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个屁民关于中国房价走势的预测

来源:哗拓教育

     若要评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恐非房子问题莫属了。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鲜明的回应“住而不炒”,会场当即响起热烈掌声,是会上掌声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随即,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相继推出租售同权政策。高层定调顺乎民意,上至专家学者、下到吃瓜群众纷纷点赞,长期以来横亘在普通民众心中的房子问题似乎可以解决了。

      然而,现实情况怎么样呢?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房价价格增幅同比回落,注意,是“增幅同比回落”而不是停止上涨。换句话说,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哪怕只涨一个百分点,也接近十万的涨幅呀。何况,仍然保持好几个点的增幅呢。

      所以,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边是政策定调,各种打压措施。另一边是房价依然坚挺,并继续上涨。北京几十万的学区房仍是稀缺资源,据说成都的房子要排队抢,还要全款付,卖嘎的!更有不少城市相继推出限售限购政策,诸如赶出低端劳动力、限时搬迁等新闻给本就浮躁的社会心态更是平添几分焦虑……

      问题的根源其实很简单——供求关系所决定,即房子及其背后附属的优质资源是稀缺的,稀缺资源导致供不应求,所以房价仍然会上涨。马克思老人家在辩证唯物法中就告诉我们: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同样,供求关系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客观规律。正如茅台酒价格开启狂奔模式一样,全世界就那么一地方能产出这种味道、这种品质的酒,且生产规模受地理气候生物资源的约束,不可能大规模扩大产能。不涨才怪。

      再直白一点讲,房子不仅仅是几块砖头,几吨水泥钢筋那么简单,其背后捆绑、包含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生活娱乐方式,发达的咨询、宽松的就业机会、创业环境,才是房价高企的决定性因素。而这些隐形的软件因素,是稀缺的。

      比如,学区房问题,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度短缺情况下,一个城市几百万、上千万人口,好的学校就那么几个,好的老师就那么一些,可能教育同权?除非一个老师带几百个学生。 再比如医疗问题,北京协和医院、成都华西医院等著名医院天天病人爆满,走廊上都挤满人,可好的医院就那么些,好的医生就那些,可能医疗同权?房子几个月可造好一栋,道路一两年可修通一条,一所好学校、好医院能几年就打造出来?好医生、好老师能几年就培养出来?

      所以,结论来了: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秦岭淮河以南),租售同权之类的政策,目前还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可能。至少十年、二十年内是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作为个体来讲,无非两种选择:全力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争取立足一线城市,靠自己的能耐真正实现“同权”。或者,不妨一学古人陶渊明,放平心态积极工作,健康生活,做一个平凡幸福的市井小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