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承蒙你看的起我,一直询问我关于写作的技巧,包括你和小孩的写作方法。
说实话我的写作从小也是个大问题,每次的作文分数就是刚刚及格的样子。所以我只能够将我从小学习写作文,加上现在的一点的经验和想法写下来与你探讨。
在这之前我想讲一段我小时候写作文的一段故事。我那时候是刚从农村搬到县城来,学校也是县城里数一数二的小学,我一来刚好是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我小时候还是个比较爱学习的孩子,我记得我的数学老师对我很好,我的班主任人也还不错,我毕竟是乡下来的小孩,有些普通话还是说不好,总是有几个土话的字眼冒出来,我的老师还帮我纠正过,比如我的“娥”字的发音,我一直以为就是“wo”的音。当然也被班上的小孩子笑过,但是大家都是小孩也没有什么坏心,大家也都很喜欢我讲的一些农村的有趣事件,也算是很融洽的相处了半学期。
回到上面提到的,终于一学期过去了,到期末要考试,其中的作文我写的就是关于自己从乡下到城里学习的一些对比,说的句句实话,比如以前学习老师上课会对不听话的孩子进行一些体罚,或者是打手板,打屁股,(我那时是学校的好学生,一般老师也不体罚女孩子。)对比现在的老师和同学,我都是非常喜欢和感激的,然后写了一篇约500字的作文。
没想到老师在我们拿成绩的那天把我单独留下来,问我为什么在文章中要提及老师体罚学生这样的字眼,然后我忘记她质问我的具体内容,我只记得我在她面前哭的很惨,眼泪哗哗的流,后来有同学进来,她就立马跟同学说,你们看,我没打她,也没体罚她,是她自己哭的阿!后来她就让我回去了。
从那以后我就不喜欢语文,不喜欢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样的东西才不会被骂,于是我开始在作文书上面摘抄别人的句子,段落,加在一起成我的作文。
自那以后我变得更加胆小,也不喜欢学习,更不用说成绩如何,不巧的是我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一直就是她。她也越来越不喜欢我。
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能够写文章,或者文章能够写的怎么样。只是在初中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可以说是让我开始愿意看书的人,他带来了很多的书籍,四大名著是他的最爱,家里每天都有报纸递送,那时候我就开始看红楼梦,我奶奶看不出来红楼梦原来也是小说类的,反正里面没有什么画,而且又是他推荐我阅读的书,所以没有反对我阅读,我就像是书虫一样,每天抱着红在楼顶消遣我的时间,沉迷在书的故事里。
慢慢的也是喜欢很多小说书,我的闺蜜和我姐很喜欢侦探类的书籍,对她们理科成绩确实有帮助。那时候写作也不好,反正就是不会扣很多分,算不会拖后腿吧。
高中喜欢写日记,写写小诗,重温红学,看看名家讲坛,人大了,对看到的内容也就有不同的看法了,于是我就喜欢写写感想,做些笔记之类的。当然也在高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很喜欢的语文老师,她教语文很好,也让我渐渐喜欢语文。
大学时候没有谈朋友,时间多,加上同寝室有个女孩子也喜欢看书,于是就一起泡图书馆时间多。15年过来上班,一个巧机,有个老师看我喜欢读书,问我写不写,我说不怎么写,就是偶尔做做笔记,老师就让我试着写写,然后在鼓励和学习中开始自己写东西的历程,其实我也很懒的,很长时间写点东西而已,有时候就连着几天写,有时候几乎不写。只能说简书就像是我的一个笔记本,记录我写的东西,我不求发表,只求老来阅读,我没有白活一场。
说远了,那么我就把对你家小孩的作文学习提一下我的看法,首先肯定是让小孩多看,学习别的小孩文章好的句子,其实现在基本发表的文章都是家长和老师精心修改的文章,所以让你家孩子多看,多摘抄好的句子,比如看名家巴金老先生、季老先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也许孩子有的看不懂,但对花草等等的拟人、排比、比喻等手法都是可以学习的,文章不用太懂,精华的句子一定要有点印象,小孩子的想象总是丰富,意想不到的,所以放开了让他们想,让他们写。
如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
“起初四周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朋友陈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看清楚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见了那只,第三只又飞走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是一棵大树,有着数不清的桠枝,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进了泥土里。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一样。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摘取其中三段,是不是我们一看就会感叹一句好热闹的鸟的天堂!就像是身临其中,将所见到的美景赋予生命,细致的描写加上一些想象,成就了读者心中对鸟的天堂的幻想。
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也是非常经典且适合小孩子阅读的,可以多看看。
当然很多作文书中有详细的对这种修辞、描写手法加以解释。总的来说就是多看、多模仿、多想和多写。
以上都是个人愚见,如有正规老师的指导会更好,但也要孩子自己真的去悟,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时我希望也不要给孩子太大太多的压力,这样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