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和我一样的感受:
看了许多,停下来反而一脸的迷茫
学了许多,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真要细细的较起真来,最近到底学了些什么呢?仿佛一下子可以说出很多,但稍加追问,哪一点都是三两句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么这样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呢?我看无非是闲聊时又多了一点谈资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是激情不足吗?当然不是,学习不是游戏,只要激情四射,酣畅淋漓就可以,学习重在有所得。所以,学习除了激情之外,应该还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
那这些其他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我一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如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学的如此混沌吧。
学习,除了激情还需要……
输入是丰富的源泉所在,但输入并不等于丰富。
记得刚刚工作的时候,每一天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想法多,想要表达的也多,绝对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发现,自己讲来讲去的东西都成了老生常谈,有时候自己都懒得说了。
回想问题的原因,我把它归结为输入不足,因此,我开始大量的看书,听听各种讲座,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种单纯的输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知识过于碎片,无聚焦
这是一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因此我们摄入大脑中的信息也常常是碎片化的,学习同样是如此。而且我们的学习心态常常是有问题的,总想要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金钱获得最大的实效,这样的希望是好的,但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这现实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看到什么“三天学会……”、“只需三步,你就可以……”我们都会迫不及待的点开的原因,可读完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哪有那么简单。
知识只是在堆积,却没有内化。
这让我想起了拆书帮的RIA读书法,要把知识转化为内力,把知识与自身经验进行勾连十分重要,我们的学习不是扛麻包,放到肩上就可以,如果用扛麻包的方式学习,我们终究会感到身心疲惫。无奈之下,最终会扔掉麻包,把我们辛辛苦苦学来的东西又毫无保留的扔了出去。
学以致用,你学了但你用了吗?
学习的完整过程是输入内化再输出的过程,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只做到了第一步,实际上,输出也是内化的一种方式,我们在输出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内化。
学习,除了激情还需要……
现在,我们再回到刚开始的问题,学习除了激情之外,还需要些什么呢?
1.整理思考内化。
2.进行主题化学习。
3.要有输出的检验。
4.你认为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