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必待试的汉语大词典是: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论》:“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闻以位。孔子曰:‘如有可誉,必有所试。’誉必待试,况于赏乎?”。
誉必待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誉必待试详细内容】
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二、基础解释
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
三、引证解释
⒈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引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论》:“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闻以位。孔子曰:‘如有可誉,必有所试。’誉必待试,况於赏乎?”
四、综合释义
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论》:“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闻以位。孔子曰:‘如有可誉,必有所试。’誉必待试,况於赏乎?”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五、关于誉必待试的成语
必恭必敬 必躬必亲 战必胜,攻必取 言必信,行必果 知必言,言必尽 日中必昃,月满必亏
六、关于誉必待试的词语
誉必待试 誉誉 言必信,行必果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必必剥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哗拓教育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现代汉语词典5和7版是不是一样的
一、字音变化。例如:【拜拜】第5 版注音bài bài,第7版注音báibái。【的士】的“的”,第5 版注音dí,第7版注音dī。二、字形变化。例如:第5版的【曚昽】【朦胧】【蒙眬】第7版取消“蒙眬”的异形词“蒙眬”。在第5版的基础上,第7版新增加了括号中的异形词。三、词义变化。例如:【对...
求现代汉语大辞典对“不一定“这个词语的解释。
不仅是“中国现代词典”,“现代中国标准词典”,“新华字典”与中国现代汉语词典,是“中国大辞典”是一种中国古代字典,或“中国成语大辞典”一类成语词典,以及作为“海”,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词典和语言,拥有标准化对中国现代词汇任务和功能,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如一些人根据不同程度的选择的话。因此,我们可以的话既更...
帮忙详细讲解下律诗绝句中的平仄。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复习资料
首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谎言”为不真实的话,在感情色彩上显然是中性的。出于不同的目的说谎,将导致迥然相异的结果:一种出于损人利己的目的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它是恶意的欺诈,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秩序的混乱。另一种出于有利他人的目的把真实情况隐藏起来,它是善意的隐瞒,将会让感情更融洽,社会更和谐...
现代汉语副词分类实用词典的分类
现将不同点说明如下:(一)限度副词,一般称为“范围副词”。但“范围”一词似外延较小,不易概括所有的限度副词。限度副词包括空间、时间、地域、事物、数目、重量、容积、长度等所有方面的限度。例如:“顶多有五斤”,“起码有五斤”,“大约有五斤”,“恰好有五斤”...
传统文化演讲三分钟
待他站直了身子以后,还没拍去身上的尘土,就先向他的同伴们摆了一个“耶”的手势,以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提出的 方法 是可行的。 传统文化演讲2 同学们: 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的词典是什么?它不是中国的《汉语大词典》,而是韩国编纂的《韩汉大辞典》,它里面所收的词条和词汇量均比《汉语大...
初一政治下册什么叫人格
解释(汉语大词典)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 ②在心理学上,即“个性”。 ③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下|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定义和特征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人格的英文personality来源于古希腊语per...
过几天我们班举行辩论会 正方:讲诚信 反方:善意的谎言 要有说服力...
3、它仅仅动机是善意的, 但是造成的后果好不好呢, 如果反而引起更大的伤害,那么就得不偿失了;4、其次是被欺骗的对象,如果对象意志毅力很强,能够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并且不喜欢别人骗他哪怕是善意的,那么善意的谎言便毫无意义,有时反而造成误会。但是善意的谎言在更多程度上都是对的可以接受...
释然是什么意思,词语释然的解释,汉语词典
宋 苏洵 《几策·审势》:“久而不治,又将有大於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 三代之民,犹以胶抟沙,虽有时而融,不释然离也。”3、形容领悟。《新唐书·杜正伦传》:“朕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金 王若虚 《道学发源后序》:“明乎...
关于 讲诚信 的小故事,300字的,要明显一点儿的。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
Copyright © 2019- huatuo2.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