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读ThoughtWorks技术雷达的正确姿势

来源:哗拓教育

接地气的技术雷达

这是2016年4月份的技术雷达全貌:

technology-radar-apr-2016-cn.jpg

其中,自上次雷达发表以来新出现或发生显著变化的技术以三角形表示,而没有变化的技术则以圆形表示。每个象限的详细图表显示各技术发生的移动。

技术雷达对于不同层级和水平的技术从业者,有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分类进行解读的可能。不管你是个人开发者,对于新工具和技术有执着的追求,寄希望于从新工具和技术那里获取改进每日工作的灵感,或者你是技术领导者需要针对自己的系统做技术选型,以及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把握,技术雷达都会是一份很好的参考。

而如何解读技术雷达就是变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解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它。下面会介绍几种观察技术雷达的不同角度。

手持一份技术雷达,更新技能和工具

技术雷达在四个象限(技术,工具,平台,语言和框架)中,布满了大量由ThoughtWorks技术专家们发现的,可以极大改善开发效率和品质的条目。它们大多数会分布在每个象限的试验和评估区域。

这些条目多具备创新和极客精神,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个人开发者的开发兴趣,保持对于新技术和技能的敏感度。

下面是两个例子:

开发者把玩并品味,将新工具和技术应用到手头的软件开发工作中,可以给日复一日、陈旧乏味的遗留系统带来新的气象,而成就感也就伴随而来。

停止对不推荐技术的过度投资

开发者会觉得有一些技术和工具方兴未艾,依然趁手,但技术雷达已经将它们放入了暂缓区域(停止推荐),开始唱衰,这样的态度可以给开发者一些前瞻性的警示。

过度地投资在不被看好前景的技术上,势必会拖累开发的节奏和进度,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开发者需要的是拥抱更具市场前沿性的工具和技术。

因为只有一个统一的配置和监控点,但是在一个组织中多个团队共享一个臃肿的CI会导致很多的问题。构建超时、配置冲突和巨型构建队列等类似问题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种缺陷导致的单点失败会造成多个团队工作的中断。要认真考虑在这些陷阱和保持单点配置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雷达的建议是,由各个团队分布式地管理自己独立的CI。

看技术演进动态

除了可以静态地看一份最新的技术雷达,我们如果对照比较浏览最近几期技术雷达中一些技术点的动态演进趋势,这会是一个更加有趣的体验。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开发者自身对位技术未来趋势的把控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印证技术雷达的前瞻性和可靠性,

这样动态形式看技术雷达,大致可以分下面两类方式:

单看某个技术点的演进

springboot-radar.png

从技术雷达的主题展开看

技术雷达开头的”最新动态“旨在展现当期雷达中最为引人注目并值得关注的几个技术或者主题。比如下面是最新这一期技术雷达的主题截图:

theme-radar.png

由主题内容开始,去寻找当期技术雷达中对于该主题的展开论述,在各个象限内找到对其有支持和补充的具体技术点,可以在开发者脑中绘制出一份更加完整的关于这个主题的现状和趋势来。

比如对于微服务这个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雷达中,有这样一些技术、工具或者平台对于微服务架构的支撑:

microservices-map.jpg

而跳出单份技术雷达,开发者可以留意到,连续两三期的技术雷达都可能在针对同一技术,做主题性质的连续阐述,来阐释这一技术点在雷达中的重要性和演进的程度。

可以看见,对于微服务,雷达的态度是推荐而且敏感的。跟随雷达,开发者可以提前时间预见到自己可能遭遇的坑,以及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样,不止于微服务,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类似这样的主题技术在雷达中的位置和全貌。

  • (应用程序安全标准)

如数家珍,开始做技术选型

现在开发一个典型的Web应用,前端+后端可以有很多技术的选择,前端AngularJS方兴未艾,ReactJS已经异军突起,而对后端进行架构和选型,可以挑选的空间则更大,我们不得不在业务和技术采纳,甚至加上遗留系统之间,做更多的权衡和把握。

比如如果我们需要尝试微服务架构,并且碰巧身处Spring生态,那么SpringBoot会是更优的选择:

就像只要会JavaScript就可以写出完整的Web应用,只要会Python,就可以实现一个完整的大数据处理平台。

期待更多

ThoughtWorks技术雷达是一份不限行业,技术中立的前瞻性技术报告。它预测技术趋势,小到一个工具和类库,大到平台和架构,而我们已经在不断见证事实的发生。本文提供了一些可能有帮助的观察技术雷达的视角,你还有更有帮助的视角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