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我机智地窝在家里,看完了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上下两册。康永哥最著名的电视节目《康熙来了》我其实一集也没有看过,认识和了解他,是在《奇葩说》。
《奇葩说》里,康永哥儒雅温婉,说话的语调永远是那么温和明快,而话语的内容永远是那么温暖贴心。看完奇葩说,我对他开始转粉了。
这两本《说话之道》,是康永哥上百篇关于说话的小文的合集,并没有什么主题归纳和逻辑编排等。我经过提炼和总结,帮你整理了打开聊天话题的十个招数,你也来学几招吧。
第一招
不知道聊什么的时候,聊吃的!
现在,几乎每个在网络上混的人,都会喜欢称自己是“吃货”。就算是在减肥节食的人,也曾经是对美食有那么一段难舍难分的感情经历吧。而他也可以跟你聊聊食物的营养,减肥的食谱等等。
记得大学的时候,我们宿舍几个经常卧谈,有时候就是光聊吃的,都能聊上大半夜。在每个微信群里,只要一晒吃的,一聊吃的,大家马上都会热络起来。在朋友圈里,你也会常常看到“炫食族”出没。
“民以食为天”,美食能极大地满足人们的幸福感,也给大家的聊天提供了万能的话题。美食的范围实在太广了,从各种菜系到各个餐馆,从各种做法到饮食偏好,从街边麻辣烫到满汉全席,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当你聊天卡住的时候,你把话题往吃的上面引,总不至于会立即冷场。
“你老家是哪里的?”
“黑鸟镇的。”
“噢,黑鸟镇?是在哪里啊?”
“小地方,你不知道的。”
聊天卡住。
“那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往吃的上面引,起码可以把话聊下去。
康永哥说:
爱旅行的人多吗?多,但没你以为的那么多
爱时尚的人多吗?多,但没你以为的那么多
爱吃的人多吗?多,而且比你以为的还要多。
吃,比时尚和旅行都容易,而且真的能够做到“说出发就出发”,别找太远的餐厅就好。
第二招
初次见面,应该说什么?
很多人初次见面时,会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
“你好,我是竹子鱼。”
“你好。”对方却没有报上自己的名字。
康永哥说,初次见面时,主动报上名字是一种基本礼貌。
如果担心对方位阶太高,你报名字会打扰到对方,那起码要做到平等互报。
也就是说,只要对方初次见面时报上了名字,你也应该报上你的名字,即使对方是国家元首。
“你好,我是伊丽莎白一世。”
“很荣幸见到女王,我叫竹子鱼。”
第三招
聊天的三大题型,你适合哪一种?
康永哥将聊天常用的问题,归为三大类,分别适用不同的人群。
第一种是“填空题”加“是非题”。这种题型在聊天时很容易卡住。
“请问,阿根廷的首都是?——”这是“填空题”,如果别人填不出,你就卡住了。
“我知道,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恭喜你,答对了,但后面还有“是非题”。
“那你去过布宜诺斯艾利斯吗?”去过的话,还有可能再聊聊,没去过就又卡住了。
第二种是“申论题”。这种题型适合学识渊博并且喜欢辩论者。
“你觉得吃素的人是不是就不应该用皮包,穿皮鞋?”
聊天时动用到这种题型,参加的人选如果选对了,倒也可能很有趣,但如果选错了,可能会很乏味。这算是比较重口味的题型。
第三种是“问答题”,这是聊天时最没有压力的题型。
“你喜欢吃哪一家的火锅?”
“你想去哪里玩吗?”
“你妈会不会很啰嗦?”
这种题型很亲民,没有智商门槛,多讲几句也可以,少讲几句也可以,不太会发生听不懂的情况,再乏味的人也能答几题。
如果遇上很有个性或很有品位的人,你还会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回答,感到耳目一新。
第四招
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
试着对比以下几个问题:
“你喜欢去什么样的国家旅行?”VS“你旅行时有被骗过钱吗?”
“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VS“你喜欢王力宏那样的男人吗?”
“你喜欢吃什么?”VS“你喜欢吃酸菜鱼吗?”
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就越省力。回答的人越省力,他就越有力气和你聊下去。
第一类题目其实也很不错,起码是很友善也很安全的问题,但这类问题需要对方做一番归纳整理的工作,有点费对方的脑力。万一对方不善于归纳整理,或刚好没力气动脑筋时,她可能就会回答“不知道啊”“都好啊”“随便啦”这种扫兴的答案。
第五招
每次想说“我”时,都改成“你”或者“他”
即使是在最亲密的关系里,我们仍然会活在各自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希望他人来了解自己,所以在聊天时经常会用“我”字。
然而如果你在一直说“我”时,对方却认真地睁着眼睛看着你专注而关心的时候,你真的会觉得这个人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最想倾吐心事的对象,是你最可依靠的一双肩膀……
这个看似认真听你说话的人,虽然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但你一定会喜欢她的。
所以,如果想要被别人喜欢的时候,你只要把别人放在你的位置上来想,就轮到你来扮演这个“最上道”的朋友了。
扮演这样一个朋友,最高原则非常简单:
尽量别让自己说出“我”字。
听起来很容易,但你可以试试看,在跟朋友聊天十分钟,不要说出“我”字。
每次想说“我”字,都换成“你”或“他”。
你会发现,这十分钟里,本来你不断说着“我觉得”“我昨天”“我喜欢”等这些句子的自己,变成了把话题不断地抛给对方、让对方畅所欲言的超级上道之人。
第六招
不会Game Over,让人接得下去的话
初次约会,男孩对女孩聊起他最爱看的篮球赛:
“我每次都赌湖人队赢!”
