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只老鼠洗衣服。
洗衣服是每天必做的家务,洗净污秽需要很多体力,拧开更是需要力量和技巧,到最后的晾起来,整个过程耗时耗力,特别是冬天,寒水刺骨,奶奶妈妈们洗衣服都会更费劲。
很多事情经历过才懂得。要怎样才能让小朋友体验洗衣服和体谅奶奶妈妈们的辛劳呢?
正值夏天,老鼠一家要去小溪边洗衣服了。因为天气炎热,大家都乐意去小溪边,老鼠妈妈也不用担心小老鼠会受凉感冒。
大家跟随小老鼠们一起体验一下洗衣服吧。
下了很久的雨,终于停了,夏天的阳光照进森林。蝉开始叫了起来。
爷爷和老大在砍柴,趁雨停砍些柴火。每天大家都是忙碌的
妈妈说:“把衬衫、短裤、睡衣和床单都拿出来,我们去洗衣服吧!”
今天从早上开始,就热得要命。“和妈妈去洗衣服?太好了,等一会儿爷爷也去。”
把装衣服的筐子顶在头上,跟帮忙收衣服的你像不像?
野百合花开了,亮晶晶的露珠滚下来。是谁头上顶着一大筐衣服啊?(谁穿条纹衣服的,可以回封面看看)
小溪到了。小溪一边唱歌,一边向前流去。迎面吹来了凉凉的风。
溪水好凉,好舒服!看,奶奶他们也来了。老十说:“我也要洗衣服。”瞧,是谁打着太阳伞呐?
刷啦刷啦搓衣服的,是老四。啪嗒啪嗒打衣服的是老五。吧唧吧唧踩衣服的,是老三。
床单太大了,要四个人一起洗,两个人一起拧,像拔河一样,使劲儿, 使劲儿。哈,洗衣板成了青蛙的小船。
使劲使劲,小朋友会慢慢感受到洗衣服要用很大力气,像拔河一样,勾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洗衣板成了青蛙的小船,在作者眼中,人和动物和自然都应该和谐相处,这样的画面很美好,但我们都知道,去河边洗衣服如果青蛙跳上洗衣板,我们都会忙不迭甩开赶跑。
在孩子眼中,我们教导的跟其他小朋友和谐相处一起玩,也许跟跳上洗衣板的青蛙一起玩是一样的,都是跟自己以外其他的事物相处。
我们不应该忙不迭甩开赶跑青蛙,却让孩子们欣然接受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我们应该跟孩子讲明白青蛙或者是蛇等会对我们有伤害,细菌有毒或者直接咬伤,而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保持礼貌,一起玩可能会更有趣,如果有骂人打人伤害行为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没有礼貌的教不听的就不要一起玩。
在树上搭个晾衣台吧。”爸爸、老大和爷爷也来了。
青蛙的洗衣板小船眼看要漂走了,老鼠奶奶张开双手虚护着喊道,小心水里的石头扎脚、小心不要滑到。带小孩既要放开又得时刻关注。
啊!不好了,青蛙的小船被水冲走啦。就要掉进瀑布里去了!
抓到青蛙的小船了。“青蛙,你没事吧?”嘿,穿着衣服游泳,还顺便洗了个澡。
另一边,晾衣台搭好了。来晒衣服吧,把湿淋淋的身体也晒一晒吧。
在蓝色的天空下晾衣服吧,在绿色的风中晾衣服吧。“哎呀,糟糕!”老六叫了起来,他的裤子掉了。
洗完衣服后,爷爷奶奶带着老十坐下休息,爸爸妈妈带着老九在远眺,老五把床单四角绑在树杈上搭成床休闲躺着……
排成排,晾起来。老二的背心、老七的衬衣、老八的裤子都挂好了。天上的云好高,好白。
衣服摇啊摇,树叶摇啊摇。蝉在“知知”叫。“好舒服的夏天啊!”
洗完衣服,还要晾起来,还要关注有没下雨及时收起来。就像洗碗,不单把锅碗洗干净,还要抹灶台,擦饭桌,每个家务都不是单一,而就一系列完整的。
当然不是每次做家务都像老鼠们洗衣服那么好玩,而且现在家庭,洗衣机是标配,洗碗机、扫地机也慢慢普及,家务越来越少需要做的,孩子们越来越少有机会做家务,很多时候小的时候因为怕弄不了弄不好不让做,大一点即使一年级,作业和学习都要忙到每天晚上,家长也很少让他们做家务。
而我们知道人必须也必要劳动,体会劳动,而本来可以让孩子们参与的家务慢慢由机器替代,我们或因孩子太小或因孩子们的学业压力没有让他们参与家务,这直接的弊端就是让孩子体会不到生活中的劳动。
劳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我们知道必须劳动,但说不清具体是什么。也许是劳动活动身体,消耗过剩营养不致于肥胖;也许是劳动让孩子学会各种技巧,完成一项劳动需要怎么做,做么做得更好;也许是劳动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到爸爸妈妈的辛劳;也许孩子可以发现很多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道理;也许只是因为人要生存生活,劳动和学习和玩耍等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怎么合理地让孩子们玩耍、学习、劳动,这是个大课题,需要我们不断认识、不断改进、不断引导,如同我们跟孩子一样也要不断学习进步,我们也应一起陪伴孩子劳动,认识生活。
请关注小树书林,继续为您讲14只老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