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泰国宗教

来源:哗拓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

    众所周知,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历法使用佛历,比公元纪年法早了543年。在泰国有95%的人信仰佛教,全国有30多万僧侣,平均100多人就有一名僧侣,并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泰国素有“黄袍佛国”之誉,为什么佛教在泰国如此繁荣,而不是其他宗教呢?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印度,约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广泛传播。由于陆地连接的原因,佛教的影响及整个东亚大陆,而印度和泰国之间只隔着缅甸这个小国家,因此传播十分迅速。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周边国家不得不受到深远的影响。泰国主流是上座部佛教,而婆罗门教、印度教、大乘佛教都在泰国流传过,其影响也延续至今,融合在泰国的文化中。

泰国国旗白红蓝三色组成,白色代表宗教,宗教、国王、国家三位一体。僧侣要经过考试、根据资历和学历才能称为佛教徒,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僧侣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国王和平民见了出家人都要行理,而出家人不必回礼。全国男性必须一生出家一次。

泰国宪法规定人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虽然伊斯兰教是泰国第二大宗教,但是只有4%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马来族和外国穆斯林后代以及移民。伊斯兰教17世纪才由阿拉伯商人传入,比佛教晚了15个世纪,因此敌不过佛教的影响。再加上19世纪中叶拉玛四世国王才废除排斥异教的规定,马来族人作为外来民族,人口200来万,其中少数激进分子于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北大年解放阵线”以建立“北大年伊斯兰共和国”为政治纲领,奉行暴力原则,欲与政府分裂,经过多次暴力冲突、政府打压,最后政府采取怀柔政策才勉强化解了危机,伊斯兰教自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基督教在16世纪因为殖民者入侵传入了泰国。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东南亚时天主教传入,17世纪中叶,阿瑜陀耶王限制了逐年猖獗的天主教势力,直到拉玛四世即位,天主教活动才有所恢复。新教传入泰国仅一个半世纪。因此基督教也没有在泰国兴盛。

为什么泰国佛教主流是小乘佛教,而非大乘佛教?

素可泰王朝建立前,北部就开始流行佛教。传说是公元662年占末苔薇公主从堕罗钵底国统治下的华富里带来的,同时带了500名僧侣。公元12世纪,当时佛教中心锡兰一位国王迦摩拔贺召集锡兰上座部佛教会议,许多东南亚国家去锡兰求经,上座部佛教变超过了大乘佛教之势。13世纪素可泰国王兰甘亨请锡兰高僧传授上座部教义,取代了印度教与大乘佛教相结合的密教,上座部佛教占据了统治地位。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历任国王都对其推崇备至民间自然竞相模仿,佛教是这个国家的凝聚力。

大乘佛教要求普渡众生,不分贵贱,而这种教义太难以施行且泰国本就有尊卑之分。小乘佛教就容易很多,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人们要理解人生即是苦难堆砌而成,,要求限制欲望、断绝痛苦的源头达到解脱的目的。因此泰国的军事政变期间,人民生活不受干扰。小乘佛教稳定了社会秩序。

泰国是炎热的热带气候,又以农业生产为主。贫富差距见愈发严重,但小乘佛教可以使人们安于现状。他们惬意地生活、知足地工作。以及贫困的家庭通过教育和出家就可逆转贫穷的命运。人们生活得超脱。没有太大的竞争意识。这一点从他们的寓教于乐也可以看出。

泰国政治和宗教的密不可分,是维持稳定的关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