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础会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来源:哗拓教育
《基础会计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会计、核算、监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历史成本、重置成本、预计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工具,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核算的职能亦称反映的职能,是通过专门的会计方法,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事后核算。这里的事就是指经济活动。通过实物计量、劳动计量作为辅助,主要通过货币计量,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会计核算是将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不仅反映已经发生过的经济活动,而且要反映打算发生的经济活动,还要反映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

会计监督的职能亦称控制的职能,是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发生的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所谓合理,是指有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企业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行政事业单位就是货币支出效用最大化;所谓合法,是指符合法律法规。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亦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无限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权责发生制从字面上理解,会计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是统一的。要享有某种权利,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承担了责任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会计核算中的权利即收款的权利;责任即付款的责任,收款的权利表现为收入的实现,而付款的责任表现为费用的发生。

企业确认收入的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收到货币资金或取得收取货币资金的权

利。②产品或服务已经向购买单位或接收服务的单位提供。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核算。

企业确认费用的发生必须遵循费用受益原则:①谁受益谁承担费用;②谁受益的程度大,谁承担的费用多;③哪个会计期间受益,哪个会计期间承担费用。

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计入本期。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能够反映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关系或因果关系即经营成果,缺点是核算比较复杂,适应于企业核算。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本期收到或支付现金(货币资金)作为确认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费用等的依据,以货币资金的收付期作为收入、费用的归属期。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由于收入、费用的归属期与货币资金的收付期一致,所以优点是易于理解,核算简单,但缺点是不能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所以适应于不要求反映经营成果的行政事业单位确认收入费用的会计核算。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预计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在第二章。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依据规定的、一贯的会计政策,使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

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依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对会计对象的具体经济内容分类记录、反映的工具或载体。复式记账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的记账方法。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账页所组成,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于序时地、分类地登记经济业务的簿籍。成本计算是指对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费用受益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确定受益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单位的各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往来款项的实物盘点和核对,弄清实有数,检查与账簿记录是否相符的会计方法。会计报表是反映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一定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报告文件。

2.什么是会计?它有哪些特点?会计特点之间有何联系?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工具,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会计的本质是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三)会计核算和监督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四)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特点是货币计量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途径和手段;会计核算和监督必须运用各种专门的会计方法;会计核算和监督所提供和使用的会计资料必须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3.简述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哪几个环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职能亦称会计反映职能,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反映单位经济活动;会计监督职能亦称会计控制职能,通过会计专门方法控制单位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和监督,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基础会计学和财务会计学的内容主要是事后核算和监督。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必须依据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资料,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的核算,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监督是核算的保证,通过会计监督,使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合理、合法,才能发挥会计的管理作用,保证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4.简述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的含义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

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分期,亦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无限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核算的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的经济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采用分期核算;在核算时采用货币计量。

5.简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简述收入确认的条件、费用受益原则。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会计核算中的权利即收款的权利;责任即付款的责任,收款的权利表现为收入的实现,而付款的责任表现为费用的发生。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核算;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支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计入本期。

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本期收到或支付现金(货币资金)作为确认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费用等的依据,以货币资金的收付期作为收入、费用的归属期。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能够反映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关系或因果关系即经营成果,缺点是核算比较复杂,适应于企业核算;收付实现制由于收入、费用的归属期与货币资金的收付期一致,所以优点是易于理解,核算简单,但缺点是不能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所以适应于不要求反映经营成果的行政事业单位确认收入费用的会计核算。

企业确认收入的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收到货币资金或取得收取货币资金的权利。②产品或服务已经向购买单位或接收服务的单位提供。

费用受益原则:①谁受益谁承担费用;②谁受益的程度大,谁承担的费用多;③哪个会计期间受益,哪个会计期间承担费用。

6.财务会计目标是什么?财务会计的使用者有哪些?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7.简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的含义及与会计报告目标的关系。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

