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做完了一件事情,在心里总是或多或少的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事实恰恰别人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看不到,于是心里甚至就会产生失落、失望甚至是怨恨。
其实这些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问题的根源就是产生于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些时候做事自认我是如此的迎合别人,那么别人就应当如何如何,应该怎么怎么的。当他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互动时,自己的心里没有得到小满足,负面的情绪也就当下产生了。
人其实是无法了解另外一个人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尽管有时生活在同样的生活环境,面对可以做是同样的际遇,但两个人的内心感受却不是完全相同,正所谓心态不同,世界不同。乐观者看待困难是 成功的垫脚石,而悲观者看待困难认为总是压在心头不可逾越的大山。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同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情绪触发点,正是每个人不同的情绪触发点,表现在外界环境人与人交往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状态,急脾气,慢性子,易发怒,好性子等等。
有太多时候人就连自己都不能了解自己,自己都不能知道自己情绪的触发点在哪里,对不符合自己意思的人和事生气和发怒,但在太多时候自己过后又后悔。周而复始下次遇到同样的际遇依然生气发怒和过后后悔,其实这就是无明的痛苦轮回。
人若想要免除这痛苦的轮回,那必须清明的觉知自己的情绪,以第三者的身份,在际遇中观察自己情绪的升起,聚集加大,念念分明,刻刻觉知,这样就会看见自己情绪的触发值,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生气了,什么时候要发怒了。当你觉知到这些的时候,反而太多时候你却不会再生气和发怒了。哪怕即便是发怒生气了,在强度和危害上也都会小了许多许多。
两个人既然是不同的个体,那么千万就不要去揣摩他人的心思,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也同样是不同的,只有认清这一点,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会刻意地去迎合他人,是遵循自己的本心,无论所做的事情的结果如何,你都会觉知到圆满。
忽然想起这么一则故事来了。
据说有人问睦州大师:我们每天要穿衣服、吃饭——怎样才能从这一切中解脱出来? 睦州回答说:我们穿衣服、我们吃饭。问的人说:我不明白。 睦州答道: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
这故事的人和在简书里码字写文的我们是何尝有相似呀,我们问无戒大叔,怎样才能在码字写文中签约成为大咖呢?无戒大叔回答说:“参加日更码字写文。”我们回答说:“不明白。”无戒大叔回答说:“如果不明白,那就去日更,码你的字,写你的文吧。”
永远不要去期待结果,因为你什么也不知道无事此静坐,春来草自青。永远不要去期待结果,因为你什么也不知道。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