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伪装者》,看兵哥血性

来源:哗拓教育

首先声明,我不是追剧狂,我这儿谈的也不是电视剧,而是小说《伪装者》。当这个电视剧刷屏的时候,我没跟风,也不喜跟风,根本就没想要看。但是近来本着试一试的想法,嘿,看上一点以后,就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儿了,就呼哧呼哧看完吧,结果现在肩扛两桶水都可以一口气上六楼了,真是好啊!

书的具体内容就不赘述了,只是谈感想。小说文字不多言,就像一个汉子,话寡而精炼。处处著墨,但又适可而止。

大背景就是国共合作抗日,政治经济谍报中心上海。从明台一步步成长为双面间谍,配以明家大家庭明镜、明楼、明诚的情感交错,绘成一幅小家为国的感人画卷。

国在,家才在;国亡,家何在!

当外敌入侵的时候,如果还是像蒋介石那样“攘外必先安内”,那我们国家就会不攻自破,不战而败。本来蒋介石命令张学良放弃东北,已经是积累了全国人民极大的怨气,再加上共产党的积极工作,国共合作已经是历史的潮流。自古以来都是顺潮流者昌,逆潮流者亡。当然,小说的背景更多的放在了汪精卫在南京自立政府。明氏是民族工业资本家,但是一家人却懂得国家大于一切,都奋不顾身却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进入了抗日的漩涡。

明镜,明家大姐,红色资本家,为共产党提供经费支持和掩护;明楼,明镜亲弟,双面间谍;明台,明镜和明楼救命恩人之子,由明家抚养成人,误打误撞进入军校,成为军统特工,后来成为更优秀的双面间谍。

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中肯定有,有些我们知道,有些我们却不知道,但更多的都被历史掩埋了吧。

军人是国家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

军统虽说是国民党的特务机构,但是,明楼和明台却是军人,不折不扣的军人。抗日八年,有多少热血男儿,放下了书包,放下了锄头,放下了家庭,走向部队,走上战场,用手中的枪,肩上的炮,为祖国出生入死。谍战,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但也有战场的残酷和无情。暴露身份,没有对策,那么剩下的就是死亡。在战场上,就是冲锋陷阵,大不了马革裹尸。但是特工不可以,他们要隐藏自己的真性情,隐忍可以让自己疯掉的念头,一个人的暴露可能让一帮人“沦陷”,就是死去,都是对组织的极大伤害。明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双面间谍,每天面对的诱惑很多,面对的危险也就更多。如果没有铁一般的信仰,没有铁一般的担当,他早就屈服了,“沦陷”了。举个例子,明诚收起南云造子故意放的表,明楼就不得不想办法把南云造子干掉,不然,他们就会直接暴露。一个小失误,就可能需要一个大动作来弥补。明楼是可敬的,但又是可怜的。面对一个深爱自己的女人,只能是利用利用再利用,虽然没有感情,但是,对那个女人来说,只能是更大的悲哀。

毫无疑问,既然选择了,便只能风雨兼程。

家庭和爱情,他们也可以拥有

有些小说,在讲述军旅故事的时候,只是讲述爱情,《伪装者》里更大的笔墨放在了家庭和亲情上。为了家,明镜放弃爱情,明楼放弃爱情,只有明台是拥有了爱情。但是,这个家,何尝不是我们的祖国呢?明家就是当时祖国的缩影。

小说里,于曼丽对明台的爱是彻底的,全部的,可是却没能得到明台的爱;汪曼春对明楼的爱也是炽热的,也没让明楼爱上她。或许,这就是人生,不是你爱一个人,他就会爱你。爱情,就是这么奇妙。

现在还有没有血性?

当三十年无战事,当和平观念深入人心,现在还有没有人可以承受将十根指甲拔出来,或者是几天几夜不让你睡觉。

当人类对待自己的敌人的时候,用的手段基本上都一样,《差点改变历史的人》里酷刑也差不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明台,从小娇生惯养,却是宁死不屈,骨气很硬,很让人刮目相看。

但愿我们的兵哥都可以有这等骨气,更要有必胜的士气,这样才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