慎性、重要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要依据规定的、一贯的会计政策,使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和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决策有用需要会计信息的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8.会计核算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会计主体发生经济业务,要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在会计账簿中所设置的账户上登记;在登记账簿的过程中,对发生的费用,要根据费用受益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受益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要进行财产清查;依据账实相符的账簿数据编制会计报告。

练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5.A 6.D 7.C 8.A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 3.ACDE 4.ABD 5.ABCDE 6.ABCDE 7.ACDE 8.ABCDE 9.ABCDE 10.ABCDE 三、判断题

1.√ 2. √ 3. √ 4.× 5. × 6. × 7.√ 8.√ 9.× 10.√ 四、业务题

业务 收入 1 2 3 4 5 6 合计 10 000 10 000 20 000 权责发生制 费用 5 000 10 000 15 000 收入 20 000 10 000 30 000 收付实现制 费用 5 000 10 000 15 000 第二章 一、

1.D 2.DA 3.B 4.C 5.C 6.A 7.C 8.C 9.B 10.DC 二、

1.ABCD 2.ABC 3.BC 4.A BC 5.BCD 6.ABCDE 7.ABCD 8.AD 9.AB 10.AD

三、

1.√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四、业务分析题

1.资料如下:

项目 会计要素 (1) 交易性金融资产 A.资产 (2)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管理费用 B.负债 (4)应收账款 (5)利润分配 C.所有者权益 (6)主营业务收入 D.收入 (7)应付工资 (8)盈余公积 E.费用 (9)应付票据 (10) 实收资本 F.利润 2.

(1)资产+290 000 负债+290 000 (2)资产+2800 资产-2800 (3)资产+350 000 负债+350 000

(4)资产=28 500 负债=28 500 (5)资产+600 000 负债+600 000 (6)资产+20 000 资产=20 000 (7)资产=48 700 费用+18 700 (8)资产-8 500 负债=8 500 (9)资产=39 600 费用+39 600 (10)资产=300 负债=300 第三章

一、

1.C 2.A 3.C 4.A 5.B 6.A 7.C 8.C 9.B 10.C 二、

1.ABC 2.AC 3.ABC 4.AD 5.BD 6.BCD 7.ABCD 8.ABCD 9.BCD 10.BD

三、

1.√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四、(1) (2)①

借:银行存款 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34000 ②

借:生产成本——A产品 38 000

贷:原材料 38 000 ③

借:短期借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④

借:银行存款 290 000

贷;实收资本 290 000 ⑤

借: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⑥

借:其他应收款——李四 1 600

贷:库存现金 1 600 ⑦

借:应付票据 58 000

贷:银行存款 58 000 ⑧

借:应付股利 120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借:库存商品——A产品 38 0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8 000 ⑩

借:应交税费 31 000

贷:银行存款 31 000 11⑩

借:资本公积 80 000

贷:实收资本 80 000

库存现金 8 000 ⑥1 600 1 600 余:6 400 交易性金融资产

12 000 余:12 000 应收票据 50 000 余:50 000 原材料 100 000 ⑤10 000 ② 38 000 10 000 38 000 余:72 000 银行存款 260 000 ①234 000 ③ 30 000 ④290 000 ⑤ 11 700 ⑦ 58 000 ⑧120 000 ⑩ 31 000 524 000 250 700 余:533 300 应收账款 80 000 余:80 000 其他应收款 9 000 ⑥ 1 600 1 600 余:10 600 生产成本 52 000 ② 38 000 ⑨38 000 38 000 38 000 余:52 000 库存商品 324 000 ⑨38 000 38 000 余:362 000 长期股权投资 205 000 余:205 000 应付票据 ⑦58 000 108 000 58 000 余:50 000 应交税费 ⑤ 1 700 31 000 ⑩31 000 ①34 000 32 700 34 000 余:32 300 应付股利 ⑧120 000 120 000 120 000 余:0 固定资产

800 000 余:800 000 短期借款 ③30 000 65 000 30 000 余:35 000 其他应付款 12 000 余:12 000 应付利息 100 000 余:100 000 长期借款 115 000 余:115 000

