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北的光荣与失落

来源:哗拓教育

正在上传...取消重新上传

当我们提起东北

我们会想到什么呢?

(东北亚 3D 地图 / 绘图:Anton Balazh)

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

规模种植的大豆高粱?

“瞅啥呢”的东北乡村爱情?

曾经满血的共和国长子?

还是一种完整的东北史观?

(东北地区地形图)

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恶化

东北年轻人口流失

(东北人口流失图 / 制图:张敏)

所有关心东北的人们都在问

东北到底怎么了?

沿着地理的轮廓和历史的辙痕

回望过去

那些走远了的光荣与伤痛

那些将发生的变革与疑惑

或许我们会一一看见

《山海经》记录: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

西部为大兴安岭山脉

是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分水岭

大兴安岭有广袤的原始森林植被

是东北及呼伦贝尔的重要水塔

(大兴安岭山脉位置图)

(大兴安岭北极河 / 摄影:刘亮)

(大兴安岭醉人秋色 / 摄影:CC0协议)

(大兴安岭原始次生林,湿地,天池及貂熊 / 摄影:旅游老李)

(大兴安岭最北端北极光 / 摄影:旅游老李)

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地

是黑龙江干流与松嫩水系的分水岭

(小兴安岭山脉位置图 / 中间西北---东南走向山脉)

其中的五大连池,素有火山博物馆之称

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为红松故乡

一句话形容其为:

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

(小兴安岭的秋与冬 / 摄影:老骥伏枥,张成信)

(小兴安岭五大连池 / CC0协议)

(西北部中蒙俄边境发源的黑龙江 / 摄影:线云强)

东部为长白山地

是松花江,鸭绿江与图们江的发源地

有号称云间花园的高山草原和高山苔原

有东北虎,梅花鹿,奇林异草

当然,还有天山天池

(长白山脉地形图 / CC0协议)

(长白山天池全景 / 当地宣传照)

(长白山雪景 / CC0协议)

(长白山高山绿色 / CC0协议)

(吉林省境内珍惜动植物分布 / 吉林省地图集)

(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因长白山而生)

(图们江第一拐 / 摄影:国家地理)

三面环山的中间地带,为冲积扇地区

即著名的松嫩,松辽与三江平原

(松嫩,松辽平原在中,三江在右上角)

千里黑土,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种植基地

至此,东北地区的马蹄形地理结构形成

(马蹄形的东北大地)

在这个三面环山,地处地缘政治中心的地方

发生过什么?

洪武十四年(1381年)

朱元璋设山海卫,派驻重兵守御

背依燕山,临靠渤海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史称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位置图 / Google地图)

(依山靠海,紧紧攥住咽喉的山海关 / 来源:History杂志)

1644 年

满清迁都北京,90 万人经山海关进入关内

史称「从龙入关」

(清顺治皇帝画像)

后人记载:

“人皆安土重迁,而沈中禾稼颇登,故多有怨苦者云”

(清军入关时的屠杀)

即此,东北迎来荒芜

东北开始发展

1653 年

顺治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号召百姓开垦东北

然而开发与限制政策并行,实际作用不大

1668 年,开垦令被康熙皇帝废除

(康熙戎装骑马图 / 郎世宁)

之后,奉天,吉林,黑龙江等地全面封禁

「禁者自禁,流者自流」

由于灾荒之年,黄河决口

私民进入东北的人数一度增加,只是幅度不大

1855 年

黄河兰考段决口,豫,鲁,冀灾民遍野

国内太平军起义,国外俄国不断入侵

难民纷纷逃亡关东

1904 年,日俄战争爆发后

清廷全面放垦东北土地

(日俄战争绘图)

200 多年的东北封禁状态正式终结

至此,东北人口净增2000万,垦荒近1亿亩

东北成为中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

东北第 1 次崛起

20 世纪初

军阀张作霖时期的东北

社会比关内稳定,同时经过系统性经济建设

东北进入了一次快速发展期

(东北王张作霖年轻时照片)

采矿,机械制造,电力,纺织等民族企业获得空前发展

东北易帜前夕,东北已拥有中国最强大的海空军体系

(沈阳站)

(东北吉林合兴隆百货大楼)

(东北电厂)

(东北大学旧址)

(奉天站内)

哈尔滨也已成为亚洲第二大都市

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

(哈尔滨,东方小巴黎)

东北经济已可以比肩江南

工业化水平更是已超长江流域

东北第 2 次崛起(经济上)

1932 年

日本侵占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地图)

帝国主义侵略殖民的行径固然可恨

但伪满当时的经济建设经验也确实不可忽略

长春成为当时先进于东京的亚洲都市

(伪满时期的长春市)

(吉林省国民女子高等小学校毕业照)

(1937年,北满机械化春耕)

(南满铁路的亚细亚号特快列车)

建成亚洲最大无线电台

成为亚洲第一个普及抽水马桶城市

成为亚洲第一个普及煤气管道城市

成为这个第一个规划地铁的城市

伪满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铁路,公路,航空里程均占比中国惊人比重

沈阳铁西区被誉为「东方鲁尔」

(沈阳街区图,铁西区在左侧)

1945 年

东北工业规模全面超越日本本土,成为亚洲第一

东北第 3 次崛起

1950 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毛泽东出访苏联)

苏联援助,加上我们一五,二五计划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东北重工业基地

为实现工业化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拥有了一批石油,冶金,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拥有了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

如鞍钢,一汽,大庆油田

(鞍钢 / 一汽 / 大庆油田)

为建立和改进我们工业企业管理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东北史当之无愧的改革开放大业的成本承担者

没有东北,就没有共和国的今天

另外近百万人参与的北大荒的开垦

成功使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成为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然而东北最终迎来了失落

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经济增速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GDP增长率)

当原始森林一片片消失

当煤矿开采的深度越来越低

当资源枯竭的现象愈来愈重

昔日辉煌犹如过眼云烟

曾经的自豪已荡然无存

亏损,买断,人才外流,下岗潮

东北和他的千万个家庭

开始失落了

(下岗潮时期的照片)

时至今天

当经济结构调整,新兴经济快速发展之时

东北终于衰落

黑龙江,吉林,辽宁

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慢甚至为负的区域

这或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是计划经济以及体制给东北的的设限

也或许东北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计划经济的生态

总之,东北的创新,几乎断掉了

(这片暂时遇到困难的土地)

未来会怎样,我们不知道

这实在是一个宏大的难题

希望曾经站在工业顶峰的东北

会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

祝福东北!

                                   2017 © 地球计划 编辑部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