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户行为采集】(四)埋点测试功能

来源:哗拓教育

如何让研发同学愉快地埋点

原始的测试方法

在我负责的项目中,和埋点管理功能一样的情况,埋点测试功能也是在后期迭代中添加的功能。就开始的时候,我们提供了一种相当原始的测试埋点的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1. 研发测试人员触发待验证的埋点,数据上报到大数据测试环境
  2. 研发测试人员用抓包工具记录下刚才上报的埋点的日志 ID
  3. 数据团队将收到的测试埋点数据切片,按时间倒序排列,将切片放到一个 FTP 服务上
  4. 研发测试人员访问 FTP 服务,在最新的切片,通过日志 ID 找到要验证的数据,按照埋点需求进行验证。
    感受下这样的测试方法,对研发测试同学是非常不友好的。比如,为了定位要测试的数据,需要使用抓包工具,比较繁琐;需要登录另外的系统访问上报的测试数据;如果同时有大量的测试数据上报,要定位的数据可能不在最新的切片中,查找困难;另外,一个埋点的字段可能多达几十个,如果不做格式化处理,阅读起来很反人类。总之没有人愿意用这样的方式验证埋点,研发测试同学也多次提出需求,希望提供一些功能帮助他们校验埋点。

改进后的测试功能

针对原始测试方法中存在的痛点,我们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改进后的测试流程如下:

  1. QA登录系统,进入埋点测试模块,扫描二维码获取设备ID
  2. 输入设备ID,开始监听后,在测试客户端操作触发埋点上报
  3. 系统按时间顺序展示收到的埋点数据,QA查看上报埋点以及埋点属性字段是否符合预期

查询测试设备二维码

查询测试设备二维码

系统按时间顺序展示收到的埋点数据

系统按时间顺序展示收到的埋点数据

通过这样的埋点测试功能,基本解决了测试研发同学验证埋点的需求。不再需要使用抓包工具,获取日志ID定位待测试的埋点,只需要登录系统输入测试设备ID,就可以开始收取上报的测试埋点数据,并且系统做了格式化的数据呈现,校对起来也比以前方便了许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