实收资本 1 200 000 ④ 290 000 1⑩ 80 000 370 000 余:1 570 000 盈余公积 55 000 余:55 000

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 会计科目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其他应付款 应交税费 应付股利 应付利息 长期借款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月初余额 借方 8 000 260 000 12 000 80 000 50 000 9 000 100 000 52 000 324 000 800 000 205 000 贷方 65 000 108 000 12 000 31 000 120 000 100 000 115 000 94 000 55 000 资本公积 11⑩ 80 000 80 000 94 000 余:14 000 主营业务收入 ①200 000 200 000 本月发生额 借方 524 000 1 600 10 000 38 000 38 000 30 000 58 000 32 700 120 000 80 000 贷方 1 600 250 700 38 000 38 000 34 000 370 000 借方 6 400 533 300 12 000 80 000 50 000 10 600 72 000 52 000 362 000 800 000 205 000 月末余额 贷方 35 000 50 000 12 000 32 300 0 100 000 115 000 14 000 55 000 1 200 000 1570 000 主营业务收入 合计

1900000 1900000 932300 200 000 932300 2183300 200 000 2183300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一、单项选择题 ABBAA DDBAB 二、多项选择题

BC ABCDE ABCDE ABDE ACD BDE BCD ADE CD ABC 三、判断题

√×√√× √√××√ 四、业务题

(1)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000 应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2)借:原材料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应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3)借:银行存款 4 200 贷:应收账款 4 200 应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4)借:银行存款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应填制现金付款凭证

(5)借:固定资产 50 000 贷:实收资本 50 000 应填制转账凭证

(6)借:生产成本 140 000 贷:原材料 140 000 应填制转账凭证

(7)借:应付账款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应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8)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短期借款 30 000 应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9)借:管理费用 150 贷:库存现金 150 应填制现金付款凭证

(10)借:原材料 18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应付账款 170 000 应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11)借:库存现金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应填制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12)借:应付职工薪酬 6 000 贷:库存现金 6 000 应填制现金付款凭证

第五章 会计账簿

一、单项选择题

ACBCC AAABC 二、多项选择题

ABCDE BCD ABE ABD ABCD BD ABC ABD ABE BDE 三、判断题

×××√× √√√×√ 四、业务题

(1)用红字填写一张记账凭证,冲减多记金额45 000元,然后再用红字登记账簿。 借:库存商品 49 000 贷:生产成本 49 000 (2)用红字填写一张和原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红字登记入账; 借:材料采购 7 600 贷:银行存款 7 600 然后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用蓝字登记入账。 借:材料采购 6 49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104

贷:银行存款 7 600 (3)可采用补充登记法,补充登记少记的金额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生产成本 12 600

管理费用 3 06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5 660

(4)用红字填写一张和原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红字登记入账; 借:本年利润 4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50 000 然后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用蓝字登记入账。 借:主营业务收入 480 000

贷:本年利润 480 000

(5)可采用补充登记法,补充登记少记的金额并据以登记入账 借:应付账款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6)用红字填写一张和原错误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红字登记入账; 借:其他应付款 2 000

贷:库存现金 2 000

然后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用蓝字登记入账。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库存现金 2 000

第六章 资金进入企业的核算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BAC 6—10AABDA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D 3.CD 4.AB 5.BC 6.AD 7.AD 8.AC 9.ABCD 10.ABC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对 7.错 8.错 9.错 10.对

四、业务题

1.(1)借:银行存款 500 000 贷:实收资本—蓝天公司 500 000 (2)借:固定资产 600 000 贷:实收资本—A公司 600 000 (3)借:无形资产 80 000 贷:实收资本—B公司 80 000 2.(1)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贷:短期借款 1 000 000 (2)借:财务费用 6000 贷:应付利息 6000 3.(1)借:银行存款 400 000 贷:长期借款 400 000 (2)借:财务费用 38 000 贷:应付利息 38 000 4.(1)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贷:应付债券 1 000 000 (2)借:在建工程 100 000 贷:应付利息 100 000

