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今年2月13日给您写完第一封信,一转眼,过去了一个多月。孩子们新学期重回校园,每天都在学校腾飞楼的时代舞台上表演他们的才艺。尤其是3月6日下午,学校的近百名孩子,前往凤城广场,通过一场“感恩新时代,一起向未来”的大型表演活动,祝福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祝福清远市建市34周年。此次活动受到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和报道,孩子们通过这些表演活动,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课余学习的兴趣,变得更加开朗和活泼,这是我们非常欣喜的。
说完开学的事情,这次就和家长们聊聊读书和研学的话题吧。有人说脚步到不了的地方,阅读可以到达;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阅读可以带你看到;自身未曾经历的事情,阅读可以带你感受。让孩子与书结伴,就是选择和“优秀”的人在一起。阅读对一个人的视野开阔、思想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想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让孩子喜欢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培养阅读兴趣
孩子并非天生爱读书,阅读兴趣是需要启蒙的,当孩子到了能说话的年纪,其实就应该开始阅读了。孩子的阅读也是需要榜样的,孩子看到家长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肯定会好奇:读书真的那么有意思吗?这时候把你看的书与孩子分享,他就会知道读书是一件很酷的事。阅读的种子是在家中播下的,教师只是一束阳光,加速种子的生长而已。
对孩子来说,能够到书店选书,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挑书,就像家庭主妇在超市购物一样,有很强烈的满足感。所以假期家长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可以是假期的一个娱乐项目。开始的时候,不要限制孩子购书的种类,只要他爱读就好。当然,可以让他学会看图书排行榜,选择更加权威和经典的书来看。家长尽量定期和孩子分享读书的心得,保持孩子阅读的兴趣。我这里可以推荐几种方式:辟一个家庭阅读区,舒服地阅读,取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如“亲子阅读吧”;家长摘抄一些经典或有趣的语句、笑话和诗歌,藏在孩子的文具盒里、书包里、枕头上,时常给孩子一些惊喜;孩子不愿睡觉时,问“你是看半小时书还是马上关灯睡觉?”,孩子会选择看书,虽然不是愿意看书,但为了不睡觉,也就慢慢培养起睡前看书的习惯;把精心选择的图书作为生日礼物给孩子等。当孩子有了读书的兴趣以后,他就有了一位“好老师”在他身边,时刻提醒他怎么生活,怎么处事,怎么面对各种困难,他的人生也就有了底线,我们家长就可以“袖手旁观”了。
提高阅读速度
要想博览群书,看得太慢,恐怕读不了多少本书。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指出,现在“部编本”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小学一年级课本还看不太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学生要学会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家长要鼓励孩子快速阅读,记住书中主要的观点、事情和数据就可以了。我们阅读的经验告诉我们,看书经常要“跳读”、“猜读”。“猜读”就是碰到不怎么懂的词句,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猜”,大致理解,就往下读,不停留,不去所谓查字典。“跳读”就是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者不太感兴趣的内容,尽快往下读。书不一定全都要精读,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这样才有阅读“面”,才有读书的兴趣。
现在的新高考命题材料范围大大拓展,包括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有的考题就考了宋代的货币制度,殷墟甲骨文史学文章,之后有人统计,这些内容99%的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家长应该注意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学生检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和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群文阅读,一般认为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
新高考不但扩面,还强调阅读速度。以前语文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这两年高考语文的题量和学生要做完的体量,比往年悄悄增加了5%-8%。到我们的.孩子将来参加高考时,语文会让15%的人做不完!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非常重要。
增加阅读种类
即使孩子对漫画或侦探小说之类的某一种类型图书有喜好倾向,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涉猎一些不同类型的图书,文史类图书让孩子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体艺类图书让孩子喜欢健康生活,科学类图书让孩子热爱自然。尤其是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普图书能够解答孩子小小脑袋里的诸多问题,同时也会培养起他们的科学精神、求真意识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科学梦想,不会轻易被违背科学的谎话欺骗。包括一些小说、寓言、军事类的读物、杂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家长千万要记住,在孩子拓展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强迫孩子去阅读所谓的“书单”,不要把读书看作一件工作或任务,更加不要用恐吓或惩罚的方式,否则孩子会在内心里对读书产生巨大的抵触。读书的引导应该是由家长在“无意”中分享出来,在读书的电视栏目中受到“诱惑”而去找书,在班级的读书分享时受到激励去看书。同时,当孩子说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因为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是一种对家长的信任,表达出来,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去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和阅读障碍。
提升阅读效果
阅读不但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能力,帮助我们一辈子有好的品质生活。阅读的效果第一个是收获知识。近几年的高考题目越来越多以漫画的形式展示考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文字阅读能力,还要具备读图的能力。读图则是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总结能力、提炼能力的综合表达,应该说读图比文字阅读能力要求更高,因为读图需要抽象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将画面的内容进行文字表述上的转换,也可以说读图是一种更高等级的阅读训练。没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数学的应用类题目都无法审题,更加就不要说做对了。所以要让孩子数学获得好成绩,也要提高阅读的品质。
阅读还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使学生的思想成熟起来。安徒生的《白雪公主》童话故事教会学生学会善良,识别丑恶;法布尔的《昆虫记》让孩子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三国演义》让学生了解政治与战争,种下英雄主义的种子;《西游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知道成功需要付出努力;《窗边的小豆豆》会让孩子珍惜友情,尊重他人。孩子阅读的不但是文字,更有情感,还有现实生活中不曾有的经历,相当于家中有各种名人来做客。当家里的书多起来的时候,亲子阅读成为习惯的时候,当孩子阅读品质提高的时候,孩子的人生之路就不会走歪,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了。
关于研学,我想给家长们说的是,古人明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从今年开始,我校将会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各样的研学活动,包括春秋游的研学,夏、冬令营,周末的研学等。
通过研学活动,让孩子走出小屋和校门,走向大自然,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呼吸新鲜空气,与同伴合作学习,感受24节气带来的四季变化,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丽风景。运用课内所学知识,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些丰富的阅历将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财富。我们今年还将全面改革寒、暑假作业的方式,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替代过去的简单机械的读、写、算,适应未来中考、高考的改革,让我们的孩子赢得未来,赢得一生。希望我们组织这类研学活动的时候,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孩子完成寒、暑假实践作业的时候,您能够与他成为学习的伙伴,共同完成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当中抽空阅读此信,春暖花开时,顺祝您全家身体康健!家庭和睦!
写信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