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7 月 国开(中央电大) 汉语言专科《基础写作》 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文有大法, 无定法: “文有大法, 无定法” 是对写作基本规律的概括。 所谓有大法, 指的是人们通过写作而能够实现彼此精神交流的那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 写作理论家们通过对人类长期写作经验的总结, 把写作中的这些通用性因素和手段概括成为写作所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所谓无定法, 并非是对“大法” 的否定, 而是强调在遵循“大法” 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写作者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以及自身的个性特征而灵活运用。 2. 材料: 凡是被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 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都可以称之为材料。 广义的材料, 泛指已被写作者关注并意识到具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搜集积累以备选用的一切原始资料, 包括事实形态的、 理论形态的和数据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 则是专指经过写作者的选择,已被或者将要写入文本中, 因而成为文本的构成因素之一的那一部分取自原始资料的事实现象、 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
3. 客观抒情: 所谓客观抒情, 是指写作者不在字面上显露抒情的痕迹, 而是借助某种客观的叙述或描写,在“不动声色” 之中将读者引领到某种特定的情感体验境域之中, 自己去感受写作者曾经感受过的某种
情感。 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以不言情的方式而能产生强烈的抒情效果。
4. 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意识, 指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对文体现象及其本质特征的规律性认识与自觉运用。文体意识的强弱往往是写作者主体意识强弱与否的鲜明标志之一。 现代文体研究和探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和强化写作者的文体意识。 二、 简答题
5. 简述在提炼文本思想过程中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答: (1) 文本思想要真实; (2) 文本思想要深刻; (3) 文本思想要新颖。
6. 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 (1) 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 (2) 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 (3) 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7. 简述常见的说明技法。
答: (1) 定义说明, 就是通过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的方法来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 从而使读者形成有关对象的基本概念, 对说明对象的本质有一个最简明而又最准确的认识。 (2) 诠释说明, 就是对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进行全面或若干侧面的解说, 有助于读者形成有关说明对象的丰富而具体的认识。
(3) 分类说明, 就是确定一定的标准, 将对象分门别类之后逐一进行解说, 有助于读者对形成有关说明对象整体的清晰认识。 三、 分析论述
8. 分析并说明新闻写作、 理论文章写作、 实用文体写作在材料选择中的主要不同之处。 答: (一) 在新闻写作中, 除了特别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之外, 还特别强调材料的时效性; (二) 在理论文章的写作中, 除了特别强调材料的真实性、 典型性之外, 还特别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
(三) 在实用写作中, 材料的选用则要特别讲究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