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周围池塘蓝藻频爆发,为何他的池塘安然无恙?原来他用了这几招!

来源:哗拓教育

蓝藻,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让人头疼的问题。一说到蓝藻,相信每个养殖户都会说“太难处理了”。

每年进入养殖中后期,池塘水温高、光照强、pH值偏高、有机物增多,极有利于蓝藻生长繁殖,导致蓝藻爆发。

面对来势汹汹的蓝藻,很多养殖户皆采取“一杀了之”,结果是每年因为杀蓝藻导致翻塘的事故无数。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置蓝藻?如何才能将蓝藻爆发风险降到最低?如何预防蓝藻爆发

蓝藻,是蓝藻门种类的统称。又称为蓝细菌。其生命周期大概为30天,分为三个生长阶段:生长期、高峰期和老化期。

蓝藻喜欢什么?

三高:高水温、高pH值、高残饵;

三多:多粪便、多淤泥、多烂青苔;

三水:静水、富营养、水草老化而自净能力弱的水体。

蓝藻在池塘有哪些表现特征?

安静无风弱光:漂浮在水体表面;

动水有风强光:立体悬浮于水体;

底泥发黑发臭,伴随青泥皮;

堆积下风呈油漆状且有臭鸡蛋味。

蓝藻会产生什么危害?

蓝藻多的塘口,养殖对象食欲下降,生长缓慢,发生鳃病变肠道炎等,如严重时养殖对象会慢慢中毒而死亡

或滥用药物消杀,蓝藻一旦大量死亡,水就会剧变,溶解氧会急剧降低,极易造成养殖对象应激缺氧而上草上岸等,最可怕的是蓝藻毒素会比其活着时高数十倍,会直接导致养殖对象死亡

经过我们调研人员几年走访,发现蓝藻滋生、大量繁殖的起因有如下八种:

1.水草活力低下,萎缩甚至腐烂(容易导致颤藻生长);

2.过量投喂饲料;

3.缺乏有益菌类和有益藻;

4.底质恶化;

5.引进外源水时,其水体中蓝藻含量比较高;

6.清塘不彻底,使得塘底过肥,残留病菌、有害藻种等;  

7.不当使用化肥、粪肥,使得池水中的氮磷比例失衡、富营养,致使蓝藻大量繁殖;

8.池水不循环,导致池水老化、恶化后形成死水,不利于其他有益藻类繁殖。

蓝藻从发现到爆发,时间很短。在处理蓝藻的问题上,切勿慌乱,要冷静分析,切忌盲目消杀(一招错而全盘皆输)。

所以,我们建议广大养殖户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平时多注意观察养殖环境和气候的变化。

以及水质和底质的承载力,水草的活力等,慎用化学消毒剂、化肥,遵循“养护”理念。

把握养草、养水、护底三个关键环节,不但可控制蓝藻,还大大降低病害的发生率,从而大大提高养殖效益。

更多关于藻类和养殖知识   gzh:维特微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