面漆膜应完好,若有锈蚀,应清理除锈后重新涂漆。
6.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小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见表2。
表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小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检修工艺 1)清除瓷套外表积污,注意不得刮伤釉面; 胶)粘接修复碰掉的小瓷块;如瓷套径向有穿透性裂纹,外表但同一方向破损伞裙多于二个以上者,应更换瓷套; 2)用环氧树脂修补裙边小破损,或用强力胶(如502污; 质量标准 1)诧套外表清洁无积2)在套外表应修补完积不得超过左列规定; 3)分压电容器密封良好,无渗漏。 破损面超过单个伞裙10%或破损总面积虽然不超过单伞10%,好,一个伞裙修补的破损面1 检查分压电容器 3)在污秽地区若爬距不够,可在清扫后涂覆防污染涂料或加装硅橡胶增爬裙: 4)检查防污涂层的憎水性,若失效应擦净重新涂覆,增爬裙失效应更换; 5)密封处有渗漏应查明原因,按电容器生产厂提供渗漏处理方法处理。 1)检查并补齐铭牌和标志牌; 2)清扫外表积污与锈蚀: 3)打开二次接线盒盖板,检查并清擦二次接线端子和接线板; 4)清擦电压互感器N端小瓷套、电流互感器末屏及监测屏小瓷套: 5)检查压力释放装置: 6)检查放油阀: 7)检查外表漆面,如漆膜脱落或锈蚀,应予除锈补 1)铭牌、标志牌齐全: 2)外表清洁,无锈污: 3)二次接线板及端子密封完好,无氧化、无放电烧伤痕迹: 4)小瓷套应清洁,无积污,无破损渗漏,无放电烧伤痕迹; 5)压力释放装置膜片完好,密封可靠; 6)放油阀密封良好,无渗漏: 7)漆膜完好: 2 检查电磁单元油箱和底座 漆: 8)检查油位,必要时补油。 8)油箱油位正常。 阻尼器外观完好,接线牢靠。 1)漆膜干后应不粘手,无皱纹、麻点、气泡和流痕,漆膜粘着力、弹性及2)金属件外表漆膜完4)喷漆前应遮挡瓷表面、油表、铭牌、接地标志牌等不整。 3 检查单独配置的阻尼器 对单独配置的阻尼器进行检查清扫,坚固各部螺栓。 1)互感器喷漆部位:膨胀器外罩及上盖、储油柜、升高座、油箱、底座等金属组件的外表面; 2)油漆前先用金属清洗剂清除表面油垢及污秽: 漆: 3)对漆膜脱落裸露的金属部分,先除锈后补涂防锈底坚固性应满足要求: 4 必要时对金属件补应喷漆的部位: 漆 5)为使漆膜均匀,宜用喷漆方法,喷枪气压控制在0.2MPa~0.5MPa: 6)先喷底漆,漆膜厚为0.05mm左右,要求光滑,无流痕、垂珠现象。待底漆干透后,再喷涂面漆。若发现斑痕、垂珠,可清除磨光后再补喷: 7)如原有漆膜仅少量部位脱落,经局部处理后,可直 7检修试验
接喷涂面漆一次。 互感器检修时根据大、小修具体情况,进行下列项目试验。
7.1
固体绝缘电流到感器
固体绝缘电流互感器试验项目与要求见表4o
表4固体绝缘电流互感器试验项目与要求
序号 1 项目 绕组及末屏的绝缘电阻测量 一次绕组匝间 绝缘电阻测量 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绝缘电阻测量 要求 1)一次对二次绝缘电阻: 66kV及以下>1500MQ: UokV及以上>2000MQ; 2)末屏对地绝缘电阻>1000MΩo >500MΩ 说明 1)用2500V兆欧表测 量; 2)大、小修均进行。 1)用1000V或2500V 兆欧表测量: 2)大修时进行。 1)用1000V或2500V兆欧表测量。 2)大小修均进行。 20kV以下小修时进行 2 3 >IOOOMQ 一次绕组按出厂值的85%进行,出厂值不明的按下列电压进行试验。 电压等级kV 试验电压kV 3 15 6 10 15 20 35 66 47 72 120 21 30 38 4 交流耐压 5
6 7.2
极性检查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与铭牌标志相符 与初始值或出厂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必要时进行 大修后或必要时进行 固体绝缘电压互感器
固体绝缘电压互感器试验项目及要求见表5o
表5固体绝缘电压互感器试验项目及要求
序号 1 项目 铁芯对一次绕组、平衡绕组及二次绕组绝缘电 阻测量 要求 1)铁芯与平衡绕组应等电位导通 2)一次对铁芯:>500MQ 3)二次对铁芯:>1000 说明 1)用250OV兆欧表测量 2)必要时进行
2 穿心螺丝对铁芯的绝缘电阻测量 1)铁芯与穿心螺丝绝缘电阻>100M。 2)一点连接后等电位导通 用IOOoV兆欧表测量 3 4 5 互感器铁芯对底座的绝缘电阻测 量 一、二次绕组问绝缘电阻测量 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绝缘电阻测量 >1000MΩ >1000MQ >1000MQ 用250OV兆欧表测量 用250OV兆欧表测量 用250OV兆欧表测量 1)一次绕组按出厂值的85舟进行,出厂值不明按下列电压试验 6 交流耐压试验 电压等级kV 试验电压kV 3 6 10 15 20 35 66 20kV及以下小修时进行 15 21 30 38 40 72 120 2)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为2kV 1)在额定电压下,空载电流与出厂数值比较无明显差别 2)在下列试验电压下,空载电流不应大于最大允许电流: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1.9U√√3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1.5U√√3 与铭牌端子标志相符 与铭牌标志相符 与出厂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7 空载电流测量 必要时进行 8 9 10 连接级别和极性 电压比 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接线变动后进行 更换绕组后应测量比值差和相位差 必要时进行
8检修后工作 8.1 8.2 8.3
各试验数据记录备案; 填写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卡; 填写设备检修工作总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