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分享2|读《十月诗草之五:歌拟奥登》有感

来源:哗拓教育
杨克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

春节长假,回到老家,趁着闲暇,除了尽己孝心好好陪陪父母之外,阅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近几天,我开始阅读杨克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十年精选》,内收录有北岛、于坚、余光中、西川、芒克、舒婷、邹静之、黄礼孩、食指、郑小琼等中国著名诗人的三百多首好诗。

一书在手,尝尽诗之百味,满足我诗宴饕餮大餐之愿望。眼睛走在泛黄的字里行间,心里甚是畅快。

今日,余世存老师一首名为《十月诗草之五:歌拟奥登》的长诗让我的眼睛久久不愿离去,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十月诗草之五:歌拟奥登
作者:余世存
据说这个城市有一千万人口,
有的住花园别墅,有的住胡同平屋,有的住在海里头;
可是我们没有一席之地,弟兄们,我们没有一席之地。
据说这里是我们的历史和梦想,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像亲戚来串门,却也引起它的懊恼;
它让我们呆在原地不动,弟兄们,它让我们原地不动。
我们的原地,荒凉的地方只有不长五谷的山沟,
我们要靠它吃饭人们却痛心疾首;
他们不让我们砍树,弟兄们,他们不让我们砍树。
我们逃离饥饿,寻找幸福,交通部门要走我们的所有,
让我们挤在一起窒息,疯狂,死去,认清自己
不如他们眼里的一条狗,弟兄们,我们不如一条狗。
我们没有身份,派出所的人抓住我们说活该,
“如果不交钱你就没有三证,对我们来说你就不存在。“
可是我们存在,我们还活着,兄弟们,我们还存在。
那从我们中间飞升上去的悄悄地说我们是一种文化,
我们游荡去来,像蝗虫,从三国水浒吃到现在;
他们说我们是害虫,弟兄们,他们说我们是祸害。
去到一个科研院所,他们论证说
目前还没有我们的现代化计划,等下辈子再来找它;
但这辈子我们怎么化,弟兄们,这辈子我们怎么变化?
我们交纳了增容费,暂且安身。报纸表达得暖昧,
老太太的小脚跑来可真是敏捷,逢年过节地喊着防贼;
她指的是你和我呀,弟兄们,她指的是你和我。
有人说我们太笨,素质太低,为什么禁止我们进入
很多行业?他们明明知道中关村里的电脑是我们攒的。
有人说我们到城里来只是出丑,同样是修路,扫地,
法律法规却让我们交出自由,
我们规规矩矩地坐在城里人身边;
他们却皱着眉头,弟兄们,他们指我们太臭。
听说学者们的忧愁就像富人的富有,就像我们的匮乏,
他们反抗现代性的异化,听说他们比我们活得光荣伟大;
他们在绝望里令人感动,弟兄们,我们在绝望里无所适从。
我想我听到了这个城市上空有一个声音,
那是陌生却异常的权威,说:“他们必须牺牲。”
噢,我们在他的掌握之中,弟兄们,我们在他的掌握之中。
看到一只狮子狗裹着短袄,别着胸针;
看到门儿打开,让一只猫走进门;看到人们都在出国;
看到学生们扔砖头,看到“我的朋友比尔“在北大演说;
看到春天的花和春天的鸟,
看到一条鱼在饭店前的水池里自在地游,
我们是新奇带一点儿糊涂,弟兄们,是新奇带一点儿糊涂。
我们流浪,从80年代到又一个世纪,
我看见这个城市日新月异,万家灯火;
没有一盏属于我,弟兄们,没有一盏是我们的。
武装警察越来越多,防暴队伍有特殊的任务,
从东单到西单,他们要保卫权威和一种幸福,走去又走回;
他们在寻找你和我,弟兄们,他们在寻找你和我。

我学识尚浅,不太明白余老师为什么取了一个“歌拟奥登”的名字,心底下猜想可能是作者致敬英美最有影响的诗人——威斯坦·休·奥登吧。

是不是如我猜想那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首描写农民工现状的长诗让捧读的我欲罢不能,如同追悬疑小说似的拉着我一直往下奔走。

走到诗句的最后,我毫无抵抗力,心潮澎湃,又悲愤不己,还羞愧难当。

掩卷,入定,沉思。

在我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又一幅关于农民工的画面。

建筑工地上,尘土飞扬,工人们穿着厚实的工作服,戴着红色的安全帽,在铲在挖,在砌在抹,在扛在推,在拖在拉,在敲在打。撒下多少汗水,泪水,甚至血水!但依然坚韧面对…

忙碌的公共汽车里,一对刚收工拿着车票的农民工坐在布满脚印的车板上,身边的座位赫然空留着。为什么?他们说怕弄脏了位置,对其他乘客不公平…

城市的街道上,面对着外来的务工者,衣着光鲜者的嫌弃,制服巡逻者的“关注”,灯红酒绿的映衬,车水马龙的拥挤…

寒冷的年末,一群工人在劳动监察大队的大门口静坐,固执地等待那一句公平的判决…

年关熙熙攘攘的火车站,背着蛇皮袋啃着馒头的大爷,提着大包小包匆忙向前挤的汉子,脸上挂满疲惫焦急四处张望的妇女…

远方的农村,一片荒凉,蹒跚的老人,褴褛的孩子,杂芜的农田,或新颖或破旧的房子,浓浓的期盼,淡淡的哀思…

农民工,他们是城市的建议者,也是城市的流浪者。身处城市,心却在空中漂泊,在城扎不下根,在村稳不住躁动。

在同一片土地,你是否曾经对他们无语,语言的无理,眼光的鄙视,行动的傲慢…

在无知与自以为是的背后,躲藏着多少需要忏悔需要救赎的故事…

在这首长诗里,余世存老师用自己敏锐的眼睛,用自己善良的灵魂,用自己辛辣的笔锋,调侃了现实的荒诞与无奈,倾诉了自己的愤慨的愧疚。一腔人文关怀之情跃然于纸上…

反观不少当代的诗人,笔下太讲究理性,行文太想抖机智,结果,其诗成了浮光掠影,没有情感,没有关怀,失去令人感动的内核。

今日,我能欣赏到余老师充满才情更充满感性的文字,幸哉!禁不住码字分享之。

-END-


我是阿左,码自己的字,让别人说去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