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奥斯卡获奖名单完全分析

来源:哗拓教育


也许有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这位1963年出生的墨西哥导演并不是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提名,早在2007年他就曾向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发起过冲击,那一次他带来的作品是著名的《通天塔》。

再之前,他的处女作《爱情是狗娘》和《21克》也在各大影展得到广泛赞誉。对于这个一步一个脚印且常常带来惊艳的导演来说,今天的荣誉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至于背上了这么重的光环会不会影响他前进的速度?我们只能抱着美好的期望拭目以待。

最佳男主角——埃迪·雷德梅恩

这枚昵称为“小雀斑”的小鲜肉在《万物理论》中扮演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他是霍金的校友。

《万物理论》改编自霍金前妻的回忆录,讲述的是两人的感情经历。这样的言情小清新照理来说难度并不十分大,但是要考虑到这毕竟是一部主人公还在世的传记片,要知道霍金不仅亲自出席了首映礼,他甚至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对于一部传记片来讲,很难再有比此更好的赞誉了。

虽然也有很多人诟病这部节奏温吞的电影有些过于平淡了,但小雀斑的表现却得到了如潮的好评,于是奥斯卡历史上首个80后影帝,也是第一个80后获奖男演员出现了。女生们又多了一个“云情人”,有什么不好呢?

最佳女主角——朱利安·摩尔

今天可能是朱丽安·摩尔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她完成了世界四大电影节影后全满贯。除了朱丽叶·比诺什以外我不知道还有谁达到过这样的高度。电影界再无更高目标,如果她有兴趣,可以尝试冲击一下戏剧界的最高奖托尼奖。

最佳男配角——J·K·西蒙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张脸可能都不是一张陌生的脸,但是这个名字估计不会有太多人能记得。此前我对他的印象来自于《蜘蛛侠》系列和《朱诺》,时光的侵袭使这个老男人身上焕发出经验和智慧的魅力,这一次他的作品是《爆裂鼓手》中严苛的教练。《爆裂鼓手》是一部好电影,本届奥斯卡则是一个好机会。配角就是这样,给你一根枝条,抓住了,爬上去就能看见另一片天。

最佳女配角——帕特丽夏·阿奎特

祝贺帕特丽夏·阿奎特成为影史上第16位在奥斯卡上击败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女演员,她拿到的是大热门《少年时代》在本届奥斯卡上的唯一奖项。

在得奖后,人们把她称为“被低估的天才演员”,可是在此之前我对她一无所知,好吧,除了和尼古拉斯·凯奇那段称不上长久的婚姻。也许她此前就真的是个天才,谁知道呢,也没人在乎这一点,不过今天之后她真的就是一个天才了,毫无疑问。

最佳原创剧本——《鸟人》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摔角王》,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男人,为了尊严在已经不属于他的舞台上困兽犹斗,没落的事业,失败的家庭,炎凉的人心,一切都仿佛糟糕透顶,但他不得不坚持下去,不是为了什么,只是不愿意放弃而已。

这样的故事即使想一想都会涌起波澜。

学院派的影评人们通常会很喜欢这类在生活中挖掘人性深处的作品,在影坛日渐浮躁的大环境下,这部影片拿到这个奖项顺理成章,并无意外。

最佳改编剧本——《模仿游戏》

《模仿游戏》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的传记《艾伦·图灵》。图灵被称为“计算机之父”,是一名天才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也是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之一。

有战争、有迫害、有情、有腐、有颜、有虐,只要把控好节奏,不成功都说不过去。本届奥斯卡《模仿游戏》入围了8个奖项,仅次于《鸟人》,可见评委对传记片的偏爱,但最佳改编剧本也是它获得的唯一奖项。

最佳动画长片——《超能陆战队》

迪士尼+漫威=?

这座奥斯卡小金人说明了一切。

在去年《冰雪奇缘》席卷全球之后,看上去已经发展到顶峰的迪士尼祭出了自己的王牌,这是迪士尼第一次与漫威的合作,超级英雄×百年老字号,不给对手任何机会。市场的表现也印证了这样的预期,本片首周末收于5620万美元,目前全球票房已超过5亿美元(中国还没上映),上映三个月后烂番茄好评率依然维持在90%,甚至高于《冰雪奇缘》同期。

到2月28日,我们就能在电影院里看到这部电影了,鉴于目前国内的大屏幕上充斥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影片”,所以对于这部电影我个人持推荐的态度。

最佳外语片——《艾达》(波兰)

这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波兰电影。

结果公布的那一刻,有好多人在为《利维坦》惋惜,但是《艾达》的获胜并不算爆冷。导演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用内敛克制的手法讲述了1960年代一个波兰犹太女孩儿的寻根之旅。通过这一段旅程,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波兰在那个时代里的历史与命运。

这部严肃而阴郁的黑白电影是一部小众艺术片,但是在很多方面都能给当下急于求成的中国电影以启迪。

最佳纪录长片——《第四公民》

能进入到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在技术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要分出高下主要看的是角度和深度,选取日常的题材并无不可,但是如果关注的点很热门,当然就能够占得先机。《第四公民》关注的是什么呢?看看海报上的男子,他叫爱德华·斯诺登。

导演罗拉·柏翠丝本人就是“棱镜门”事件的核心人物,在她和《卫报》记者格仑·格林沃德的协助下,斯诺登得以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丑闻公之于众。而柏翠丝与格林沃德也因此荣获普利策奖。“第四公民”是斯诺登早期与柏翠丝邮件沟通时使用的匿名代号。

不需要多说了吧。

最佳摄影——《鸟人》(艾曼努尔·卢贝兹基)

《鸟人》能够捧得最佳影片摄影功不可没,拿到最佳摄影没有任何争议。

最佳剪辑——《爆裂鼓手》

对于一部充满悬念的热血励志片来说什么最重要?