第七章 供应过程的核算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DAAD 6—10BDAD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 3.ABCD 4.ABCD 5.AB 6.C D 7.ABD 8.BCD 9.ABCD 10.AD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 错 4. 错 5.错 6.对 7. 对 8.错 9. 对 10.对

四、业务题

1.(1)借:原材料 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100

贷:应付账款 35 100 (2)

第一步,确定分配标准:材料重量。 第二步,计算分配率:

采购费用非配率=4800/(13000+7000)=0.24(元/千克) 第三步,确定某种受益对象或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间接费用:

A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A材料分配标准×采购费用分配率=13 000×0.24=3120(元) B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B材料分配标准×采购费用分配率=7 000×0.24=1680(元) 第四步,验算:

A材料运费+B材料运费=3120+1680=4800元) 与待分配运费4800元相等,可得出计算无误结论。 借:在途物资—A材料 68 120 —B材料 29 6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 810

贷:银行存款 113 610 (3)借:原材料—A材料 68 120 —B材料 29 680 贷:在途物资—A材料 68 120 —B材料 29 680 (4)借:预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5)借:原材料—乙材料 20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预付账款 24 200

借:预付账款 4 200 贷:银行存款 4 200 (6)借:应付账款 3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7)借:原材料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应付票据 46 800 2. (1)借:材料采购 15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550 贷:银行存款 18 050 (2)借:原材料——丁材料 18 000

贷:材料采购——丁材料 15 500 材料成本差异 2 500

第八章 生产过程的核算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CBAD 6—10DCDC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BCD 4.ACD 5.ABD 6.ABC 7.ACD 8.ABCD 9.ABCD 10.ACD

三、判断题

1. 错 2. 错 3. 错 4. 错 5. 对 6. 错 7. 对 8.错 9. 对 10. 错

四、业务题

1.(1)借:生产成本——H产品 64 000

——F产品 24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贷:原材料——A材料 61 000 ——B材料 32 000

(2)借:库存现金 134 000 贷:银行存款 134 000

(3)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34 000 贷:库存现金 134 000 (4)借:管理费用 1 300 贷:银行存款 13 000 (5)借:生产成本 ——H产品 55 000 ——F产品 31 000 制造费用 4 000 管理费用 4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34 000 (6)借:制造费用 6 300 管理费用 3 700 贷:累计折旧 10 000

(7)制造费用分配率=15 300÷(1 200+800)=7.65(元) H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 200×7.65=9 180(元) F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7.65=6 120(元) 借:生产成本——H产品 9 180

——F产品 6 120

贷:制造费用 15 300

(8)H产品成本= 64 000 + 55 000 + 9 180 = 128 180(元)

F产品成本 = 24 000 + 31 000 + 6 120 = 61 120(元)

借:库存商品——H产品 128 180

贷:生产成本——H产品 128 180 借:库存商品——B产品 61 120

贷:生产成本——B产品 61 120 2.(1)借:其他应收款——张某 900

贷:库存现金 900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830

库存现金 70 贷:其他应收款——张某 900

3.(1)借:管理费用 8 000

贷:库存现金 8 000 (2)借:制造费用 350

管理费用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350

(3) 借:预付账款——预付财产保险费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00 (4)借:制造费用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第九章 销售活动的核算 一、单选

1 . B 2.B 3.C 4.C 5.B 6.A 7.D 8.B 9.A 10.D 二、多选

1.ABCD 2,。ABCD 3. BD 4.ABCD 5.BD 6.CD 7.CD 8.AC 9.ABC 10.BCD 三、判断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对 9.对 10 对 四、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1.(1) 借:银行存款 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7 000 (2)借:应收账款 11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7 000 银行存款 1000 (3)借:应收票据 182 5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6520 (4)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预收账款——一D公司 20 000 (5)借:银行存款 8 000

