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公司犯罪是否可以通过合作调查免罪,这需要进行法律分析。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刑法》明确规定了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即犯罪人。因此,公司犯罪的责任主体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经理人等人员,而不是公司本身。但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司作为单位,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承担刑事责任。比如,公司利用职务之便违法侵吞公款、受贿等情况,公司就会承担刑事责任。至于合作调查能否免罪,法律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规定。不过,根据我国司法实践,如果公司能够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消除或减少犯罪后果,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七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自犯罪的情节,分别判处罚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既遵守了刑法规定,又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消除或者减轻了犯罪后果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犯罪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公司能够积极配合机关调查,主动采取补救措施并赔偿受害人等,可能会对减轻刑事责任有所帮助。法律依据:1.《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能够控制、防止、消除犯罪后果或者协助破获其他案件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除外。”3.《刑法》第九十二条:“单位犯罪的,由单位承担刑事责任,可以并处罚金。”总之,公司通过积极配合机关调查、采取补救措施并赔偿受害人等行为,可能对减轻刑事责任有所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公司的主观恶性和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权衡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