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64」《杂文随笔——玉泉山》 青山如黛

来源:哗拓教育

每逢青山秋天坐汽车到香山观赏红叶时就会看到玉泉山上的那座古塔,就会想到“燕京八景”中的“玉泉垂虹”,一看到垂虹二字,许多人就会想到雨后天上的彩虹。甭说您,青山早年间也是这么认为的,既然是垂虹当然就是雨后低垂天边的彩虹了。您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大错特错了,玉泉垂虹和下雨是一点关系也没有。

玉泉山,位于香山的东侧是西山东麓之余脉尔,海拔百余米是一座突前的六峰连缀之岭,逶迤南北的神秘之山。玉泉山,史书记载:“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而泉,皆因泉水自高处龙口涌出,如琼浆倒倾,如龙喷汲,水清而碧,澄洁如玉。故而得玉泉之名尔。又因山泉逶迤,曲折婉然,其流若虹。”名月“玉泉垂虹”而被列入燕京八景之一。您看明白了吧,说的是山泉之水蜿蜒奔流状若长虹一般,和下雨后的彩虹没一点的关系。

玉泉山曾经建有金章宗的玉泉行宫芙蓉殿,元明时期玉泉山就是皇家的避暑之地。元世祖在此山修建了昭化寺,明英宗修建了山下的华严寺。玉泉山水清而碧、纯净甘冽,澄碧似玉,素来有“龙脉”一说,故而得名:玉泉山。明朝人曾写诗文称赞此山泉:“山下玉泉似玉虹,清泠不与众泉同。”明清两朝的帝后们皆饮此山泉之水。

玉泉山大规模的修建园林之事始于大清朝康熙年间。乾隆五年夏秋间乾隆皇帝弘历曾两次侍奉孝圣皇太后游赏玉泉山,并于同年御题“静明园”的匾额。乾隆皇帝一生填词无数,随心所欲万物皆可入诗。青山录了几首乾隆爷的诗文敬请大家品赏,《昆明湖泛舟由玉河至静明园沿途杂咏八首》此文尽情地抒发了他对玉泉山一带旖旎风光的赞赏之情。诗文写于几百年前的旧时风貌,如今早已是风光不在喽。

其一:隔岁香山例一游,平湖横渡木兰舟。波宽渐远临西望,山下春光早漾浮。

其二;涌湍千丈落垂虹,风卷银涛一望中。声震林梢趋众壑,光浮练影挂长空。跳波激石珠丸碎,溅沫飞花玉屑红。自此恩波流处处,公田时雨泽应同。

静明园前后两次遭到外国侵略者的破坏,此时的大清政府已无力修缮静明园而将全部财力都用在了颐和园修缮上。解放后,这座园林彻底进行了大规模修建,也成了守卫严格的保密单位,六座大门均有军人守卫,没有特殊的证件根本就进不去。青山看过民国时期的玉泉山的照片,不过都是园林衰败的一些旧影。

这座园林中如今仍有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玉泉趵突”,“天下第一泉”石碑各一方,有慈禧亲自题书的“含晖堂”,两块石碑下面有一处小湖,白玉栏杆围住一汪清泉。乾隆写诗赞道:“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真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玉泉山的清泉日夜不停地流淌灌溉着山下几万亩稻田养育着一方生灵,稻米就是有名的“京西稻”素有贡米之说。昔日广袤的农田中流水汩汩满目苍翠,莲池内荷花绽放分外妖娆,绿浪翻滚稻花飘香,夕阳下大山上的玉峰塔完全笼罩在金色的余晖中,附近的农舍中炊烟袅袅,隐约还听到了鸡鸣犬吠之声,一幅田园水墨丹青的静谧画卷。

大家坐车到香山路过这里时远远地就会看到一座塔,名字是“玉峰塔”也叫定光塔,位于玉泉山主峰的香积寺内,是北京地理位置上最高的一座八角阁楼式的高塔,此塔样式是仿镇江的慈寿塔,砖石结构通体杏黄色,塔高四十七米多。玉峰塔精巧典雅,是一座特别漂亮的古塔,塔身每层均有门窗,壁体很厚但楼梯宽大平缓,内有盘旋式石梯层层上达,每层均设有佛龛,不过佛像早已残缺不全,是北京城一座比较罕见的古塔。

聊了大半天的势必能引起您的好奇心,就录一首古诗抚慰一下大家伙儿对于玉泉山的关注度吧。“雪波碧拥千崖高,落花点点浮寒瑶。日斜忽有五彩气,飞上太空做横桥。古寺残钟塔铃语,回首前村犹急雨。轻綃欲剪一幅秋,又逐西风过南浦。”

写于癸巳年七月,修改于丁酉鸡年五月

一蓑烟雨任平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一个老北京人的回忆录”

无论您选择赞赏还是转发

对我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