可是女孩对篮球毫无兴趣,也不想听他继续说篮球,怎么办?
“那你一定常常熬夜看球咯?”——接下来就可以聊他的生活作息。
“那你都下多大的注?”——接下来可以聊聊他的金钱观。
“那你以前看球赛的时候,你以前的女朋友都不会抱怨吗?”——可以试探他的感情史,不过这个方向有点危险。
遇上对方提起了一个你完全不想接的话题,不必急着要抵抗,而是轻巧地把对方热衷的话题连接到一个很生活化的方向就行了。
第七招
话题卡住了,就换话题,不要恋战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某些比较冷淡的人,经常会用“噢,嗯,这样啊”来回应你,聊天话题经常卡住。
这样的人,如果并没有和TA有发展为恋人或者密友的打算,就不要再白费力气了。
但是如果是你在意的人,聊天卡住了,其实不必用力挽救,另开一个话题即可。
“我昨天看了一部片子,是讲未来世界的,人的记忆可以被假造的故事。”
“噢。”卡住了。
(马上转移话题)“我回来的路上,竟然看到林志玲在买炸鸡排耶!”
(对方眼睛一亮)“啊!林志玲!她本人漂不漂亮?”
第八招
烂话题,就像默默闻到有人放了一个屁
在聚会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人:滔滔不绝地炫耀自己的各种财富,比如说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他家的装修花了多少钱,有几套房子车子,用的什么名牌化妆品等等。
这种话题,我想你一定不想接。
听到烂话题,就像听到有人默默地放了一个屁一样,既不必抓住不放,也不必追根究底,大家面带微笑,让它自动消失就好。
找个机会,就把话题转移到大家都熟知、都能聊的起来的方面,比如女人凑堆聊明星八卦和逛街购物,男人凑堆聊政治八卦和经济形势。
如果转移不了话题,找个机会摆脱掉对方即可。
第九招
不想“交浅言深”的话,应该避开地雷
为什么很多三姑六婆不招人喜欢?
因为他们跟你交情浅,却想和你“言深”。
他们动不动就问人家为何还不结婚,还不生小孩,一个月挣多少钱,房子买在哪里等。
她们以为这样是跟人家熟络,但其实这就是他们讨人厌的原因:他们跟你不熟,却总是爱踩地雷。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不喜欢被别人问到的话题,这些多是关于个人隐私,如有关收入、婚姻、感情等。
这些话题,要聊深入必须是跟自己很熟悉,很知根知底的人才会敞开心扉,而对于交往不深的人,只能聊些浅层次的话题。
如果不小心踩了地雷,会导致别人对你心有芥蒂,影响人际交往。
不想交浅言深,我们应该避开的地雷有哪些呢?
一是对方容易有苦衷的、不方便对不熟的人说的,比如财务状况、生什么病、感情状况、小孩成绩等。
二是对方很容易有强硬立场的、谈起来容易起争执的,比如支持哪个政治人物、哪个球队、哪个明星等,宗教信仰、吃素还是吃肉等。
第十招
幽默像走路,讲笑话像翻跟斗
康永哥说:幽默感和讲笑话是两回事。
在聊天中插入一个笑话,如果这个笑话刚好和话题非常贴切,讲完也有人回应,那这个笑话还算是发挥了正常的功能。但很多时候,笑话并不能带动话题,有时候反而还会停止话题。
这方面我有过一次深刻的教训。
我平时喜欢看一些笑话,也会给人讲笑话。有一次聚会,大家聊到一个关于减肥的话题,这时我想起了一个关于减肥的笑话,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个笑话讲给大家听,结果我自己讲得很起劲,大家却一脸异样地看着我,我讲完后没人发笑,有个人说:这个笑话好老啊……
那个时候我觉得尴尬极了,在接下来的聚会中都没有再怎么说话。我体会到,在热络的谈话中,硬生生地插进去一个笑话,不但不能活跃气氛,反而会中断热络的气氛。
幽默不一样,幽默的人讲话很有趣,很吸引人,却不会去讲什么现成的笑话。笑话不是万灵丹,谈话中一定需要万灵丹的话,有趣的故事应该比笑话有效果的多。
比如,讲到一个话题,他会跟你讲关于这个话题他所经历的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会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能引起大家谈话的兴趣。
康永哥说:
“讲话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他走在一起,会觉得很平常的走路也是赏心乐事。而讲笑话比较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说,但其实很少有人喜欢跟一个没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
看完这十招,你学会几个了?给我留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