贷:应收账款——C 8 000

(6)借:应收票据 11 700 贷:应收账款 11 700 (7)借:销售费用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8)借:销售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9)借:销售费用 18 000 管理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10)借:银行存款 15 000 贷:应收票据 15 000 (11)借:预收账款——D 20 000

应收账款——D公司 56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85 000 (12)借:银行存款 565 000

贷:应收账款——D公司 565 000 (13)借:银行存款 936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36 000 (14)借:其他业务成本 50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00 000 (15)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 000

(16)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 000 (17)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0 (18)借:其他业务成本 3000

贷:包装物——摊销 3000

(19)借:其他业务成本 1000 贷:包装物——摊销 1000 (20)借:主营业务成本 353 000 贷:库存商品——A 300 000 ——B 53 000 (21)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8 000 ——应交城建税7 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3000 2,(1)借:银行存款 19656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2856 (2)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预收账款——荣升 10 000 (3) 借:应收账款——东风 12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700 银行存款 500 (4)借:应收票据 45513 贷:主营业务收入 38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6613 (5)借:银行存款 2 285

预收账款——荣升 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 785 (6)借:应付账款 12 200 贷:银行存款 12 200 (7)借:销售费用 8500 贷:银行存款 8500

(8)应交增值税的金额=12954-6954=6000

应交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6000×(1+7%+3%)=6600 (9)借:主营业务成本 16500 贷:库存商品——甲 35200 ——乙16500 第十章 投资活动的核算 一、单选

1 . D 2.B 3.D 4.B 5.A 6.C 7.B 8.A 9.B 10.C 二、多选

1.ABCD 2,。AD 3. AB 4.ABCD 5.ABCD 6.ABD 7.ABCD 8.AB 9.ACD 10.B D 三、判断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对 9.对 10 对 四、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1.(1)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90000 投资收益 1200 贷:银行存款 191200

(2)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 (3)借:应收股利 1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 (4)借:银行存款 2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900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投资收益 20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

2.(1)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2)借:应收利息 1000 贷:投资收益 1000

(3)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应收利息 1000 (4)借:银行存款 11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0 应收利息 1000 3.(1)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7000 累计折旧 7000 贷:固定资产 14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借:银行存款 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200 贷:营业外收入 3200

4.(1)借:无形资产——商标权500 000 贷:银行存款 500 000 (2)借:管理费用 50 000 贷:累计摊销 50 000 (3)借:银行存款 480 000 累计摊销 50000 贷:无形资产 500 000 营业外收入 30000 5.(1)借:长期待摊费用 35 000 贷:银行存款 35000 (2)借:管理费用 3500 贷:长期待摊费用 3500 第十一章 经营成果的核算

一、单选

1 . C 2.A 3.C 4.D 5.C 6.B 7.B 8.B 9.B 10.A 二、多选

1.AC 2. ABCD 3. ABCD 4.ABD 5.ABC 6.ABC 7.BCD 8.BC 9.ABD 10.ABC

三、判断

1.对 2.对 3.对 4.错 5.对 6.对 7.错 8.对 9.对 10 错 四、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1.(1) 营业利润=188500-75400-10000-19000-2500-18500=63100 利润总额=63100+1800-750=64150 净利润=64150-21450=42700 2.(1)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050000 银行存款 4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0(假设不考虑增值税) 借:销售费用 65000 贷:银行存款 65000 借:销售费用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短期借款 2000 借:应付账款——山南 1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 借:应收股利 25000 贷:投资收益 25000 同时: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应收股利 25000 借:营业外支出 518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原材料 3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800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5000 贷:银行存款 75000 借:利润分配——发放现金股利 9000 贷:应付股利 9000 (2)结账分录 借:本年利润 216800

贷:销售费用 165 000

营业外支出 518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0 营业外收入 10000

投资收益 25000 贷:本年利润 1535000 借:本年利润 13182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18200 (2)本年的营业利润=1500000+25000-165000=1360000 利润总额=1360000+10000-51800=1318200 净利润=(1318200+51800)×(1-25%)=1027500 3.

