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的第一场台风,像极了那一场初恋

来源:哗拓教育

二零一六的第一场台风,来得比以往更猛烈一些。这座滨海的小城,总是极少缺席这夏日的盛宴。这一次,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

电视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都在不断播放着关于预防台风的种种要事。从一把手到普通作业工人,从高空的电线到港口的渔船,无一不围着或被围着台风转。

年年台风来袭,岁岁抗台不断。

二十七岁的我,终于也像个社会人一样了,会认真地看台风的信息,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该把房前屋后的各种不安全物件拾掇,该提前储备好两三天的饮用水、干粮,该备好电池蜡烛打火机,外加给电脑手机充满电……

开始像个大人一样去考虑生活的问题,或者本来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长成大人。

在每一年的台风过境中,我们变成了不一样的自己。只是,每一年,都会有相同的关于台风的记忆,像刚爬上墙头的羽叶茑萝,以为早已消失殆尽,却在不经意间又绿了夏天。

记忆是时光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因为记忆,我还可以记得,那年的河岸长满了柠檬桉与相思树。它们有着美丽的身姿和名字。但因为没有所谓“实际的生活意义”,于是被遍布街头的芒果和龙眼树取代。

我失掉一片树的风景,却在失掉这片风景的十年后才明白:芒果和龙眼没有错,栽种它们的人也没错。没有谁错了,只是那个当下,你更需要此,而不是彼。

因为记忆,我还记得,那时的台风天简直就是老天额外赠送的“节日”。学校总是在少年们的心早已飞到台风眼中的时候,宣布放假。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昔日的我们跨上单车便是一通猛踩,表面上是为了赶在落大雨前回家。内心却是在跟那肆谑的大风较着劲呢!

风愈是吹得急,车子愈是踩得欢呢。揣着小心思的少女,更是把及腰的长发松散开来,便是一幅长发飘飘的淑女图。常常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一把的头发全扑在脸上。像是台风无心的小幽默,也是我们一路前行的趣味插曲。

少女长发调戏了一场台风,也撩拨一段旧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最美的不是台风天,也不是台风天放假,而是放了假后天气就转晴了,活脱脱像一个淘气的小孩。

于是大人气急败坏,小孩却早就欢天喜地地去玩那未干的雨水和的泥巴…

在那段时光里,最窘迫的时刻,也敌不过曾经的“少不更事”。

有时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各色接水的容器合奏的交响曲,有时是势不可挡的超强风暴刮走脆弱的毛毡屋顶天然“改造”的露天阁楼,有时是泛滥的渠水倒灌淹没了农田菜地却在焉了的菜苗旁发现红通通的小龙虾,于是无奈地抱怨下这“妖天”转身抓起虾扔进了随身的箩筐…

我仿佛还能看到那些小龙虾的可爱“下场”——养在了盆里成了孩子们最具时令感的玩具。那时的餐桌还不流行“麻辣小龙虾”,那时养的虾“挂了”,还会伤心个许久…

而后时光像风一样溜走,年华亦如书页哗哗翻过。曾经的少男少女们都走向了远方,有了个叫“80后”的统称;曾经滴漏不断的石头房也早就换上了钢筋水泥的外衣,曾经我们随手就可以捞上一大筐的小龙虾再也见不到踪影,却出现在了各大餐桌…

曾经的记忆生了根抽了芽,在每一个岁岁相似年年不同的台风天里拉扯着。

雨,越下越大了。

风,越吹越狂了。

是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是雨滴砸在水泥路面的声音。是大风席卷树叶的声音,是大风横扫了记忆的声音。是这此起彼伏交叠奏起的声音,鲜活了时空,鲜活了人生的又一段旅程。

而我,站在奔三的路口,回望十几岁的我们。就像不经意间回想起了初恋,不知所起,不知所踪,却是那酸涩与美好的味道,始终让人惦念…

骤然,雨歇了。而风,还在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