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母亲后,“走娘家”三个字听在心里,像石磙在心上压了一圈。
初三,照例,是我和姑们回娘家的日子。我没了妈,她们也没了妈,我们比以前更相亲相爱。
爸爸是我们家的支柱,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心灵归宿。小的时候怕他,上学时候怨他,工作后忽略他,现在却最牵挂他。
待客的这天,他仿佛永远都在院子里烧锅台。一口大锅里烧热水、煮米汤、熘丸子、炖烩菜,和厨房里面的人一样忙活。爸爸一直坐在小凳子上,看着火苗的高低,火势的大小,一会往里面送送柴禾,一会再添些新的。
滑膜炎的缘故,他的膝盖受损,一条腿走路不便,难免有些拖拉,所以他出去抱柴回来或者把盛满水的锅端上锅台的时候,像是用尽了气力。当年一个人磨豆腐,扎豆腐,搬豆腐,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刚气,再也找不回来。
我们家有好的传统。不论是谁,都没把自己当客人,而是都参与到准备午饭的忙碌中。剥蒜、择菜、洗菜、端盘、盛饭等等,非常主动。因为这,所以其乐融融,屋里屋外常常欢笑不断,每次都觉得时间太快,该走的时候,总觉得话没说够。
今天突然降温了,幸好我最担心的雨雪没有来,院子里虽然有风,却也偶尔见会太阳。爸爸在一个三角炉里生了火,两根圆木,一把玉米芯就火势熊熊。亲戚们围炉而坐,闲谈,家长里短,竟然模糊太多。
原来,各自的生活不易,忙于经营,打理,就像呼吸也需用力,都没有闲情逸致客套和热络。但好在,血缘与亲情就是根,它盘桓错节,却依然紧紧相附。枝叶再开,再疏,只要根在,就能风雨无阻。
亲戚们吃饭的时候,爸爸到大门外来了,他呵斥狗儿叫得无理。我也出来了,到坡边崖头,竟然看到迎春花开,惊喜难抑:那灿烂的明黄,鼓鼓的花苞,越来越软的枝条,又占了春花第一名!
看来,春天真的来了。不管天气预报的有多么可怕,雨夹雪是不是在赶来的路上,是不是接连很多天都灰蒙蒙的,这春天,是真的已经来了。
爸爸说,掐几枝养在瓶里,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