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陆丰市龙山革命旧址
龙山革命旧址包括张威烈士就义前写遗书的凉亭—张威纪念亭,以及陆丰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墓、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革命旧址和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园林等,占地面积近12万平方米。
红色旅游:陆丰市龙山革命旧址“张威纪念亭”
“张威纪念亭”,位于龙山中学校园内,该亭始建于1926年,为六角攒尖顶建筑,直径4.1米,高3.5米。建国后,陆丰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将张威烈士就义前写遗信的凉亭修葺一新,并命名为“张威纪念亭”。 亭为四根大红柱支撑结构,内建有一石碑,碑上刻有张威的生平简介,亭内还设有石凳石桌。亭的周围,古榕、红棉掩映,景色宜人。1997年张威纪念亭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汕尾市党员教育基地。
张威(1902—1928年),陆丰东海镇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张威发动成立“陆丰县学生联合会”,领导学生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烧毁日货。1921年秋参加彭湃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社,1922年传播新文化,学习研究马克思学说,发动群众把欺压百姓的县长邱梦元、贪官马忠诚等赶下台。1924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参加广东国民革命军东征,同年10月,任陆丰县代理县长。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张威在5月1日领导了陆丰武装起义,并夺取了政权。“八一”南昌起义后,张威领导了陆丰第二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部队到达陆丰后,在张威和向导的带领下从偏僻山路进入陆丰激石溪,随后转到海丰中峒、朝面山,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同年10月,张威领导了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并担任陆丰县委书记,彭湃亲笔题词“为民先锋”四个字赠张威。12月,东江特委调任张威为紫金县委书记。1928年7月18日,张威不幸在陆丰南塘区潭头村被捕,旋即押赴陆丰县城,囚禁在龙山国民党16师46团团部魁星楼监狱中,团长梁若谷亲自审问张威。梁用高官厚禄利诱不成,用酷刑严迫不屈,敌人决定杀害张威。8月13日,张威就义前,从监狱被带到凉亭,敌人问张威有什么要求,张威只要了纸笔,写了简短遗书:“母亲大人:儿死矣!为革命而死,死得光荣!儿张威拜上”。在场敌人莫不为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所震惊。随后,张威拖着十斤重的脚镣,昂首走到芒阳埔刑场,沿途用宏亮的声音高呼:“同志们,奋斗到底,最后胜利是属于工农的”。在刑场,刽子手向张威左脚打了一枪,然后一刀一块割下英雄的肉,张威怒目而视,不哼一声,牺牲时,年仅26岁。
1997年张威纪念亭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汕尾市党员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陆丰市龙山革命旧址"革命烈士陵园"
陆丰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陆城龙山北麓,其于1957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有烈士墓、纪念碑、凉亭、园林等,建筑规模庄严肃穆。烈士墓建筑面积822平方米,由墓碑和墓室组成。碑高6.5米,宽3.5米,正面书刻“革命烈士之墓”6个大字,左旁刻各个革命时期烈士的名字,右旁刻张威烈士简历。墓室平面圆形,券顶,高3米,安放着181名烈士的骨灰。人民英雄纪念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组成。碑座用花岗岩石砌成,须弥座,高1.5米;碑身四面各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高5米。周围置栏杆,种植青松等树木,占地400平方米。
陆丰革命烈士陵园是广东省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物建筑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陆丰总农会旧址
陆丰总农会旧址在陆丰市东海镇六驿村林氏宗祠内,该祠堂座北朝南,平面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410平方米。1923年彭湃同志曾在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高潮,是陆丰大革命时期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建国后旧址多次进行修复,1989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是人们缅怀革命前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红色旅游:陆丰大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组织农会旧址
陆丰大宫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组织农会旧址位于陆丰市东海镇炎龙村炎镜寨。1923—1927年,彭湃、张威、徐添、许国良、张绍良、高招生、卢木定等共产党员在陆丰附城炎镜寨地区宣传革命,将炎镜寨华光帝庙作为革命据点,改称为“大宫”,创办农会组织。张威、徐添、徐遐、卢木定等先后任大宫农会会长,为建立、保卫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浴血奋战,壮烈牺牲。“共产党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张威等烈士的英雄故事至今流传……
红色旅游:陆丰县苏维埃政权成立大会会场旧址
1927年5月至11月,在彭湃等领导同志的指挥下,海陆丰人民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在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于11月3日,在龙山校内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成立。这次代表大会开了四天,彭湃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阐述了新生红色政权的性质、任务和施政纲领,号召陆丰人民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封建剥削制度。县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迅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入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会场旧址现有立碑保护。
红色旅游: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
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玄武山自得居)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内,原系砖泥结构的古典式建筑物,曾是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同志率领红二师在这里设立攻打碣石城作战指挥部的地方。
1927年11月初,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11月8日彭湃与董朗率红二师到陆丰亲临指导筹备陆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工作,鉴于受到逃匿到碣石的国民党反革命残余武装力量的严重威胁,于是彭湃和中共陆丰县委决定先攻打碣石,派张威、林铁史星夜前往金厢、碣石,动员组织工农武装配合红二师进攻碣石城,彭湃抵碣石城外玄武山,在自得居设立攻城指挥部、部署作战计划,11日凌晨,在彭湃、董朗、张威、林铁史等率领红二师和东南各区的赤卫队共三四千多人齐集玄武山,彭湃还向大家作战前动员,而后分兵数路,围攻碣石城,一方面告示附城群众“肋从被迫,乃贫苦人民,绝不诛连,凡在城外居住,毋自惊忧”。同时修书一封,派玄武山僧人信德和尚携书入城,要国民党反动头子率队投降。但顽固头子拒绝投降,彭湃改取步步为营的围攻战术,使敌军孤立无援,弃城逃窜,经过艰难作战,遂后攻入碣石城,消灭了盘踞在碣石国民党反动势力后,对建立和巩固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起到一定历史意义。
文字整理/摄影【清风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