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井冈山之行,印象最深的红色景点是:
1、龙江书院,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180年历史,朱毛会师圣地,是当时的红军教导队所在地,即国防大学的前身。
2、八角楼,距今约180年历史,毛泽东居住及办公场。
3、谢家祠堂,距今约140年历史,红色政权诞生地。
以上三处建筑是井冈山这么多建筑中,历经风霜,唯一能够保持原貌,真正古迹的建筑物了。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之所以能够在国民党几次对井冈山围剿中得以幸免,是因为虽然国民党对井冈山采取“石头要过刀,草木要过火,人要换种。” 的灭绝政策, 但明确表示对寺庙、祠堂、学堂不能毁,要保留。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想想也是,寺庙、祠堂、学堂,均是代表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不应因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等各种原因的战争而摧毁,否则,就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倒退了。
国民党在战争时期,这一保留人类文明的作法,我还是第一次听闻。感觉能够对人类文明怀着敬畏之心的人,还是值得尊敬的,不管是谁。
这让我联想到二战期间另一位名人----梁思成。
1945年初美军准备地毯式轰炸日本奈良,时任“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加虽说对日本有国恨家仇,但出于对保护文物的高度责任感,他仍然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京都、奈良的重要性,奈良有着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木建筑,如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于是美军指挥部高度重视了梁思成的建议,地毯式轰炸避开了奈良、京都,从而保留了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站在龙江书院内,看着脚下门坎前一处被脚印踏出的深坑,不禁想到,这方寸之地,留下过多少代人的足迹啊?见证了多少人的血泪恩仇、悲欢离合啊?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八角楼见证了毛泽东与贺子珍在革命岁月的曾经的感情,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了。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谢家祠堂外墙上的标语是当年留下的真迹,能够保留至今,是因为当地百姓在红军撤退后用泥巴糊了几十年,直到解放后才得以露真颜,成为近百年的珍贵文物。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谢家祠堂的木条凳上,一班年轻的学员在安静聆听红色课程,略带青苔的泥质地板上一条黄狗旁若无人地卧在地上,颇具大将风度、淡定地乘着凉,丝毫没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我不由感叹:这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狗也定是遗传了先辈的光荣传统吧?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面对眼前斑驳的墙壁,碧绿的毛竹,蔚蓝的天空,看着淙淙流过的溪水,思绪在历史和现实间穿越,似乎感觉到,伟人离我们并不在遥远。
文明之光(井冈山红色之旅之五)人类的文明之光,在龙江书院、八角楼、谢家祠堂上空闪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