当年实现的净利润=200 000×(1-25%)=150000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15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75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000 ——任意盈余公积 7500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00000 贷:应付股利 10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25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15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7500 ——应付现金股利 100000 第十二章 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一、单选

1 . A 2C 3.A 4.A 5.D 6.D 7.A 8.A 9.B 10.D 二、多选

1.ABCD 2. ABCD 3. ABD 4.ABD 5.AD 6.ABD 7.ABCD 8.ABCD 9.ABCD 10. CD 三、判断

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对 10 错 四、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1.(1) 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短期借款 400000 借:财务费用 6000 贷:应付利息 6000 各月同上

最后 借:应付利息 18000 短期借款 400000 贷:银行存款 418000 2.借:生产成本 37500 制造费用 14000 管理费用 17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8500 借:生产成本 5250 制造费用 1960 管理费用 238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9590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68500 ——福利费 9590 贷:其他应付款 28000 银行存款 50090 3.借:银行存款 4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50000

4.(1)

借:原材料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02000 贷:应付票据 702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479700 贷:原材料 4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69700 借:应收账款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34000 借:在建工程 351000 贷:原材料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51000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2)销项税额=69700+34000+51000=154700 (3)应交增值税=154700-(102000+17000)=35700 第十三章 一、单选

1 . C 2. D 3. D A 5.B 6.B 7.D 8.D 9. D 10.C 二、多选

1.ACD 2. CDE 3. A 4. ABBCE 5.ABC 6. CD 7.BC 8.BDE 三、判断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 对8.错 9.错 10错 四、

1.8 500+5 000+2 000=15 500

9.BCD 10.BC 2.分配率=15 500/(52 000+30 200)=0.18856 A产品制造费用=52 000X0.18856=9805 B产品制造费用=30 200X0.18856=5695

3.A产品成本=60 000+52 000+9805=121805 1225.6/台

B产品成本=30 000+30 200+5695=65895 949/台

第十四章 财产清查

一、单选

1 . C 2.C 3.A 4.C 5.B 6.B 7.D 8.D 9.C 10.C 二、多选

1.ABCD 2. CD 3. AB 4. BC 5.BC 6.AB 7.ABCD 8.ABCD 9.ABD 10.ABCD 三、判断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错 8.错 9.错 10 对 四、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1.(1) 项 目 额 企业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调整后余额

2. 项 目 额 企业存款日记账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46365 2448 银行对账单余额 金 项 目 额 55912 金 560000 100 000 80 000 5800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金 项 目 额 740000 金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20 00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180 000 调整后余额 580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536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9 664 企业记账错误: 加:错减金额 减:错增金额 调整后余额 1309 7000 49608 银行记账错误: 加:错减金额 减:错加金额 2000 调整后余额 49608 3.(1)借:原材料——E 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贷:库存现金 800

借:其他应收款——出纳 500 管理费用 3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 (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000 贷:原材料——B 5000

借:其他应收款——过失人 800 营业外支出 3500 管理费用 27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7000 4.(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200 贷:原材料——A 6200 借:营业外支出 6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200 (2)借:原材料——B 2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5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500 贷:营业外收入 2500 (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80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480

借:其他应收款 48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80 (4)借:库存商品 9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8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800 贷:预收账款 98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840 贷:在产品——K 9840 借:营业外支出 984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9840

第十五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ADCBA ACDBB 二、多项选择题

ABCDE ABCDE BE ABCE ABCE AD ABCD ABCD ABC BCD 三、判断题

××√√× √√√√× 四、业务题

1.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为1 900 000(2 000 000-100 000)元 2.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的金额为500(200+300)元

3.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的金额为570 000(20 000+500 000+50 000)元 4.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4 100 000(100 000+2 000 000+1 500 000+500 000)

5. 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金额为450 000(500 000-100 000+50 000)元 6. 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的金额为300 000(200 000+100 000)元

第十六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AAACC BBBB 二、多项选择题

ABDE AB ABCDE ABC AB AB ABCD 三、判断题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