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单簧管老师,转发了朗朗学琴时的一篇文章:
父亲与小琴童为访名师,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帝都,对即将见面的老师抱有厚望:
然而孩子凭着本能,对那个发脾气教授是怕的。
但父亲说你不用喜欢她,你听她话就行。
这是家长对师长的崇拜。
而发脾气教授呢,冰冷,淡漠,没有耐心,看不到孩子闪光点。
你弹得:
凑合吧
像个种土豆的农民
像个自杀了事的武士
像白开水
这可是一个小孩子呀,练到半夜,极想得到肯定,支撑起自己的钢琴梦。
他从为师那里,得到的却是完全的否定。
孩子受得了吗
然而,却是父亲先受不了了。
当父子俩冒着沙尘暴雨,浑身脏兮兮落汤鸡一样敲开教授的门的时候。
她说:你们回吧!我决定不教你了。
落魄穷酸的样子,显然是不配走进她的家门的。
像打发要饭的一样,来打发自己的学生。
就是陌生的乞讨者,那样的狼狈落魄,你也该给一杯热水暖一暖吧。
当父亲的忍受不了这份羞辱,甚至抓起三十多片抗生素往孩子嘴里塞,扯住孩子把他往楼下推...
这是大师朗朗的琴童生涯中最悲惨惊悚的一段。
而这一切,却是因为一位冷漠无德的老师...
读罢,大师的童年让人唏嘘扼腕。接着去见一位妈妈,谈及她的孩子,从各学科全优生一下子摔到差等生,再也没有爬起来。
妈妈压抑着怨气说:孩子目前的状况,全拜那个新换的老师所赐。
孩子上的是名校,老师的素质、师德都应该不错吧?
妈妈说:因为经常出差,和孩子老师们不是很相熟;但老师有什么要求、班级有什么活动,自家从来都是极其配合、积极完成的。
孩子主课换了新老师,这位老师作业检查很到位;
自己便暗自欢喜,更时时唠叨孩子要好好听课,作业不能马虎。
有一天,孩子爸爸收到一段语音,老师十分烦躁不客气地质问:你家孩子你们到底管不管?作业不完成,课堂影响其他孩子。
我几次要孩子转告,请你们来见我,也不回。这是让我放弃对孩子的要求吗?
请给我电话!
那天下午,正好赶上孩子爸爸在公司里受了上层领导的气,一听这样的留言,他立马火冒三丈,拎起孩子就是一顿好打。
孩子眼泪鼻涕,浑身颤抖,却依然梗着脖子说老师说的是假的,老师故意说假话!!!
当爸爸的更是气得失去理智,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妈妈一步跨进家门,孩子像见了救星一样扑进妈妈怀里,哽咽得气都上不来:
爸爸坏蛋!老师坏蛋!冤枉啊冤枉...
妈妈安抚着孩子,慢慢听他讲。
孩子坚持说自己都做了作业,老师说得不对。
妈妈便给老师打电话。
老师竟然有些懵,缓了一会儿,才说:哦哦!的确,你小孩作业都交了。
我本来要发给×××的,他老是不交作业。我错发给你们了,可是我记得撤回了呀...
妈妈压抑着火气,终究没说出一句不好听的话,和老师道再见。
老师啊,语音有那么好撤回吗?您是不是删除了就当做撤回了呢?
您能想象因为您错发的语音,孩子受了怎样的委屈吗?
自然,是当爸爸的不对,没和老师沟通先打孩子。
可是老师啊,您发错了就不能再发个信息说明一下吗?
家长心里虽然郁闷,可那毕竟是孩子老师啊。也只能安慰孩子,和孩子道歉。
再三叮嘱孩子,老师是错发了,不是故意的。并肯定了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做得很好。
然哦,心里憋着怨气的孩子去到学校,并没有得到老师哪怕是眼神上的一个安抚。
大概,老师工作繁忙,那么一个小错误,不值一提,不记得牵扯其中的那个孩子。
孩子自此开始不听那个老师的课,开小差说小话自玩自的。
成绩开始自由落体,家长请人给孩子补习。孩子心里有梗,非但气恨老师,连这门功课也讨厌起来了。
对于弱小的孩子,老师的形象,圣洁而崇高。
由此而通体发光,把孩子们求知的欲望点燃,把他们的前程照亮。
然而,也正是因为孩子们晶莹纯洁崇拜的眸光,使老师承托着无形之重。
一旦这个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坍塌,老师浑然无觉,毫发无伤;
而对于孩子,却是噩梦的开始,甚至是一生悲剧的渊源。
孩子心灵的一角,蕴藏着珍贵的火种,老师的关爱、鼓励,可以点燃它,继而迸发出无穷的能量;
老师的漠视、疏离、高高在上,也会窒息它,自此让孩子的人生乱了方寸。
感谢坚强和隐忍,朗朗大师挺过了发脾气老师的伤害,很快遇到温暖的好老师,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成就一代大师。
正在叛逆风口的那个少年,什么时候能放下因老师而起的成见,不再对一门主课心存偏见,让家长不再为他的学业忧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