节奏。

如何把控节奏?

剪辑。

《爆裂鼓手》的选题并不突出,它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口碑,正是因为剪辑的节奏足够激动人心。

最佳视觉效果——《星际穿越》

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星际穿越》仅仅拿到了这一个奖。至于为什么能拿到这个奖,我只告诉你,电影里所展现的黑洞是有史以来最精确的黑洞模型。

还需要说点其他什么吗?

最佳音响效果——《爆裂鼓手》

如果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得到了三项奥斯卡金像奖,而且又没得到最佳配乐(据说评委们认为单纯的鼓点不算音乐),那么再没有最佳音效就显得有些太奇怪了。

票房意外大热的美国主旋律电影,更令人意外的是它入围了最佳影片提名,但是最终也只得到了这一个奖。也许是评委们觉得不给个奖面子上过不去?哈哈谁知道呢。不过一部战争片得到最佳音效剪辑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理由。

最佳艺术指导——《布达佩斯大饭店》

韦斯·安德森从来都是把电影当作艺术品来打造的。

当唯美的形式主义遇到怀旧情怀,碰撞出的火花就是《布达佩斯大饭店》。这座古色古香的大饭店透视出的是整个欧洲精神时代的落幕,它不只是电影,它是甜美的童话,是复古的工艺品,是昔日的挽歌。

最佳服装设计——《布达佩斯大饭店》

对于服装设计,奥斯卡的评委们最看重什么?

大概是情调吧。

尤其是异乡情调,反正我记得《满城尽带黄金甲》就入围过这个奖项。

当然我是瞎说的啦,我哪懂服装设计啊。

最佳化妆&发型设计——《布达佩斯大饭店》

关于化妆和发型设计我能说些什么呢?

情调?

贴一张图在这,大家也能看出一二吧……

最佳原创配乐——《布达佩斯大饭店》(亚历山大·迪斯普拉)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出道9年,今年是他第7次得到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的提名。这一次,他终于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音乐是电影的情绪,如果没有美妙的配乐,《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是一个干涸的糖果盒,从这个意义上讲,是迪斯普拉让这部电影活了起来。

《塞尔玛》讲述的是马丁·路德·金和塞尔玛游行,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最佳影片提名,虽然口碑爆棚,烂番茄新鲜度甚至一度冲到了最高分99%,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相信它的提名不过是“政治正确”而已。

黑人演员或黑人题材电影在奥斯卡上每年都不会缺席,并且隔几年就能获个奖。去年最佳影片《为奴十二载》就是黑人题材,所以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塞尔玛》是陪跑。但是今年最佳演员、编剧、导演的提名获得者罕见的全部都是白人,所以《塞尔玛》无论如何都要得个奖才说的过去。

嗯,它的歌很好听……

最佳真人短片——《自杀热线》

《自杀热线》讲述了一名救助热线的接听员和一名因老伴去世而打算自杀的老人的故事。

制作精良的短片给人的冲击不会亚于电影长片,尤其难得的是不仅表演出色,原声好听,导演在故事结构上也花了心思。

最佳动画短片——《盛宴》

《盛宴》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的爱情生活,不过这一切都是通过他的狗每天与主人所吃的东西反映出来的。

只一句介绍你就能看到导演的心思与创造力。

所以不要总把责任推给技术不足,看看人家花的是什么心思。

最佳纪录短片——《危机热线》

HBO简直就是电视行业的良心,无论是电视剧、电视电影还是纪录片精品率都很高。这部《危机热线》关注的是专门为退伍军人提供心理治疗的服务热线,这样的题材能拍出情绪和节奏相当不易,更何况人物刻画。

终身成就奖——宫崎骏(日本)、让-克劳德·卡瑞尔(法国)、玛琳·奥哈拉(爱尔兰)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宫崎骏得到了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实至名归,也是圆了粉丝们的一个梦想。

在中国几乎没人知道的法国编剧让-克劳德·卡瑞尔是《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铁皮鼓》、《布拉格之恋》等“非著名”著名电影的剧本作者。

玛琳·奥哈拉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著名女星,代表作是《青山翠谷》和其他一些作品,不过就算我介绍了估计也不会有人找来看的吧。

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哈里·贝拉方特

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主要授予“为给电影事业带来信誉而做出人道主义努力的电影事业人士”。哈里·贝拉方特是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著名演员、歌手,曾获得过托尼奖。

以上就是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全部榜单啦,如果喜欢的话,快用微信扫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原创文章,蘭社出品,微信公众号:Lansociet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