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雨。
阅读书目:《养育女孩》。
作者:吉塞拉·普罗伊朔夫,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同时,她还拥有30多年家庭治疗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她本人还是一位女儿的妈妈。她在从事家庭治疗期间,接触了众多女孩家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并将它们作为素材收入《养育女孩》一书。
养育女儿金句:
1.女孩的性情和行为方式并不仅仅来自于父母的遗传,还有社会的塑造。
2.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文化和渊源,这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对女性而言,女性家长和长辈的努力具有独特的意义。
3.女孩人生中最初的榜样就是父母。如果你是个细心、敏锐、健谈、会展现自己魅力的人,那就不会有什么差错了。
4.适当平衡对女儿活动自由的放松与约束,这可以帮助她度过最困难的青春期。
记录与感悟:本书尝试给出了“应该如何养育女儿”的答案。读了本书,你将了解到,女孩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和学校的做法,会给女孩带来哪些影响?应该怎样陪伴女孩度过青春期?
一、女孩不够自信、胆小、无助,其实是历史积淀的后遗症
如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还会出现不自信、经常恐惧、比较无助等的“后遗症”。
1.不够自信
造成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由于低自尊,大多数女性在面对一些暴力侵害时,往往会更加胆怯、无助;另一个是,大部分的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成绩归功于周边的环境。
作者建议,女孩的父母可以从态度和行动两方面,给予女孩支持和帮助:
在态度上,要允许女孩去自由表达自身感受,即便是带有消极和嫉妒的负面情绪,也要鼓励她们勇敢地对外说出来。同时,不要勉强她们做不想做的事。
在行动上,为了让女孩免受侵害,要提前对她们进行相关培训,以便让她们有自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2.大部分女孩都比较胆小,容易恐惧
由于男女的生理差异,在学步时期,女孩就比男孩更容易感受到恐惧。此外,父母和相关监护人总是对女孩过度保护,也造成女孩更容易出现恐惧情绪。
首先,我们要帮助孩子,接纳内心的感觉,承认自己在恐惧。
其次,在行动上,我们可以对孩子进行一些相应的动作技能训练,转移她们的注意力,降低恐惧感。
最后,向孩子展示出,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积极应对的过程。
解决对暴力侵害恐惧的办法,就是要彻底解决自身的问题。
我们要客观、冷静地看待媒体的报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些实质性的防范措施。
3.很多女孩会习得性无助
一方面,要加强对孩子的正面鼓励,告诉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动不动就批评孩子。尤其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二、我们习以为常的处事方式,暗藏了很多对女孩的歧视
1.女孩在成长中,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
社会中很多约定俗成的方式,往往暗藏着很大的性别偏见。对孩子的影响是整体环境作用的结果。因此,就需要家长、孩子和老师,共同合力去改变。
在我们给孩子选购玩具或者衣服的时候,要注意玩具或衣服中蕴含的潜台词。
外围的舆论环境也会暗藏偏见。我们应该多教育孩子端正心态,而不要一味追求外貌美丽。
除了外貌,很多女孩子在行为上,也会不自觉迎合社会偏见,刻意打造淑女形象。我们要鼓励女孩敢于表达自己,做一个真性情的人。
孩子们的社交方式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2.学校的学习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发展
男女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男性比较偏重于形象化思维,女性比较偏重于语言文字类思维。应根据男女孩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要先给女孩选择合适的学校。首先,我们要先给女孩选择合适的学校。
其次,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女孩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能力不及男孩。这种结果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是父母的态度;另一方面,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女孩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作为家长我们要积极鼓励女孩,让她们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自信起来。同时,还可以在数学学习方面,提供具体的帮助。
三、帮助女孩顺利度过青春期
如何顺畅度过青春期?
首先,我们要和女孩们保持顺畅的沟通。
其次,当孩子和我们探讨具体的问题时,我们不要使用概括性的总结,而是要采用具体化、就事论事的方法说明问题。
其三,当孩子毫无节制,忽略本职,放纵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制止,学会应对。
其四,细心留意孩子的心情。
其五,我们要经常性的去赞美和肯定她们,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
其六,我们要适当地对孩子放松管束,给孩子一些自由。
要关注孩子行为,警惕她们坠入深渊。避免孩子饮食失调,吸毒酗酒,以及抑郁症的产生。
当孩子十分叛逆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找孩子比较尊敬的其他长辈,或者外部的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辅导,通常效果会比较显著。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去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努力为孩子去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而养育女孩更为困难,因为父权社会所带来的压力和困惑在今日仍如影随形,希望女儿更加坚强、乐观、优秀,无疑需要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