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众眼中的你贫穷、野蛮不同,我印象中的你,是多情的。你美,却不美得雍容华贵,而是平凡朴实;你亦柔情,柔中带刚。是波光粼粼的细水缠绵,也是傲骨嶙嶙的群山巍峨。你热情,却不似白酒灼喉,而是黄果树瀑布般的雄伟大气。
读懂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都是异乡,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的最后一站。”我生于贵州,祖先漂泊的最后一站,就意味着与她结下今生今世都不可否认的缘分。人们常说落叶归根,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我终究还会回去。
我虽生于贵州,却一直都在流浪,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守望者。提及贵州,想到故乡,触动泪点,内心一片柔软。于是,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开始寻找回忆,将记忆拼凑,试图去重述展现。与故乡接触大概十年不到,在这里,你看到的将是一个笼统、不全面的故乡。读懂她,我还需要很长时间。
一、我仍记你,风景如画
绿油的稻田也种上了菡萏,一晃经年。我仍记你,春风拂起,喀斯特地貌上的生命抖去陈年的风沙,重新扎根发芽;田埂上辛勤劳作,互相寒暄,一起商讨来年庄稼如何取得大丰收的父老乡亲们,在故乡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周而复始地演绎兴衰荣枯,乐此不疲。十里荷花亭的闲情逸致;百年古树下垂钓园的悠闲自在;还有潺湲流水边的马群,在时光深处安然地行进,仿佛恐怖与暴力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便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岁岁年年。
我仍记你,金色麦浪中,喜悦声此起彼伏,镰刀与稻穗相碰的清脆声,稻谷粒与木斗相撞发出的沉闷声,悠悠扬扬在秋日里汇集飘向不知名的远方。仍记你冬日里银装素裹。下课铃一响起,孩子们便冲向积雪之中,或堆雪人,或滚雪球,或打雪仗。雪不只会带来寒冷,它还有孩童纯真的笑容,爽朗的欢笑声,更有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四季是你,你亦是四季。总之,风景如画。
读懂你,还有很长的时间二、我仍记你,热情洋溢,风骨犹存
故乡,是一个很美的名字,只要提及,余温犹存。她不如江南那般烟雨朦胧、含蓄婉转。只能用自己的热烈,喜迎到访的贵宾嘉客。过村前,主人们会准备上好的佳酿,进而献上传统工艺品:花包。村民会真诚地邀请客人到家中作客,厚宴款待。
这里有一年一度的布依民族风情节。以“弘扬民族文化,广交天下朋友”为主旨,弘扬和传承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他们在这片黝黑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子孙万代。在他们脸上,你看到的,都是朴实与热情。也远远不止,远离灯红酒绿的繁街闹市,忘却职场的尔虞我诈,还可以为心灵寻找到片刻的栖息地。高晓松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这里,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一场面对空山净水的灵魂对白。鲜衣美食,生活能继续;粗茶淡饭,生活也能继续。或许,只是世俗欲望的洪流将我们最初的心都付与东流,兜兜转转之中忘却了归途。也忘却了旅行途中想看的风景。
在大自然面前,人总是显得那么卑微渺小,抱朴寡欲。这,也是故乡给我最深刻的感受。许是因为她连绵起伏的群山,许是因为她没有城市的喧嚣。这里的每一寸土壤仿佛都有诗意,都有灵感。那述不尽的情,断不了的血脉,就这样随着险峰,溪流,一点一点渗入故乡的泥土,刻进今生今世无法割舍的眷恋。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孤独,品尝寂寞。去更深层地体会古来隐居山林的诗人学者,他们如何在暗淡的岁月将时光开出绚烂的花,如何让风雨如晦的生活与花草虫鱼相安无事,相濡以沫。周国平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是,一直都是这样的。
读懂你,还有很长的时间三、我仍忆你,从灵魂深处
白落梅说: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现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信了这些,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我一直都在漂泊,像没有故乡的人,很自由,却没有归宿。故乡于我,一直都是山一样的沉稳,水一样的柔情,也是记忆里她最年轻的模样。
中国人讲究传统,讲究血脉的传承,就是冥冥之中也会带有别样的情愫。我历经江南的雨,吟诵江南的诗,亦交往江南的人。这之后,便整夜整夜地梦到故乡,故乡的雨,故乡的人。我历经嘲讽,遭遇失败,梦想无处安放时,不自觉地想起背井离乡时的信誓旦旦。我历经沪江水,看东方明珠屹立黄浦江畔,熠熠生辉。它风情万种,英姿卓越。可我,还是想起了故乡,从灵魂深处传达来的:叫乡愁。有了故乡,就好像有了依靠,不再无家可归。恨,没有负担,爱才是。张爱玲言:背井离乡,是为了无爱无恨地活着;离群索居,是为了被人无声无息地忘记。可见。
我,宁愿背着故乡给的行囊,让人间故事填满,待来日归去,花前月下,一一取出,述与她听。
故乡,很近又很远,读懂她,还有很长时间。
读懂你,还有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